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5.本尼登虫病【病原体】病原体为本尼登虫。虫体呈椭圆形,背、腹扁平;长度一般为5.4~6.6mm,最长者可达11.6mm,宽度一般3.1~3.9mm。身体前端有一对前吸盘;后端有1个圆盘状后吸盘,具窄边缘膜,有7对边缘小钩和3对形态各异的中央大钩:肠具分枝,后端不汇合。虫体用后吸盘固定位置在宿主体表上作伸缩运动,有时前后吸盘同时附在幼苗皮肤上,身体不断左右摆动。【症状】本尼登虫寄生在鱼苗的背、腹部皮肤和鳍条上。虫体不但吸食宿主的上皮细胞、黏液和血液,其后吸盘大钩  相似文献   

2.
<正> 一、原生动物病 1、锥体虫病 症状识别少量寄生时,在鱼体外表看不出异状;据国外报道,当大量寄生时,可引起鲤鱼患昏睡病。 流行与危害野生鱼较池养的鱼类中感染锥体虫的现象更为普遍,这与水域中有无尺蠖鱼蛭等蛭类有关。尺蠖鱼蛭吸食病鱼的血液后,锥体虫随鱼血达蛭的消化道,进行大量繁殖,并逐渐前移,一直移  相似文献   

3.
③侧殖吸虫病(Asymphylodorasis) 【病原】日本侧殖吸虫(Asymphylodora japonca)及东方侧殖吸虫(Oricentotrema sp.),隶屑于独睾科(Monorchiidae)。虫体较小,卵圆形,体表披棘。口吸盘略小于腹吸盘,后者位于体之中部略前,前咽不明显,咽椭圆形,食道长,分叉于腹吸盘的前背面,肠支盲端止于体之近末端。精巢单个,长椭圆形,位于体之后1鹰部分的中轴线,阴茎披小棘,生殖孔开口于体左侧中线附近。  相似文献   

4.
正【诊断】因三代虫没有特殊症状,确诊这种病最好办法是通过镜检方法。刮取患病鱼体表黏液制成水封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或取鳃瓣置于培养器内(加入少许清洁水)在解剖镜下观察,发现虫体即可诊断。如将病鱼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手持放大镜观察,亦可在鱼体上见到小虫体在作蛭状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黄河鲤鱼同淞江鲈鱼,兴凯湖鲌鱼、松花江鲑鱼被共誉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黄河鲤鱼肉质细嫩鲜美,金鳞赤尾、体型梭长的优美形态,驰名中外,是中原和我国的宝贵鱼类资源。黄河鲤鱼体色鲜艳、金鳞赤尾。口端位,呈马蹄形。背鳍起点位于腹鳍起点之前。背鳍、臀鳍各有一硬刺,触须2对,颌须约为吻须的2倍长。臀鳍、尾柄、尾鳍下叶呈橙红色,胸  相似文献   

6.
白斑狗鱼,在分类学上属鲑形目,狗鱼科狗鱼属。在我国该鱼仅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据估计目前每年天然产量在70-100吨左右。该鱼体长而稍侧扁,尾柄短,吻长而扁平,似鸭嘴状。眼大、口宽大,口长为头长1/2,尾鳍叉形,背侧黄褐,有黑色细纵纹,体侧有许  相似文献   

7.
一、虾类寄生虫病 1、固着类纤毛虫病(Sessilinasis) 【病原】病原属于缘毛目纤毛虫的固着亚目中的许多种类。这些纤毛虫的身体构造大致相同,都呈倒钟罩形。前端为口盘,口盘的边缘有纤毛。胞口在口盘顶面,先是从口沟按时针方向盘曲,口沟两缘各有1行纤毛。口沟末端进入细胞内,即为胞口。体内有1个带状大核,大核旁边有1个球形小核。有1个伸缩泡,一般位于虫体前鄄。另外有位置和数目不定的颗粒形食物泡。  相似文献   

8.
波豆虫病也被称为口丝虫病(Costiasis of channel catfish)。病原为飘游鱼波豆虫(lchthyobodo necatrix)。从前称为飘游口丝虫。主要寄生在鱼体皮肤和鳃组织,虫体尖端伸长成吸盘状,吸附在寄生部位,部分呈指状伸到细胞内吸取营养,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粘液增多,发生该病。  相似文献   

9.
(3)头槽绦虫病(Bothriocephalusiosis) 【病原】九江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gowkongensis)和马口头槽绦虫(B.opsarijchthydis)。虫体带状,体长20-250mm。头节有1明显的顶盘和2个较深的吸沟。精巢球形。每个节片内有50-90个,分布在节片的两侧。阴道和阴茎共同开口在生殖腔内。生殖腔开口在节片背面中线后1/3的任何一点上。卵巢双瓣翼状,横列在节片后端1/4的中央处。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病原 为扁弯口吸虫的后囊蚴。成虫寄生于水鸟的咽喉和食道内,长6—8毫米,宽1.78—2.6毫米。囊蚴从孢囊逸出后,体长1.5—4毫米,最大的长6毫米,宽2毫米,构造接近于成虫。虫体前端有一口吸盘,下接肌肉质的咽,再接分叉的肠盲管,肠枝直达体后端。腹吸盘位于虫体前四分之一处,大于口吸盘。排泄管在虫体两侧,排泄囊小,呈“V”形。生殖器官位于体中部,有两个外缘略呈分枝状的精巢,在两精巢之间有一个卵巢。  相似文献   

11.
白斑狗鱼,在分类学上属鲑形目,狗鱼科狗鱼属。在我国该鱼仅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据估计目前每年天然产量在70—100吨左右。该鱼体长而稍侧扁,尾柄短,吻长而扁平,似鸭嘴状。眼大、口宽大,口长为头长1/2,尾鳍叉形,背侧黄褐,有黑色细纵纹,体侧有许多淡蓝色斑或白色斑,腹部白色,鳍  相似文献   

12.
今夏鱼病高发季节,我区草、鲫鱼发生一些特殊症状:草鱼(规格750g左右)、鲫鱼(规格200g左右),病鱼体表无明显异常。口腔及眼球等无明显症状,将鱼倒置,血液从口腔向下淌,鳃丝虽有充血或淤血,鳃丝却完整,解剖后,肝脏呈土黄色,胆囊偏大,肠外壁无明显异常,内壁严重充血,肠道无弹性易断成节。经专家组诊断,确诊为鱼类肝胆综合症。  相似文献   

13.
正十四、中华鳋病中华鳋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是对饲养鱼类危害较大的鱼病。【病原】中华鳋(Sillerdasilus spp)寄生于鳃上。虫体圆柱形,乳白色,肉眼可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略似三角形或菱形。胸部5节,第五胸节很小。生殖节短小,两侧各挂1个细长白色卵囊。腹部3节,细长。第二触肢5节,第三  相似文献   

14.
以肥治虫一举多益用2%的尿素液或1%碳酸氢铵液、0.5%的氨水液直喷蚜虫、红蜘蛛虫体,每隔七天1次,连续2-3次虫死苗壮。应用30公斤鲜牛尿加水50公斤,适量加些肥皂,于上午7-9时,下午5时后喷于叶子背面,24小时后,用此法防治蚜虫效果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四)寄生虫性疾病1.草鱼鳃隐鞭虫病【病原体】鳃隐鞭虫[Cryptobia concava(Davis),Nie 1992]。同物异名:C.branchialis Nie,1955;Bodomonas concava Davis,1947【流行与危害】鳃隐鞭虫于夏、秋季节使草鱼鱼种发病,大量虫体寄生的草鱼鳃丝前半部,以后鞭毛黏附鳃丝,虫体作左右摇动,有时多个虫体聚集在一起形成花瓣状。大量虫体密集于鳃丝周围,寄主分泌大量黏液,覆盖在鳃组织表面,从而使呼吸困难,窒息而死。被寄生的鱼,常离群独游水面或靠近岸边,体色发  相似文献   

16.
鱼病病因病症防治方法水霉病由真菌寄生鱼体引起。病鱼食欲减退,行动吊滞,水霉在鱼头部、吻端、尾部、躯干或鳍条、鳃部寄生,并粘附污泥和藻类,其状如覆盖棉絮,故称“白毛病”,鱼体瘦弱而逐渐死亡。水霉病是秋冬及春季最为流行的疾病之一。操作时要细致小合,勿使鱼体受伤;用3%一4%的食盐,或食盐与小苏打各0.4%。制成合剂,或l/巧万的甲基蓝浸洗鱼体5一巧分钟。粘抱子虫病由原生动物中粘抱子虫寄生所致鱼的吻端、鳃盖和鳃丝及鳍条、皮肤等组织,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包囊,症状各异。如缝、卿碘泡虫寄生在卿鱼头后背部肌肉内,形成瘤状突起,是鱼类危…  相似文献   

17.
<正> 一、白头白嘴病 1、病原与症状 病原为粘球菌属一新种,与鱼害粘球菌的形态相似。主要症状:病鱼自吻端至眼球的皮肤变成乳白色,唇似肿胀,张闭失灵,呼吸困难。口周围的皮肤溃烂,有絮状物粘附其上,在池边观察水面游动的病鱼,  相似文献   

18.
<正> 4、小瓜虫病 (1)病原 多子小瓜虫。 (2)症状 在病鱼的皮肤、鳍条、鳃上,肉眼可看见白色小点状胞囊,严重时体表似覆盖了一层白色薄膜。病鱼反应迟钝或漂浮水面。因病灶处细菌的感染,使鱼体表发炎,或有局部坏死、鳞片脱落、鳍条烂裂,鳃上皮增生,鳃小片破坏。虫体如侵入眼角膜,能发炎变瞎。最  相似文献   

19.
(3)三代虫病(Gyrodactyliasis) [病原]三代虫属(Gyrodactylusspp.)的种类。属三代虫目(Gyrodactylidea)、三代虫科(Gyrodactylidae)。虫体略呈纺锤形,长度一般为0.3~0.8mm,背腹扁平.身体前端有一对头器,后端的腹面有一个圆盘状的后固着器。后固着器由1对锚钩及其背腹连结棒和8对边缘小钩组成,用以固着在宿主鱼的寄生部位。锚钩、连结棒、边缘小钩都是几丁质构造,其结构和形态是分类的依据。三代虫为雌雄同体,胎生。在后固着器之前按前后顺序排列着一个卵巢和一个精巢。卵巢之前是子宫,内有一个椭圆形的胚胎。胚胎内往往还有第二代和第三代胚胎.所以称为三代虫。  相似文献   

20.
2、溶菌酶和补体活性的变化 对供试日本鳗鲡血清中溶菌酶与补体活性的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投喂“鱼安康”的试验组日本鳗鲡的溶菌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当“鱼安康”的投喂量为60.0mg/kgB.W.时,血清中溶菌酶活性达到试验组中的最高值。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第Ⅱ组、第Ⅲ组和第Ⅳ组日本鳗鲡血清中的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t测验,P〈0.05),而第1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测验,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