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敬行动派     
《中国企业家》2022,(12):2-3
<正>今年是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举办的第二十个年头,我们寻找25位“行动派”。他们所代表的精神,以及所释放的能量,在今天格外值得尊重与爱护。一个年会能坚持20年在媒体界算是奇迹,这背后是绵长而坚实的价值观,相信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企业家的较量在于企业家精神。过去二十年来,企业家群体日渐成熟,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不仅是创造了巨大财富,还包括对商业文明的不懈思考,以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求实探索。恰如米兰·昆德拉所说:“在时间的乱山碎石中流过,两岸的景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溪流将流向沃野还是沙漠。”我们一直在记录并参与中国企业家精神溪流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企业家精神中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冒险精神,在不确定的宏观环境中更需要我们发挥这种精神我刚从美国回来国内,想和大家谈一下企业家的"自我更新"。在美国一晃就两年,很多朋友都想让我谈谈游学经历。去哈佛之前,我是一个本土的"土鳖企业家",而且已经60岁了,各种难处可想而知,实际上到了美国之后,发现难处比想象的还要难,但是难也得学习。应该说,在二十多年间,中国的企业家们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很不容易,也很了不起,但是他们也面临着许多烦恼。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家》2004,(9):88-88
《中国企业家》:世行一直致力于推动私营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私营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民营企业家的成长,你对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有何评价?您曾经在南亚和俄罗斯任职,您认为中国的企业家与他们有什么差别? 黄育川:中国的企业家是具有创新精神的,这种企业家精神是中国的历史传统,如果不是几千年历史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正> 比尔·盖茨:创业和财富的神话2000年的时候,微软在 Windows2000推出前的最后一个版本里取消了手写识别功能,终于让做了一辈子中文手写识别研究的汉王科技总裁刘迎建松了一口气:中文手写识别市场暂时没有了生存之忧。柳传志说过,拿中国本土企业家和盖茨比,我们缺乏的是战略家。在中国绝大多数电脑上都有一个"窗口"(Windows),不管是正版的还是盗版的。微软在中国的几个部门经理的跳槽也俨然是中国 IT 业界的轰动事件。面对中国日益猖獗的盗版问题,盖茨说:"让中国人去偷吧,我早晚会向他们收钱的。"他还曾在深圳召见中国企业家,向受宠若惊的他们兜售"维纳斯"计划。现在他开始向中国市场推广".NET"战略。  相似文献   

5.
他们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一群人,还是被阉割了的一群企业家?他们是两恨文化的始作俑者,还是将改变中国文化的一个阶层?他们是革命的,还是渐进的?他们的恐惧是什么?他们最难的又是什么?2003年7月25—26日,中国企业家论坛举办的首届弥勒论坛在云南举行,400多位企业家到场共同探讨究竟什么是企业家精神。本刊总编辑宋立新和《华夏时报》执行总编杨平应邀主持了首场主题论坛《企业成长与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家》专访了报告作者之一、波士顿咨询公司大中华区主席麦维德,在他看来:中国本土巨擘的CEO善用组合拳,而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快速成长带来的管理压力,以及如何为下一个5年做好准备。Q《中国企业家》:关于中国本土杀手的竞争力,已经有不少解读,波士顿这次有何独特的发现? A麦维德:主要有三个发现:首先,在中国成长迅速的很多创新公司,打败了外国的竞争者。他们不是国有企业,公司成立的历史也不是很长,这样的公司不仅  相似文献   

7.
从先锋到教练——企业家要有系统思维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增大,中国涌现了大量的企业家.全社会都在关注着这些企业家的成长,因为他们是财富的创造者,是辛勤的劳作者,是思维的先锋者.总之,那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冒出来的佼佼者。可他们经营的企业好多都在重复着从无到有、从有到兴、从兴到衰的一个周期。究其原因,大多因为这些企业家缺乏  相似文献   

8.
谢泽锋  修思禹 《英才》2015,(1):108-109
中国民营企业特别是家族企业的财富传承,一直是困扰企业家的棘手难题。作为家族事业的纽带和桥梁,财富问题将影响到企业的生存根基。当前中国迎来了二代企业家接班的时间节点,同时他们又面临着经济转型,商业模式重塑的历史时刻。创造财富、拥有财富、管理财富,最终实现成功交接,是财富历史中一脉相承的命题。如何解答这一问题,企业家正极力寻找合适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家》2011,(2):37-37
沃尔沃(Volvo)汽车中国将与阿里巴巴强强联手,于2011年1月在北京正式启动“创赢中国——沃尔沃精英企业家评选”活动,盘点中国互联网商界精英的创业案例与财富神话,表彰他们对创新商业模式的执着探索和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所展现的坚持不懈的信仰和精神。  相似文献   

10.
程苓峰 《中国企业家》2005,(24):138-139
搜狐,是第一个西方风险资本与中国本土企业家精神结合的产物,这 关系到一条通道的打开,一个产业的崛起,一代年轻人观念的改变, 甚至一个时代的开端  相似文献   

11.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给企业家创业、企业家精神一个准确的定义。像IT行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很明显属于完全靠智慧和智力发展事业,很像我们平常谈论的企业家精神,就是冒险、创造财富这样子。其实,我觉得要给企业家精神增加一些含义。在目前的信息时代,社会真正缺乏的主要不是财富,当然更不缺乏创业家,中国想创业的人有很多,企业家要把以创造财富为中心转移到以创造价值为中心。  相似文献   

12.
梅良  东方飞 《企业研究》2003,(11S):14-15
在中国,管理咨询专家已然走出神秘之所而成为广大企业的知音。他们根植本土,熟悉国情;他们视野放达,知识广博;他们辩证思考,理性运作,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咨询成果。而作为一个行业,管理咨询也已得到中国企业家们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朱敏 《中国新时代》2012,(12):87-89
"十二五"绿色转型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激发企业家精神,给社会营造一个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救赎危机必须尊重法治信念、构建博爱与契约精神中国经济怎样才算"绿色转型"?以我的理解,就是转到让人们不光"吃得饱",还要"睡得香"。作为财富创造者,虽然不乏在收益丰盈的状态下将收获的财富投入慈善事业或社会公益、让更多人分享其快乐的企业家,但芸芸"饱食者"之中,有几个人敢说:自己睡得香,晚上还能美梦连连?  相似文献   

14.
新一代崛起的中国企业家对于资本的欲望与追逐,以及对资本的掌控和驾驭能力,在全球化呼声高涨的背景之下,越来越成为考量一个企业家是否落后于时代的指标之一。智慧地追逐资本与智慧地使用资本,使新一代中国企业家日渐成熟。在更理性的与资本的博弈中,他们赢得了机会和财富,或者哪怕只换来了惨痛的教训。理性的进退,是新一代资本英雄有别于他们前辈的鲜明烙印。  相似文献   

15.
张小平 《英才》2008,(12):128-131
企业家是一个“富贵”的群体,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幸福感与财富是成正比的。相反,企业家群体是一个身心交瘁的特殊阶层。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企业家》被命名、到对企业家精神的大力宣讲,从对商业趋势的及时反映、到对争议性话题 投注以一以贯之的视角和价值观——20年来,《中国企业家》杂志和企业家阶层在中国的沉浮命运息息相 关。 为什么市场上那么多商业、财经类媒体,惟有《中国企业家》杂志被视作本土企业家价值最典型的守  相似文献   

17.
张维迎 《经济界》2010,(2):23-24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就是:最有才能的人究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做政府还是在做企业?如果他们做企业,他们是在做什么样的产业?中国过去30年的体制转轨和经济的高速成长,是一个企业家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和励炼成熟的过程。不理解企业家精神,不明白中国企业家队伍是如何形成的,就不可能理解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把握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如果不能诞生一个为本土企业家服务的本土金融家阶层,那将是中国经济一个极大的遗憾和隐忧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家是天生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的开放性思维和承担风险的性格同人身上的RDR4基因有关中国改革开放后,造就了大批企业家,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产生企业家的速度似乎是加快了。富豪榜每年都有一些更年轻的企业家,以更多的资产挤入进来。每当一个成功企业家的故事曝光后,我们除了佩服他们的胆识和智慧外,还会在费劲地数一数他们财富数字的那些零后,难免有些嫉妒。为什么?因为人不容易忍受同类的优秀。这些人跟我们是一样的中国人,怎么他们就这么幸运?  相似文献   

20.
王蕊 《政策与管理》2011,(5):142-143
中国传统文化中较大的权力距离孕育了中国式的企业家文化.在众多中小型的本土企业中表现为领导人的作用过于突出,从而形成了一些问题.如“土皇帝”决策模式,行动力低下以及文化断层等等。要发展先进的企业家文化就应当提高企业家的自身素质.并将一般的、阶段性的企业家文化上升为科学的企业文化。其关键字为:权力距离、企业家、企业家文化、本土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