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徐曼 《经济经纬》2004,(2):149-151
经济法的基本理论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分清经济法与行政法的不同之处,对于明确经济法的地位,促进经济法与行政法的有效实施,完成经济法学的学科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的精神实质和实践纲领.当前,法学界对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莫衷一是,这同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部门法的地位十分不相称.本文从经济法作为-个独立的法的部门出发,通过对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已有学说观点的总结,提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规范政府经济行为的本土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其规范政府经济行为的特质所决定,经济法与政府的经济行为存在着天然的耦合性,因此经济法规视域中的政府经济行为必然被赋予经济法的特殊意义。同时,经济法自身是一步具有高度回应性的法律。因此,在借鉴西方经济立法的同时,必须参照我国特定的社会现实,并对我国政府经济行为规范的宗旨进行本土化的改造。  相似文献   

4.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法兴起于垄断资本主义以后。国际经济法集公法与私法、集国内法与国际法于一体。国际经济法主体作为国际经济关系的构成要素,是国际经济关系中权利的行使者以及义务的承担者。本文就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范围、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资格等问题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李颖 《时代经贸》2006,4(10):61-62
我国经济法的体系建设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经济法体系本文说明了经济法的部门构成,指出了我国经济法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我国经济法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的定位与我国经济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的定位在我国经济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经济法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是市场机制“失灵”、国家干预经济的产物 ,是防止政府“失灵”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变化 ,国家经济职能的强化 ,以经济民主与经济集中相互融合为基础、以规范国家与私人经济关系为内容、以维护公平竞争经济秩序为己任、以保障社会整体经济的平衡、协调和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经济法 ,无疑应成为一国经济法律体系的核心。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过程中 ,由于对经济法定位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 ,致使我国的经济立法轰轰烈烈 ,经济法立法却冷冷清清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 ,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环境下 ,高度重视经济法立法 ,还其在我国经济法律体系中应有的地位 ,应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中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法治社会,法治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出发,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基础理念可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规定以及我国既有的政策,有助于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理论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8.
盛颖 《时代经贸》2007,(5Z):14-14,16
经济法的本质在于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对于这一结论,现在持反对意见的人已经不多了。然而,仅仅看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对国家干预稍加分析,不难发现,这一概念本身就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确认自由、公平的竞争规则,建立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其二是确认宏观经济管理规则,构造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环境和法律秩序。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经济法的二重性,这二重性既对立又统一,而对经济法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性,亦即二重性的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经济法本质的理解和认识,以便更好地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  相似文献   

9.
杨洁 《经济师》2001,(7):41-41,45
历史已经证明,法律产生的根源是一定历史时期的需求,主要是生产力发展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又体现为上层建筑对某种关系保护的需要。经济法也不例外,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具体而言,经济法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成熟而产生发展的。本文试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巩固阶段、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阶段,来论述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平 《经济问题》1992,(6):10-1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健康、稳步地向纵深发展,由经济体制改革所引起的经济立法问题,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加快经济立法,对保障体制改革的进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体制和经济法的关系 经济体制是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一个国家的现实体现。对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监  相似文献   

11.
董岩  时光 《时代经贸》2007,5(10X):22-23
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为分析法律制度和法律现象提供了极为有意义的新思路,并对于中国经济法的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弱势群体”是对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理健康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的总称,其缺乏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能力。弱势群体的成因既有先天因素,亦有后天社会因素。弱势群体的产生和存在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现有法律不足以保护其利益.故需探求新的保护机制和方式。采取多方住、多层次的保护措施,完善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体系,方能实现社会的实质公平。  相似文献   

14.
滕人岩  程英 《经济师》2001,(3):150-151
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需要置于一个统一的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之中 ,这样 ,国家之间的经济争议才可以尽量地避免政治化 ,从而保证国际经济的发展。这也是GATT作为一种临时的国际经济安排和事实上的国际组织不足以应付国际经济发展和形成WTO的原因。WTO之所以能够产生和具有“经济联合国”的作用 ,这与各国经济制度的市场化密切相关 ,也可以说 ,也是在各国经济制度市场化的基础上 ,WTO这种国际经济法安排才有可能。西方国家在近代以来就实行市场制度 ,对它们来说 ,按WTO…  相似文献   

15.
16.
17.
作为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经济法和民法都与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密切相关,甚至将某一种经济学理论作为自己的基石。民法理论主张契约自由和消极政府,而经济法则以凯恩斯主义为依托,强调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或协调。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勃兴对我国产生着强烈的影响。我国经济法理论正在经受着来自自由主义的挑战。如何看待经济法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我国的经济法理论,是本文关注的问题。一、经济法面临的问题及其背景对于我国来说,经济法及其理论是“舶来品”。“舶来”的时间,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舶来”的源头,是前…  相似文献   

18.
韩国竞争法的立法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柱 《经济经纬》1997,(5):103-104
  相似文献   

19.
国家,市场与经济法:关于经济法的世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时效问题是一个既古老又非常重要的法律问题。它作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制度,规定于各种具体的法律、法规之中。按着传统理论,时效又可分为:法律文件时效、民法上的取得时效、诉讼时效(又称为消灭时效)和刑法上的追诉时效等基本类型。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变化,在调整经济管理关系和有计划因素的经济协作关系的各种经济法律、法规之中,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时效制度。这种时效制度,虽然也具备时效的基本特点,但却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