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积极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深度有机融合,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是企业党委党组织贯彻落实党建与生产经营之间相互融合促进的重要措施。近些年来,企业党委党组织针对党建与生产经营业务“两张皮”的问题以及“一岗双责”执行不到位等情况,结合“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抓党建,以抓好党建工作促进生产业务发展”的新思想,主动探索创新思想、目标、机制以及过程等“四个融合”的新型党建工作模式,有效提升企业经营发展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经营”是财,“管理”是寿。企业经营与企业管理的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很多人并不太清楚但却在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一般来说,企业经营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把业务做起来,通过什么样的运营模式来服务于哪些市场、客户,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等等。而企业管理关注的是在做业务的过程中如何更有效、更稳健、更持久,所以管理涉及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如:成本控制管理、产品创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3.
李金辉  王宏伟 《现代企业》2001,(12):24-25,19
有人说未来是“超越竞争”的时代,也有人认为未来是“战略制胜”的时代。不管怎样,经营战略的正确与否,将关系到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兴衰存亡。经营战略正确,能够提高企业在竞争风浪中的适应与应变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博击长虹、傲视群雄”;相反,经营战略失误,企业就会“南辕北辙”,在竞争中就会丧失优势,甚至倒闭、破产而遭淘汰。多角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是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实力,谋求竞争优势、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两种全局性的长远谋划,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率先在美国发起的多角化经营浪潮由20世纪20年代左右兴起,50-70年代左右达到高潮。企业纷纷开展了多角化经营,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又出现了“归核化经营”的浪潮;在国内,受国际多元化经营浪潮的影响,有不少企业都先后实施了多角化经营,而随着1996年“中国环宇电子”的破产倒闭、1997年“巨人大厦”的倾覆,多角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近几年成为中国经济界和企业界争论的热门话题。到底“敦优敦劣”、“谁好谁坏”,争论的双方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现除了首先应该明确多角经营与专业化经营的界定问题外,那究竟应该如何评价企业多角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各自的利弊及多角化经营模式与专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不揣冒味,一陈鄙见。  相似文献   

4.
张瑜 《中外企业家》2013,(8S):18-19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逐步加深,传统企业面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传统企业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抢占先机,必须对自身的经营模式进行创新。笔者从传统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对增加企业效益的意义、传统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的路径及其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论证,明确了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和效益增长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如今,许多成功企业在竞争战略上已经有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战略中枢已经明显地表现为以“价值”为核心的竞争,即“价值竞争”。然而,企业应该如何进行价值竞争?价值竞争有哪些成功的经营模式呢?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对一些公司进行价值竞争的成功实践的提炼,归纳了价值竞争的四种经营方略,即:其一,增加顾客让渡价值;其二,改变价值曲线逻辑;其三,重构价值创造系统;其四,把握价值转移规律。可以说,一些企业成功实践的这些价值竞争方略,对我们的企业重塑以价值为核心的竞争理念, 创造性地实施“价值竞争”颇具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戴尔公司经营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强 《企业经济》2004,(11):86-87
作为世界知名的成功企业,戴尔电脑公司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经营模式的创新。本文以戴尔公司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戴尔模式的全新经营理念深入和比较系统的分析,揭示戴尔模式的具体创新内涵。同时基于以上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探讨对我国企业在经营理念、市场营销方法创新和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可资借鉴的有益启示,以期有助于我国企业在经营方面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营模式创新的作用:赢得竞争优势 经营模式是指企业对其生产、运营中涉及到的各种资源进行组织、整合的方式.其中资源是广义的概念,它不仅指企业内部资源,如生产经营资源、内部后勤资源和市场销售资源,也包括外部资源,如供应商、分销渠道和竞争者等等.经营模式创新就是对各种资源之间组织、整合方式的创新,也可理解为对各种职能活动之间联系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之源和动力所在。企业创新体系包括制度、技术、营销、管理、“知本”、文化、战略等多方面创新。然而,有些企业仅仅把创新理解为技术创新或其他单项创新,因而,人为地抑制了全面创新对企业经营巨大推动力的释放。正因如此,全面认识和建立企业创新体系,已成为企业创新经营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应主要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创新实践:一、制度创新企业的制度创新,属生产关系变革范畴,它通过为其他创新创造良好机制条件,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积极“助推”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欧美企业家重视制…  相似文献   

9.
基于创新空间的移动商务经营模式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营模式创新首先要解决的是方向性问题,这是保证企业新经营模式实施成功的重要保障。本文从技术、组织和市场三个维度构建了移动商务经营模式的创新空间和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移动商务经营模式创新策略选择的系统框架。将移动商务经营模式创新策略划分为三种情况:连续性创新与不连续性创新策略、延续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策略、现有模式和新商业模式策略,并以移动价值链的核心成员为例,分析了各成员可采取的各种经营策略,意在为企业移动商务经营模式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潘双利  周峰  王宁 《物流科技》2005,28(10):71-74
现代物流的发展促使一些工商企业自行组建或参股物流公司,本文分析了此类物流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优劣势,从其与工商企业、公司内部以及外部企业的关系考虑,建立起“分权-整合-扩张”的经营模式,对物流公司的经营模式研究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杜永道 《秘书工作》2010,(11):57-57
古代印度人用梵文字头表示数目,这种数字几经演变,传到阿拉伯帝国。12世纪阿拉伯人将其传入欧洲,故而欧洲人黎之为阿拉伯数字。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字的写法才变得和今天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江苏远东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于1990年由蒋氏兄弟二人及其亲戚朋友投资180万元共同创办.15年来,已由只生产民用硬电线产品的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产业多元化的企业集团.目前集团下属12家全资和控股企业,资产达20亿元,员工3600余人,主要业务涉及电线电缆、医药、新材料、投资、证券、管理咨询等领域.  相似文献   

13.
14.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劳动法也在不断的发展.每一次的立法进步皆深深地植根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每一次的立法进步都是因资本升级而需要对劳动关系进行调整.笔者认为我国的现实选择是继续推行“希克斯标准”进行劳动保护的立法、执法工作,而“帕累托最优”只能作为我们今后为之努力的奋斗目标,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将不断进行城乡、地域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等到未来某一时期,行业与地域结构调整到位,以“帕累托最优”方式来保护劳动者权益就会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5.
16.
无"人"则"止"     
一个有成就的企业家,在介绍他的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时说:企业的“企”怎么写?上面一个“人”,下面一个“止”,念“企”。无“人”则“止”。在企业的诸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没有人,特别是没有能人,企业就不能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你没有能人,或者有了能人却留不住,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更谈不上企业的长足发展。 企业真正的产品,其实是各类能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  相似文献   

17.
■呼唤世界级的中国企业家 记者:近几年,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曾经辉煌的民营企业在走下坡路,甚至顷刻间轰然坍塌.对于这个现象,您是怎样看的?  相似文献   

18.
不战而胜 蒙牛一创立.学习的便是“不战而胜”的思想。《孙子兵法》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蒙牛文化基本上是“反战”的.我们推崇的许多理念体现了这一思维。比如,“与自己较劲”,“调整自己最简单.改变别人难上难”,“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要自责.不要指责”.“放射自己的光,但不要吹熄别人的灯”……在容易发生人际冲突的地方,我们竖起这样的牌匾:“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是一场马拉松,参与其中的"队员",耐力比爆发力更关键,在两个十年的交汇点上,西部各城市都设计了一套新标签.例如在金融领域,重庆提出要做"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成都亮出了"典型中国西部之心"的城市定位,打造"西南区域金融中心".其它西部内陆省会城市,如贵阳、昆明、兰州,已不在第一阵营之中.  相似文献   

20.
陈方建 《物流技术》2004,(3):J001-J001
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高投入低产出”式的低效增长模式渐渐引起了人们的担忧,这与我国提倡的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策是背道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