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广东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原来1/9上升至1/8,税收约占全国的1/7。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每新增亿元GDP所新增建设用地出现了“四个下降”。广东经济逐步转入质量型、效益型增长轨道,成为全国发展较“经济”的经济大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省通过实施节能标准化工作,制修订节能地方标准,在提升全社会节能意识、倒逼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指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省“十二五”节能降耗形势十分严峻。译位GDP能耗要在“十二五”期间下降20%的基础上,继续下降18%,且高于全国平均2个百分点。为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指标,  相似文献   

3.
一、“十五”时期我国区域四大板块经济发展回顾总结(一)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1·经济总量快速扩大,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十五”期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0~2005年,西部地区GDP由16655亿元增加到33390亿元,年均增长14·9%(全国为12·9%),占全国GDP的比重从17·1%下降到17%;地方财政收入由1127亿元增加到2465亿元,年均增长16·9%(全国为18·4%),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7·6%下降到16·6%;人均GDP从4639元提高到9309元,年均增长14·9%(全国为12·2%)。由此可…  相似文献   

4.
问题的发现 在2006年“二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在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时指出了全国没有实现在年初确定的单位GDP能耗降低4%左右的目标,仅比前一年同期下降了1.2%,GDP能耗的升降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探索了2015—2021年全国、七大地理区、省域、城市群及重点城市NO2浓度的时空变化,论述了我国“十三五”时期以来NO2污染治理成效。研究认为:(1)“十三五”时期以来NO2减排工作取得了2021年相对于2015年城市NO2浓度年均值及NOx排放量分别下降了23.33%和46.03%、在NO2浓度高值的11月~1月分别下降了11.76%、24.44%、16.28%的显著成就;(2)“十三五”时期以来七大地理区NO2浓度呈现同步降低态势,浓度高值主要分布在华北和华东地区,京津冀及长三角城市群引领所在地区NO2浓度下降;(3)城市群NO2浓度呈现出北方城市群高于南方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与晋中城市群NO2污染“聚集成片”、中心城市NO2浓度及降幅均明显高于所在城市群的分布特征;(4)“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优化提升、发展壮大、培育发展3大类19个城市群NO  相似文献   

6.
一、河北省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现状分析(一)从纵向上看,河北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现先上升后又下降的态势。河北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4·21%上升到2001年的5·09%,后又开始下降,下降到2004年的4·65%。其原因主要是2002年实行的所得税分享改革引起的。(二)从横向上看,河北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1·河北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全国的位次。2004年河北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4·65%,在全国排第31位,比全国平均水平(7·16%)低2·51个百分点。2·河北省与人均GDP相当的省份比较。河北省与人均GDP相当的省份…  相似文献   

7.
余喆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3):F0002-F0002
今年能否完成“十一五”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指标,成为悬念。 5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透露.今年一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3.2%。  相似文献   

8.
李念文 《经济前沿》2006,(11):20-2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了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和顺利进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必须牢牢把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五个“必须”和“五要五不要”精神,正确处理好5个方面的关系:政府与农民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的关系;积极进取和量力而行的关系;“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典型示范与因地制宜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1郾“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问题。全国共有7亿多劳动力,其中50%以上在农村。从1998年到现在,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所以要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把农民从农村转移出来,提高农村土地的收益水平。2郾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根据计算,除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外,2001年浙江省人均GDP最高,是贵州省的5倍。到2001年,东部12省市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48%提高到66%,其余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则从52%下降到34%。我国尚有3000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3郾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应该引起足够…  相似文献   

10.
赵志凌 《江南论坛》2005,(10):10-12
新世纪以来,江苏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率每年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递增,2004年底达到48.2%,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城市化目标。呈现了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城市经济快速增长,2004年省辖市市区GDP均以15%以上的幅度平稳快速增长;二是城市社会全面发  相似文献   

11.
我国陆地国土空间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根据1985~2009年共25个年度的数据,四大板块GDP总量分布划分为三个阶段:1985~1990年四大板块GDP格局基本没有发生变化;1991~2007年东部地区GDP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2008~2009东部地区比重逐步下降。四大板块GDP增速划分为四个阶段:1985~1990年经济增速大幅波动,西部地区增速最快;1990~2000年是经济起伏最大的10年,东部地区发展出现高振幅、高增长;2000~2007年,各板块经济增速大致相当,增速波动幅度显著缩小;2008~2009年,四大板块增速均下降,东部地区增速最低。就全国平均增速来看,四大板块GDP相对增速分布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86~1990年,东部、东北和中部GDP相对增速放缓,西部地区GDP相对增速提高;1991~2006年,东部地区GDP相对增速高位整理,其他地区GDP相对增速地位徘徊阶段;2007~2009年,东部地区GDP增速下滑,其他地区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速。在25个年头里,东部地区有18个年头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有6个年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有6个年头高于全国平...  相似文献   

12.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战略决策。但是,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没有科学全面地理解“一个中心”理论,而是片面地认为“一个中心”就是只搞经济建设,不用顾及或蜻蜓点水式地顾及一下非经济领域就可以了,进而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简单地理解为“以GDP为中心”,一些地方政府追求的和地方官员关心的只有GDP,一切围着GDP转,盲目地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而不关心发展质量。因此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严重的不和谐现象。  相似文献   

13.
1.我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对贷款需求始终旺盛。自2002年以来,我国GDP增长一直呈加速上升态势,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即使面临非典突发事件的冲击,2003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速仍高达9.2%。尽管受随后的宏观调控影响,经济增长出现了波动,但2004年和2005年的GDP增速始终维持在9.5%~10%的高增长区间。2006年又是“十一五”开局之年,由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引发的新一轮投资热潮使经济建设依然呈现出强劲势头,经济持续升温使得实体经济的贷款需求始终趋于旺盛。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0.9%,增幅比上年同期快0.9个…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设计学科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探讨基于我国国情下可持续设计参与“双碳”目标和“绿色发展”的路径,“2021绿色发展与生态设计泉州高端论坛”于2021年7月24日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论文立足于会议研讨内容,梳理了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现状,以及实现“双碳”目标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了可持续设计在能源转型、经济转型和后疫情时代的设计方法和理念,总结并提出了面对改善、解决不同社会问题的可持续设计战略和实施路径,提出了可持续设计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方向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广东省单位GDP能耗0.77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93%,居全国第二位,是全国平均水平1.206吨标准煤的63.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1.04吨标准煤,仍居全国最低,比上年同期下降2.96%;单位GDP电耗1172.1千瓦时,比上年同期下降1.95%.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两次报道过全国两会的记者,两会于我而言还是一个季节记忆。从最初的玉兰到早樱、春梅……,每年全国两会召开的时候,就是首都北京春暖花开、渐入佳境的时候。2021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9.1%。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7.
王晓华 《经济论坛》2006,(22):25-28
一、引言河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领军省份,近几年以其不断攀升的GDP数值和增长速度引人瞩目,河南连续五年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GDP年均增长11.4%,高出全国2个百分点。2005年,其GDP已然位列全国第五。200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6.7%。工业生产投资增长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行业的投资,如河南省2003年工业投资增长率为64.1%,2004年为68.7%。2004年,重工业增长率25.4%,轻工业增长率为19.7%。河南省工业投资增长率达60%以上,是拉动河南经济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致使污染物的排放不断增加,导致了环境质量的下降,河水污浊…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以及杭州市的具体情况,本文选取了资源和环境账户的典型重要因子,构建了杭州市绿色GDP环境扣减指标体系,包括自然资源损耗帐、环境污染帐、实际环境支出帐等3个大类的环境扣减指标,共计11个次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利用国内外常用的核算方法,以及2005~2008年的相关数据,核算了杭州市绿色GDP。核算结果表明,2005~2008年杭州市环境损失占GDP的比重在下降,即绿色GDP占GDP的比重在上升,到2008年环境损失绝对值也开始出现下降。应该说杭州市环境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杭州市国民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因此也说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共赢。但矿产品损耗、环境污染损失、环保支出、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处罚等都处于上升阶段,因此杭州市环境建设还应继续加强。针对本文的研究,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应雄 《经贸实践》2005,(6):35-37
2004年,浙江遭遇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拉闸限电,煤电油运矛盾持续突出,是浙江能源形势极度紧张的一年。尽管如此,2004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将达11300亿元,同比增长14.5%,浙江已成为全国第四个GDP超万亿的省份。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继续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推进“平安浙江”建设的重要一年。展望2005年,浙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势头仍将延续,GDP增长预计不会低于11%;浙江能源形势仍将持续紧张,仍将继续拉闸限电,仍为全国最缺电的省份之一,但有望比2004年稍稍好转。  相似文献   

20.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对于“以阶级斗争为纲”显然是伟大的进步。但是在近些年的实践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变成了简单的“GDP为中心”,或“以GDP增长为中心”.并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变成了“增长是硬道理”。从而导致我国在经济生活与经济运行中出现许多偏差和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