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据统计,2004年净投放现金1,759,512万元,与2003年同期相比,多投放现金303,729万元。2004年全年净回笼现金3,479,347万元。2004年上半年现金投放和现金回笼程良好态势,净投放现金968,142万元,与2003年同比多投放现金193,397万元;净回笼现金1,821,524万元,与2003年同期相比多回笼现金294,498万元。三、四季度现金投放与上半年相比略有减少,但与2003年同期相比,仍分别增加了76,788万元和33,521万元,与现金运行正常年份同期投放量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一、现金运行总体情况2008年全省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6,799.83亿元,现金支出37,223.14亿元,收支相抵,全年现金净投放423.75亿元,较2007年少投放63.92亿元,减少了13.11%。分地区看,全省11个设区市中,石家庄、沧州、秦皇岛3市现金净回笼,全年净回笼量分别为126.17亿元、22.11亿元和14.79亿元,与2007年相比,石家庄净回笼减少13.85亿元、沧州净回笼增加17.35亿元、秦皇岛净回笼增加5.83亿元;其余8  相似文献   

3.
现金是货币供应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最活跃的一个层次。现金投放和回笼的规模及结构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地区间现金投放与回笼格局出现了重要变化。一、传统的现金投放地区由现金净投放变为净...  相似文献   

4.
1998年全国现金投放虽然少于上年,但投放情况基本正常。现金投放回笼趋势突出表现为:全年现金投放控制在国务院下达的计划之内,上半年全国现金净回笼较多(上年同期为净投放320亿元),下半年投放回笼起伏较大,现金少投放成为影响全年货币供应量增速减慢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现金投放回笼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如何准确分析和把握现阶段全市现金流通规律,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一、呼伦贝尔市现金流通现状及特点(一)现金供应呈不断增长趋势。呼伦贝尔市现金投放回笼格局均表现为现金投放大于现金回笼。2005年发行基金净投放23.961亿元,2012年净投放62.708亿元,是2005年的2.62倍,年均增长14.75%。2012年全市共办理发行基金调拨业务79次,辖外调入10次,金额60.60亿元。有效保证了呼伦贝尔市现金供应和社会稳定。(二)现金投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点。  相似文献   

6.
从1997年元旦至春节前,福建省现金净投放100多亿元,控制在人总行下达的现金投放计划指标内,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却有较大的增加。据统计,1月份现金净投放比去年同期增长122.68%。一、今年初福建省现金投放增多的原因分析(一)1996年现金大投放时间向后推移,今年春节提前,增加了现金投放。1996年11月份,为了完成全年现金投放计划任务,福建省根据国务院45号文件精神,采取了一系列严控现金投放、增加现金回笼的有力措施,不仅使去年一大部份现金支出推迟到今年1月份投放,而且还通过层层清库,减少单位。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从去…  相似文献   

7.
现金投放和回笼的规模及结构是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的最直接反映.分析现金流通状况,探索现金流通规律,是货币管理部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保障社会经济合理需求的重要方式,也是应对货币供应中的各种复杂状况、有效防范支付风险、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2003年后,泰安市由传统的现金净投放地区转变为现金净回笼地区,并且现金净回笼量逐年大幅增加.本文重点对泰安市现金净回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艾丹 《中国外资》2014,(4):180-18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抚州市金融机构的现金收支呈现出连续三年持续大回笼的现象。这种现象,明显带有"春节假日经济"成分和城乡投放、回笼不平衡的特征。本文根据2010-2012年抚州辖区现金投放与回笼数据,分析抚州市近年来现金持续大回笼的客观背景,及其对经济与金融运行带来的影响,提出加强区域现金投放回笼管理的几点建议。一、现金投放回笼基本情况1、2010-2012年现金投放回笼量逐年增加,总体呈现净回笼。根据2010-2012年在中国人民银行抚州市中心支行出入库商业银行进出库统计表分析,抚州市金融机构现金进出库总额逐年增加,现金投放回笼总体上表现为连续三年净回笼(图1)。2、现金投放、回笼呈现假日经济现象,即节前现金大投放,  相似文献   

9.
方玲 《浙江金融》2005,(3):18-19
A2004年浙江省现金投放回笼特点 (一)现金收支继续保持净投放态势.2004年全省现金投放为64177.00亿元,同比增长27.63%,增幅比上年同期降低5.04个百分点.全省现金回笼为63773.82亿元,同比增长27.8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4.84个百分点.两者轧差净投放403.18亿元,同比增长5.1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43.5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从现金变化总量看,近年来安徽省的现金流通已出现由传统投放变为总体净回宠态势,且年净回笼量迅速增长。1993年至2002年,安徽省年累计现金收、支分别增长7.43倍和7.01倍。特别是在1998年,安徽省现金投放回笼形势发生了根  相似文献   

11.
李梅  高洁云 《西安金融》2004,(12):60-60
近4年来.在哈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现金净投放却出现了逐年递减的快速回笼势头。截止2003年12月,哈密地区现金净投放19342万元,比上年少投放26063万元.同比下降57.4%.短短的四年中,现金净投放量减少了57728万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哈密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下现金净投放量的急剧减少呢?  相似文献   

12.
现金是货币中最活跃的部分,其投放、回笼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结构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并折射金融制度、金融工具等的发展变迁以及居民金融意识的变化。2007年以来,沧州经济在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现金流通呈现持续回笼态势。为分析现金投放、回笼的变化特点,把握现金流通规律,研究探讨现金净回笼的原因,笔者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3.
广东是金融大省,各层次货币投放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现金(%)净投放占全国九成以上,表现尤为突出。本文从多角度对广东省近5年现金投放回笼的成因、格局、主要特点及新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现金持续大投放与经济金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2004 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成效显 著,经济增长中的不稳定、不健 康因素得到化解,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人民银行按照宏观调控的总体部署,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突出金融调控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主要依靠市场化手段实施金融调控,2004 年后期货币供应量增幅已回落到比较合理的水平。受宏观调控和其他因素影响, 全年现金投放量比较适度,控制在年初计划目标内。2004年现金流通的基本情况 2004 年净投放现金1722 亿元,与2003年相比少投放 746 亿元。其中,第一季度净回笼现金 449 亿元,同比多回笼 277 亿元;第二季度净回…  相似文献   

15.
对我省1995年现金少投放的剖析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课题组1995年我省银行现金净投放比上年少投放30.63亿元,是1992年以来现金净投放量最少的一个年份。现金少投放对去年我省抑制通货膨胀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不能因此掉以轻心而盲目乐观,而应该采取科...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全国现金投放1036亿元,虽比2000年减少161亿元,但基本上保持了“九五”时期年平均投放超过1000亿元的水平,投放情况基本正常,与上年相比,2001年全年现金流通的主要特点为:现金投放控制在国务院下达的年度计划之内,上半年现金回笼创历年同期最高水平,下半年出现历史上少有的回笼期,并一直延续到10月份,全年现金集中投放主要在11月份和12月份,由于全年中央银行再贴现贷款下降,现金投放成为影响全年货币供应量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货币流通是经济金融运行的综合反映,同时又深深影响着经济金融运行。在我国,货币流通问题如同其他深层次问题一样,并未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而缓和。本文就金华市近年来由现金净回笼而转为现金净投放这一现象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红地 《银行家》2004,(3):18-20
2003年,我国现金收支相抵,净投放高达2468亿元,同比多投放879亿元,比国务院下达的年投放1500亿元计划多出968亿元,突破历史最高水平。从2003年的现金超常投放,凸显了我国货币流通中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 现金投放超出常规 现金投放量创历史新高。80年代以前,我国现金年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从90年代末期开始由净投放转为净回笼,至2007年现金回笼量位于全国前列.而上饶市作为其辖内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市,情况则更为突出:2001年以来,上饶市连续6年保持净回笼态势,且回笼量以18.2%年均增长率在快速攀升,其中2007年现金净回笼33.26亿元,占江西省净回笼总量9.96%,比2001年增加16.9亿元;从下辖的部分县市了解情况看,现金回笼也是大幅增长之势,其中以信州区、鄱阳、玉山、婺源等地情况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河南省从现金净投放到净回笼的转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转变既与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流动、金融业发展状况有关,又与人们金融意识、现金使用偏好有关,同时,也与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的变化有关.这种变化既是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演变所内生的结果,又是制度变迁、居民行为偏好、金融工具创新等外生变量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