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等要求。如何才能达到这个要求,笔者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政策性的建议。主要困难、矛盾和问题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粮食生产与流通的协调发展,稳定和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持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但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参与经济全…  相似文献   

2.
从目前看,我国粮食供大于求,出现阶段性、结构性过剩。但从中长期看,我国人口逐年增加,耕地不断减少,粮食供给将是偏紧的。因此,我们对粮食问题,任何时候都不可掉以轻心,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流通,防止出现大起大落,保持粮食供求的稳定。   一、坚持农业特别是粮食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确保粮食供求稳定,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当前,既要面对阶段性粮食过剩的现实,又要考虑中长期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好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建立符合国情的粮食安全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建议》提出 :“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 ,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党和国家的文件中正式引用“粮食安全”的概念还是首次。现在 ,我们需要清醒认识 :虽然我国目前粮食呈现阶段性、结构性供过于求态势 ,但是中国人在任何时候对粮食问题都不可掉以轻心 ,对“国家粮食安全”更不可等闲视之。在“十五建议”中引入“粮食安全”的概念 ,不言而喻是要避免“粮食风险…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经加入WTO,国内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粮食购销市场化趋势明显加快,各级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职能和作用,也在不断改革和调整之中。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安全问题显得突出和严峻。我认为:在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对待和重新审视当前和今后我国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一、要客观认识和正确判断当前我国面临的粮食安全形势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不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是,2000年,粮食播种面积比…  相似文献   

5.
流通市场放开与粮食安全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影响粮食安全的不稳定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流通市场放开后 ,保障粮食安全的五项措施 :保护好粮食生产能力 ;完善粮食储备系统 ;推进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适度开展粮食的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6.
陈彬文 《农村经济》2004,(12):28-30
我国粮食连续几年当年产量低于消费量,且缺口不断扩大,已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受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减少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粮食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尤其在农业发展新阶段,要认真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粮食丰产,农民增收,继续把国家粮食安全系数稳定在较高水平上。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全国及各省40年来的粮食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状况,提出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措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效支撑。研究方法:根据粮食生产的S型曲线,分4种类型分别对各省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粮食生产能力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其中有部分省属于粮食主产区,应引起高度重视;而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或较低的省区,粮食生产能力仍在不断增加。研究结论: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是影响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的最直接的因素,但耕地面积减少导致粮食的减少是刚性的;要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可通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进一步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加大粮食生产的政策保障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推选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遏制国有粮食玮`是占挪用粮食收购专项资金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积极效果,随着近年来国际国内粮食生产、流通形势的重大变化,这项改革正在沿着市场化方向进一步深化,真正从体制上和机制上实现革故鼎新,解决当前农业生产、粮农利益、粮食安全、粮企经营等棘手问题,既要达到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的目的,也要促使国有粮食企业改出进退维谷的境地。  相似文献   

9.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关键在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突破薄弱环节,建立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我国农业已进入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的发展阶段,必须加大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一是充分发挥价格信号稳定农民种粮预期的重要作用。不断完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农业生产投入的加大,粮食生产和供给状况好转,已过去供给不足发展成为供需平衡有余,部分主产区出现过剩。这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供求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开始进入基本平衡与年际间波动并存的阶段。农业发展的障碍将开始由资源约束向资源与市场需求双重约束转变。因此,随着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就迫切要求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但由于粮食需求存在较强刚性的情况下,就必须要正确处理农业结构调整与稳定粮食生产的关系。在调整农业结构过程中,不应盲目地减少粮食种植面积,而应根据各地区情况制订粮食种植最低警戒线,并以立法形式确定。一方面以免造成粮食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以免引起粮价的较大波动。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首先抓好粮食生产,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搞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1.
在主要WTO成员不愿主动减少农业保护的背景下 ,如何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保护政策 ,实现既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又保护主产区农民的就业与收入 ,是政府当前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加入WTO后 ,我国对粮食主产区除了继续执行保护价收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灾后农业税减免及其他保护政策外 ,又推出了农产品良种推广补贴、关税配额调控和转基因管理等新的保护措施 ,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 ,保护了农民利益。但是 ,我国的农业保护仍然存在方式不当、力度不够、结构不合理、重点不突出等问题 ,抑制了农业竞争力的提升。为此 ,建议通过改革农业保护方式 ,加大保护力度 ,调整支持结构 ,突出支持重点等措施 ,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耕地少、农业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基础脆弱,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供需矛盾突出。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粮食生产需求动态平衡,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探讨和研究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保护和涵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树立科学发展观 构筑我国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年底以来出现的我国粮食市场不稳定是近年来粮食生产增长缓慢、出口增加、库存减少、体制不顺以及多种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的粮食安全体系已经进入逐步完善时期。在这一时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粮食供求各要素,提高宏观调控能力;统筹生产力各要素,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统筹区域发展,提高主产区粮食供应能力;统筹粮食进出口,提高对外开放能力;统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高粮农获利能力;统筹发展与改革,提高体制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4.
1996-2004年中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目的:核算1996-2004年中国耕地资源的粮食总生产能力及其变化,为国家实施耕地保护战略和确保粮食安全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以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为基础,在确定充分发挥气候资源潜力的种植制度基础上,计算了各类耕地的粮食单产,乘以全国各县1996年和2004年各类耕地的面积,得到1996年和2004年各县耕地的粮食总生产能力,汇总出各农业生态区以及全国耕地的粮食总生产能力。研究结果:2004年全国耕地的粮食总生产能力为9.20亿t,比1996年的10.81亿t减少1.61亿t。研究结论:虽然与现实产量相比,中国的粮食生产依然有较大的增产潜力,目前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障程度较高,但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所造成的生产能力损失不容忽视。中国未来粮食安全除了严格耕地保护外,更主要的是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单产能力。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农业已实现现代化、区域化和专业化。美国是粮食生产大国,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多年居世界前列,粮食出口量在世界粮食出口总量中居主要地位。尽管如此,美国政府一直重视国家的粮食安全,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的稳定供给,形成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机制。(一)支持价格政策这项政策起源于1933年美国农业调整法,目的是为农民提供一个最低保证价格,以保护农民的利益。该项政策的执行机构是联邦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commoditycreditcooperation,简称CCC),主要工具是无追索权贷款。…  相似文献   

16.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必需品,既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又是一种特殊商品,无论什么社会制度的国家,对粮食问题都极为关注。美国是粮食生产大国,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多年居世界前列,出口量在世界粮食出口总量中居主要地位。尽管如此,美国政府一直还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的稳定供给,形成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农业资源利用与粮食安全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资源综合生产条件对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农业资源综合生产条件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认为土地因素和非土地因素两个主成份是最为重要的。对重庆市粮食生产能力的预测和需求分析表明粮食的供给能力呈现逐年攀升,而且供需缺口有越来越小的趋势。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粮食综合生产条件没有根本改善,那么未来粮食将会出现缺口,因此,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应当建立粮食安全的预警系统。重庆市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一是地区之间粮食生产的不均衡性;二是低收入人口的粮食供应水平低。  相似文献   

18.
湖北是粮食大省,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今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力争到2020年全省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0亿公斤,总产超过250亿公斤。而目前全省粮食流通水平与粮食物流存在较大差距,尚不能适应粮食产能增加后促进流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在湘西自治州农户全年粮食种植意向、截止2004年3月底农户春耕备耕情况、农户出售和储存粮食情况等调查基础上,对自治州全年粮食生产形势进行了预测分析,认为随着中央一系列保护播种面积政策的落实及农业科技的推进,其粮食产量有望增加。针对粮食生产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把自治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加以重视;依靠科学进步,加强科研项目的联合攻关,培育适合地方特点的新品种;因地制宜发展粮食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特色粮食产业,延长粮食产业链条;统筹粮食与其他农作物生产,协调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提高农田粮食生产能力;加强政策支持,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日前,国务院批准了浙江省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现将浙江省此项改革的背景和改革的主要内容、政策措施简要介绍如下,以飨关心此项改革的广大读者。一、浙江省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背景1.从全国看,党中央、国务院1998年确定的以“三项改革、一项政策”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保护了农民利益,推进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稳定了粮食生产能力。近几年粮食生产连续丰收,国家粮食收购量增加,粮食销售量稳定,粮食库存量增多,宏观调控粮食市场的物质基础厚实。但是,由于五年来粮食供过于求的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