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自1999年以来,我国先后成立信达、东方、长城、华融4家资产管理公司,专门收购、管理、处置从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担负着三大历史使命:化解金融风险、保全国有资产、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共接收四大银行不良资产1.4万亿元,四大银行不良资产率就此平均下降超过9%。与此同时,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对1000多家产品有市场、技术较先进、有良好发展前途的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2.
胡丽丽  赵迪 《经济论坛》2007,(2):111-113
为了防范、化解国有银行长期积累的巨额金融不良资产的潜在风险,1999年,国务院审批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处置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约14000亿元金融不良资产,并明确最大限度保全资产的经营目标。金融不良资产是指“银行持有的次级、可疑及损失类贷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或接管的金融不良债权,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的不良债权。”为做好对其的评估工作,资产管理公司和评估业进行了大量探索,财政部也下发了一系列相关管理规定,但由于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的特殊性,在评估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的背景目前我国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 ,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国际经验表明 ,以市场化的手段来盘整国有存量资产 ,使原来沉淀的资产流动起来 ,必须设立新的专业化金融机构。正基于此 ,我国政府经过认真研究 ,决定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 ,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处置银行不良资产 ,并相继组建了信达、长城、东方、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分别收购、管理和处置建行、农行、中行和工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 ,同时赋予这四大公司运用现代资产重组手段的权利 ,探索一条切实解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数额庞大的不良资产,是引发金融风险的潜在威胁。目前,我国通过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债务重组、债权转股权等方式,对银行不良资产进行管理和处置。但是,作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和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重要方式——资产证券化,因技术难度大、环境要求商。缺乏实践经验,目前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本文就资产证券化在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资产证券化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具体思路,并对推进资产证券化进程的环境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1999年我国仿照美国 RTC(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清理信托公司)清理银行不良资产的办法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AMC),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剥离,把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不良债权转移给资产管理公司,成为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企业的股权,由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资本经营。1999年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全年同 66户国有企业签订了“债转股”协议,约有 834.63亿元债权将转化成股权。从这些实施“债转股”企业的情况来看,“债转股”确实起到了放松长期以来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紧箍咒”--资产负债率较高问题。  相似文献   

6.
不良债权的几种评估定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懿 《经济论坛》2003,(22):54-56
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都存在着大量的不良信贷债权,因此这些国有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都在进行大规模的不良债权处置工作。“某某银行和某某资产管理公司的联手拍卖会”的宣传常见于报端。不良债权按实有账面价值回收已不太可能,折价回收,都面临一个关键问题,不良债权应该如何合理定价?不良资产处置时的定价是相当关键的环节,定价合理与否将直接决定资产处置的是否有效。在中国目前的市场情况下,尚缺乏对不良贷款债权进行市场定价的机制。从实际操作看,无论采取什么手段,资产管理公司按账面价值收购的不良资产要全部按账面价值回收是不可…  相似文献   

7.
崔光华 《经济论坛》2005,(10):63-65
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长久以来,不良资产比例偏高一直是妨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瓶颈问题,成为破坏我国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隐患。为了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巨额的不良资产,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近几年来,我国成立了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于1999年一次性剥离和收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1.4万亿元。目前,国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共处置不良资产5960亿,  相似文献   

8.
本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并对不良资产的存量和增量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建议。从金融资产公司角度来说,解决存量问题采取的手段主要为不良资产剥离与债转股、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债权调整等。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增量问题则需对银行和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改革,政府职能也应转变。  相似文献   

9.
吴慧娟  姜彬 《经济师》2000,(5):48-50
为了处理影响商业银行健康运行的不良资产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我国政府已批准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分别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它们的出现 ,体现了政府的决心 ,也为理论界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其设立与运营中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本文拟对其中七个问题进行讨论。一、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有效性问题一些学者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态度是悲观的。他们的理由是 :不良资产的形成有其深刻的体制背景 ,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时 ,各种非经济的因素强行介入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是不可避免的 ,而这终将导致它的低效率 ,无法起…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情报》2000,(2):37-42
农业银行组建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但在其运作当中将面临不少难题:不良资产占比较高、划分难;债权落实难;不良资产处置时定价难、销售难;不良资产剥离后,农业银行经营难以立即根本好转。为处理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和有银行一样,农业银行组建的资产管理公司即将启动投入运营,运作中将要处理哪些棘手的难题?这些问题又将如何化解?本试对此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为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降低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率,1999 年,经国务院批准,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先后成立,分别接收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剥离的约 1.4 万亿不良资产。由于剥离的不良资产规模大、情况复杂,在经营主体单一、技术经验缺乏和专业人才不足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四家资 产管 理公司和 国内 的 投资者,很难在规定时限按预期目标高效回收不良资产。为促进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引入先进的资产处置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的不良资产处置水平,有必要吸引境外投资者积极参与我 国不 良…  相似文献   

12.
郑剑 《发展研究》2000,(10):29-30
当前,国企债转股工作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开始以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全新方式来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整个债转股的流程大致如下:银行将不良资产债权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收回资金→资产管理公司承接债权转化为相应股权→资产管理公司转让股权收回资金。  相似文献   

13.
徐兴堂 《经济世界》2001,(10):28-30
我国于1999年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收购了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部分不良资产,收购总额达13000多亿元。目前它们采取的资产处置措施主要包括债务追偿、折扣回购、资产转让、资产重组和债转股等。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最近发布招标公告,面向国内外投资者公开招标出售不良金融资产。这是中国首次向海外投资者出售金融资产,也可以说是中国开放金融市场的一个初步尝试。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向国际投资者出售不良资产的尝试今年10月份将见分晓,其结果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能不能开辟新的不良资产处置途…  相似文献   

14.
将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出来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并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实施证券化是许多国家解决银行世额坏帐的重要兴措,在我国推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对解决国有银行的坏帐问题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的证券化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叶谦  曾宇平 《经济论坛》2000,(20):13-14
债转股是为国企解困和化解商业银行金融风险而出台的一项重大措施。我国借鉴了西方国家通过成立专业化资产管理机构有效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一些经验,结合了我国现阶段经济情况和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于1999年组建了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SSETSMANAGEMENT CORPORATION),简称AMC。国有商业银行把不良资产剥离出来,分别交给本行成立的AMC,AMC将商业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化为对企业的股权,希望借此在形式上消除银行不良资产和企业过重的债务负担,变更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资金的运用和管…  相似文献   

16.
郜燕 《当代经济》2000,(9):46-46
将银行的不良资产剥离出来,由资产管理公司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处置,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国外也有成功的经验,如美国为处置不良资产而设立的清算信托公司、日本的过桥银行和韩国的资产管理公司等等,但我国的经济状况毕竟与别国的国情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资产管理公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7.
陶锦莉 《经济师》2000,(8):124-125
1999年 9月 ,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的若干意见方案》,对国有企业的高负债 ,决定采用金融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债转股 ,以改善国有企业负债结构和减轻企业负担 ,切实解决银行不良资产 ,防范金融风险。所谓债转股 ,实际上就是将国有企业所欠银行的债务转换成股权 ,同时为了避开“商业银行不能直接对企业投资”的法律规定 ,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都挂牌成立了具有法人地位、专门处理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 ,银行将不良资产剥离开来由资产管理公司独立管理 ,使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企业的新股东 ,而企业由债务人变成了资产管理公司持股的公…  相似文献   

18.
国外解决银行不良资产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产证券化是伴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和演化而产生的金融工具。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为缓解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不足的困难,启动住宅抵押贷款二级市场,从此揭开了全球性资产证券化的序幕。继中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完四家国有专业银行不良资产后,对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处置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本文从国外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功经验出发,对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提出自己的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19.
处置不良金融资产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999年我国组建了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按账面价值分别接收了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剥离的不良资产近1.4万亿元,并划转给剥离行等额债券,使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平均下降了9.7%,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0.
萧文 《资本市场》2001,(1):12-16
<正> 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陷入困境,步履维艰。作为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它出现在中国的那一天开始,就与这部分企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国家赋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债权转股权的职能和手段,也就是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部分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就被列为债转股的对象。正因为如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实现国企脱困目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