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前,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在分析此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特性基础上,文中从一般地方高校特征和物流管理专业特点出发,提出面向一般高等院校的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主体,以实践应用和科研创新为"两翼"的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一体两翼"培养模式。首先梳理并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在此基础上明晰应用型创新人才内涵,接着,从培养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方法等角度阐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一体两翼"培养模式,最后,就师资配备、评估体系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应用型物流类人才除了要求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文中探讨物流类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需求与难题,提出了基于经营型游戏软件的模拟仿真教学方法,分析了模拟仿真教学的理论基础与特征,并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评价三个方面构建了基于经营型游戏软件的模拟仿真教学模式,以保证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基本培养方式和过程管理总和。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既要满足物流行业的需求,又要遵循能力的递进规律,还要整合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安徽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通过能力递进式"三阶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应用型课程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条主线、两个融合、三层对接、四个强化、五种能力"人才培养特色得到一定凸显。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我国独立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专业口径狭窄、脱离工程实际、忽视实践环节、工程Tj师资缺乏等问题,结合独立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参照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构建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新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周凌云 《物流科技》2009,32(10):121-123
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对物流工程人才的巨大需求,然而我国物流教育才刚起步,因此如何构建与完善物流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当前我国物流教育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根据物流的运动范畴与规律,阐述了物流工程这一应用性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本质内涵,并在分析企业对应用型物流工程人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以淮阴工学院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探讨了应用型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产教融合与能力培养导向的专业建设,加强内涵式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专业发展的核心。在“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同时以能力生成育人理念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审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探讨。为培养“强基础+能应用+突创新”的应用型审计人才,提出了基于“能力生成”理念人才培养设计新...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物流信息化水平的逐渐提高,应用型物流工程人才的缺口越来越明显。现今,我国高校工程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符合企业岗位群能力需求的物流人才差距巨大。在此背景下,文中以我校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为背景,以TOPCARES-CDIO为依托,采用"项目进课堂"、学分替换等模式,提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创新机制。通过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机制,将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文科背景下,作为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工程专业,正面临着新的需求与挑战,多项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行业融合发展的态势愈发明显,对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知识水平、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物流产业转型、物流产业链人才需求变化越来越大,学生学习需求多种多样,传统的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应用型创新物流人才的要求,需要变革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结构,创新课程实施模式。梳理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对当下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反思,提出新文科背景下课程体系建构思路,以期为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桂丽  李发宗 《物流技术》2011,(5):143-145,156
针对目前我国独立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专业口径狭窄、脱离工程实际、忽视实践环节、工程型师资缺乏等问题,结合独立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参照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构建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新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廖亮 《价值工程》2011,30(29):169-170
基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构建了理论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7,(15):149-151
目前高校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体系与行业需求普遍存在较大鸿沟,毕业生眼高手低、双向能力薄弱,究其原因是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同质化严重。本文结合高校教学成果奖和教改项目,探索并实施了创新应用"双能"型物流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物流工程专业在"双能"要求下实现卓越能力的达成,研究"赛、学、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物流工程专业"双能"人才培养和专业持续发展,以及工程能力培养平台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推动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2.
新工科建设给机器人工程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培养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卓越创新人才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以科文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为例,探索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价值引领与家国情怀、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企业运营与管理的“软素养”提升与机器人工程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硬知识”培养相融合,提出了多元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工科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马乐  李楠  张莹莹  郑璐  陈玲 《物流科技》2013,36(1):31-35
物流工程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强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发现问题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以培养学生的"五项能力",即以培养综合能力、设计开发能力、前瞻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导向。该体系构建包含教学体系、实践创新体系和自主科研体系,以能力结构为基础,进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通过能力结构分解及需求要素分析,可明确人才培养的要素、方法和资源,让现有教学资源达到合理配置,减少课程的重复和冗余,使物流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更具有针对性和高效率。  相似文献   

14.
国家越来越重视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问题。作为高等教育之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大学,更应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文章通过对部分民办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民办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从人才需求的特点、人才培养现状两方面开展论述,并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提出调整特色专业方向、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平台等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赵倩  刘平雷 《管理观察》2020,(3):139-141
本文基于产教融合的理念,对接行业需求,提出了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主要构成要素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商务能力和工程素养,并以此为目标导向,分析了深化产教融合对提升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在目标定位、实践教学、实践环境和评价反馈等方面提出的深层次要求。以河海大学相关做法为例,提出了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搭建实践平台、共同组建导师队伍等实践能力提升路径,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国际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岗位能力需要为出发点,研究和构建《国际物流实务"》准实务"的项目化实践教学方案,建立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并贯穿于课程全过程的教学体系,以实现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介绍了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应围绕就业,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知识+技能+工作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并以盐城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主要强调了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应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实施研究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6,(34):224-225
项目以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13级为主体,进行分析研究,针对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针对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专业交互+协同创新"毕业设计管理与指导模式,能够将实施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于实践能力与人才需求定位环节中的困难进行有效解决,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出了一个有效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人才培养是当代本科院校的第一要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以及培养应用型的工科人才,是当代院校工科专业的责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立足于“碳中和”与“碳达峰”目标提出的关键历史节点,承担着培养一大批新能源相关行业优秀从业人员的重要任务。新工科的独特特征以及思想内涵,促使高校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新能源产业综合从业能力为目标,培养普适型、应用型的新工科人才。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丰富教学方法,实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的融合化、实用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的融合学习进行分析和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16,(4):214-215
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针对工业工程专业人因工程学教学进行探索改革与实践,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构建应用型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考核制度和评估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