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诉讼和解制度这一被认为最能体现处分原则的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在诉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目前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中几乎未对其作出规定。本文试图分析国外立法和实践,对美国、日本等国诉讼和解制度的比较研究,具体阐述诉讼和解制度的特征,分析诉讼和解制度的外在及内在价值,阐明我国诉讼和解制度的不足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在实践中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诸多弊瑞,对此,业界认为从诉讼调解走向诉讼和解是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必然。本文就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引进诉讼和解制度时其基本框架应当如何作了一些初步设想,如民事和解制度在诉讼法中的地位、和解的原则、和解的方式、和解的效力及其瑕疵救济等等,希冀能为我国审判方式改革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在实践中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诸多弊端,对此,业界认为从诉讼调解走向诉讼和解是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必然。本文就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引进诉讼和解制度时其基本框架作了一些初步设想,如民事和解制度在诉讼法中的地位、和解的原则、和解的方式、和解的效力及其瑕疵救济等等,希冀能为我国审判方式改革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理念的提出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对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提高诉讼的社会效果,钝化民事矛盾,实现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建立科学的民事诉讼和解制度尤为必要。本文从当前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弊端着手,对国内外诉讼和解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我国构建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初步设想。以期实现降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压力,解决执行难的问题,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民事权益。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对共同诉讼的规定较为原则.缺乏具体操作性,然而,随着诉讼的日益增多,在提高诉讼效率.维护法院裁判统一的要求之下,需要对共同诉讼制度进行细化.其前提便是要理清设置各种共同诉讼的目的,这样的话才能使共同诉讼制度的操作合目的性.  相似文献   

6.
刑事和解制度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准司法活动,通过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的赔偿来弥补犯罪所造成的损害。从而恢复双方的关系。这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诉讼资源,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文章立足刑事和解司法实践中的弊端,通过对我国现行法治环境的探究,阐述了建设和谐社会现实条件下构建中国特色刑事和解制度的构想及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7.
和解制度是现代各国破产法律制度体系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原破产立法对和解制度规定过于简单和原则,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破产法》专章规定了破产和解制度,笔者考察了国外关于破产和解制度的立法,结合我国新的《企业破产法》,对和解制度的功能、立法模式与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破产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诚实信用原则写入中国民事诉讼法,诉权滥用行为将进一步得到规制.这需要在中国民事诉讼法中,针对各诉讼阶段构建对抗诉权滥用行为的具体制度.目前,中国民事诉讼法并未对立案受理阶段对抗起诉权滥用行为的制度进行规定,构建民事案件受理异议制度可以填补这一空白.本文在对案件受理异议制度的规制对象——起诉权滥用行为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多角度地勾勒出该制度的具体框架,以期为案件受理阶段发生起诉权滥用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下,行刑社会化和刑罚轻缓化趋势日益发展。在我国宽严相济政策下,催生了一种新的纠纷解决方式,即以刑事被害人为中心的,由加害人、受害人和国家参与的三维刑事诉讼结构模式"刑事和解"。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刑事和解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对于被害人权益的保护无疑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对被害人的补偿救济却规定的十分笼统,只是确立了刑事和解的制度而并没有对诸如补偿期限、范围、后果等作出具体的立法,实践中缺乏操作。从三维诉讼中被害人获得补偿救济的正当性入手,在刑事和解制度下对被害人补偿救济制度研究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诉讼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当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曾在我国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发挥过很好的作用。在我国现今社会处于新旧体制转型的时期,诉讼调解制度却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陷入了困境。本文借鉴国外盛行的ADR制度,为我国的诉讼调解制度来设计其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最高院通过《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该规定从本质上确立了民事诉讼法的举证时限制度,希望以此实现程序公正和提高诉讼效益。但举证时限制度与上位法——《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相冲突,在司法实务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笔者对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概念、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对其在司法实务方面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12.
公益诉讼乏力是当前我国诉讼法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对公益诉讼的性质进行界定,并阐述了比较常见的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两大分类。通过被告主体范围竞合、诉讼渠道的选择、侵权行为认定标准等,对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必要共同诉讼制度是民事诉讼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单一的必要共同诉讼形式逐渐显示出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诉权和一次性解决纠纷的弊端.为了满足司法实践的需求,尽可能使纠纷得到一次性解决,必要共同诉讼在形式上应该多样化,我国<民事诉讼法>应在原有的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的基础上,增设类似必要共同诉讼和因牵连关系而形成的必要共同诉讼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4.
和解制度是现代各国破产法制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然而我国破产法有关和解制度的规定过于简单 ,阻碍了和解制度功能的发挥。文章从立法例和和解债权的处理方法两方面进行探讨 ,指出应采用和解分离主义立法 ,并从和解债权的范围、和解程序和救济程序中的处理方法三个角度研究和解债权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人格权禁令作为《民法典》规定的全新制度,开启了人格权保护的新方式。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尚未规定与人格权禁令相衔接的程序,亟需将其与现有类似制度进行比较以明晰其功能定位。通过分析发现,人格权禁令和行为保全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制度,而与人身安全保护令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人格权禁令兼具诉讼程序与非诉讼程序的特征,既包含实体法性质也具有程序法性质。故我国《民事诉讼法》应尽快根据人格权禁令的属性特点进行程序设计,以确保实现人格权禁令制度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刑事和解作为一项新型的刑事案件处理机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刑事和解制度蕴含了多层次的积极价值,它既体现了我国"和为贵"的传统诉讼文化,又与和谐社会的宽严相济、轻刑化等诸多理念相契合。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在适用《民事诉讼法》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法律规则中表现出的不适应性,使得该类案件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具体明确的法律依据,加之我国于2015年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中提出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修复,而非赔偿,强调多元化解决机制。因此,亟需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规则进行概括性分析并对症下药,这就需要完善诉讼和磋商的适应及衔接,并对以诉讼形式解决受损的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实现予以规制,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分析效率和效益两个不同的概念以及如何正确处理诉讼效率与诉讼公正二者的关系问题入手,提出要实现民事诉讼效率。重点要修订现行民事诉讼法,以建立科学的民事诉讼制度,设计合理的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 90年代初由《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抗诉制度以来 ,民事 (经济 )抗诉案件逐年增多 ,但出于《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抗诉制度的规定过于“粗糙”,不易操作 ,以致实践中出现了抗诉难、抗诉权和审判权时有冲突的现象。适逢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改革之际 ,笔者试通过分析我国民事抗诉制度存在的问题 ,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刑事和解制度,但是关于可以适用刑事和解制度的案件类型,法律的规定并不尽善。本文首先介绍了刑事和解制度及其适用案件类型,通过对我国现有规定的分析,探究当前刑事和解制度在适用案件类型的规定上不尽完善之处,并对如何确立我国刑事和解的适用案件类型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