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明确了我国“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信息观和计量观是现在财务报告的两种基本方式,由于证券市场的无效性信息观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要,使得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量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财务报告目标是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基础,正确认知这一概念十分重要。当前财务报告目标主要有两大观点: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对财务报告目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财务报告目标相互影响。最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和描述,将财务报告的定位从满足管理者的需要发展到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强调财务报告不但要满足对企业管理层业绩评价与考核的需要,还要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和社会公众等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决策需要.本文对财务会计目标的两种主要观点进行了深入辨析,提出当前情况下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融合是财务会计目标的最好表达.  相似文献   

4.
赵红强 《现代商业》2013,(5):239-239
目前来看,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关于财务报告目标表述的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由于会计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引导和指引着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所以不同的财务报告目标决定着企业提供财务报告的信息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财务报告存在着目标偏差、信息披露不完整、过于强调信息的可靠性等问题。在满足有效披露、成本效益、财务报告体系表内优先的原则下,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应以完善体系、丰富披露内容、变革报告模式为目标,从而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报告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6.
陈军华 《现代商业》2008,(12):237-238
首先本文对于FASB ASB IASB与FASB和IASB的联合概念框架中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其次本文分别就财务目标观中的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种观点进行了阐述.最后介绍了我国财务目标观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丁立 《北方经贸》2012,(7):83-84
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是两种计量收益的不同理论,也是两种制定会计准则的不同理念。对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会计准则制定理念、会计计量重心、未实现损益的确认、损益计算方法、会计计量属性、损益确认的基础、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和适用的会计环境等几个方面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财务报告目标反映企业财务信息,帮助使用者作出决策。通过对财务报告目标现状、财务报告目标两种观点及影响目标定位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国客观的会计环境;中国现阶段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等思考。  相似文献   

9.
财务报告的信息观要求以历史成本为基础,依靠充分披露提高其有用性;计量观将公允价值引入财务报告中,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倾向于运用计量观的观点对财务会计信息计量和披露。  相似文献   

10.
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在诸多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也标志着我国财务报告基础概念逐渐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转变。本文将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进一步介绍了资产负债观在新准则中的具体体现,以及资产负债观在我国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张婷婷 《商》2013,(8Z):79-79
财务会计目标就是指会计主体向投资人、债权人提供一定种类、数量且满足有关信息质量要求的财务会计信息。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向谁提供、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会计界逐渐形成了两种关于会计目标的主要观点一“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相似文献   

12.
陈玲娣  应海东 《商业研究》2003,(15):107-109
2001年11月2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自2002年1月1日起执行。该准则的发布,有助于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对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加强证券监管,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结合国际惯例,我国中期财务报告应在采用独立观的同时,结合采用一体观,以达到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均衡。  相似文献   

13.
李娜 《国际商务财会》2020,(3):26-29,33
文章基于小米集团在中国香港上市时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调整的案例,分析了小米集团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框架下净利润盈亏之争的原因。结合会计理论,依次从会计收益确定的理念和会计本质与会计逻辑起点两个角度,剖析了“资产负债观”与当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具体细则的逻辑不一致性,论证了“决策有用观”作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财务会计作为企业的信息系统,它的存在必须服务于一定的目标。会计目标是会计实际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结果。伴随着股份公司制度和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强调对"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应运而生,并得到会计界的普遍认同。本文就以决策有用观目标为起点,研究财务会计如何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探讨决策有用观及如何加强企业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体系下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所涉及的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表构成、财务报表内涵等问题作了透析,认为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财务报告目标兼顾了"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统一的财务报表列报格式值得商榷;财务报表列报内容的变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商》2015,(21):136-137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企业的利益相关要求财务报告从格式到内容和目标需要有更多的需要。然而,我国在财务报告变革方面进行较为缓慢,一些局限性在信息披露中被表现出来,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缺失、不够完整,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缓慢,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缺乏更加灵活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财务会计目标不再适应现有的经济环境,无法兼顾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会计质量特征,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财务会计目标逐步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转变。本文将结合财务会计目标的信息观和计量观,对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作出一些评价。  相似文献   

18.
对会计目标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目标是会计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会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既是连接外部和会计系统的关键,也是构建会计的导向。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新准则将会计目标地位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在顺应新准则条件下,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我国目前的会计目标应该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行。随着经济体制的完善,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直接融资比重的日益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范围的不断拓宽,在不久的将来决策有用观的主导地位必然随资本市场的高度发展与完善而确立。  相似文献   

19.
一、未来财务报告目标未来财务报告目标是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快捷灵敏的相关财务信息,并使提供有关现金流量的数量、时间分布及其不确定性的信息成为可以操作的目标。此时,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仍然要坚持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与可比性,特别是在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权衡中更偏向于相关性。历史(事后)信息满足可靠性,同时也是相关性的基础;未来预测(事前)信息满足相关性,同时应强调对预测信息的规范。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收益报告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收益报告模式,已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使用。我国新准则体现了全面收益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面收益报告的应用。全面收益报告能够体现决策有用观、经济学收益观,报告全面收益更符合财务报表勾稽理论。我国应逐渐推广全面收益报告形式,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促进我国财务报告进一步与国际趋同,推进财务报告体系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