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碳税和碳交易作为主要的碳减排政策工具被大多数重视碳减排的国家所采用。基于对比碳税与碳交易在理论基础、效果成本、减排效果、监督机制以及未来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结合两种政策的执行现状和中国国情,中国应建立碳排放交易与适度碳税相结合的复合政策,降低碳排量,以应对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碳税和碳交易是两种主要的间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制度选择。从国际实践来看,不同国家根据自身的情况,一般会侧重于采取一种调控方法。我国处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初始阶段,应深入研究两种碳减排机制的基本原理,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选择适合于我国低碳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降低碳排放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碳税和碳交易作为两种不同的减排机制,其设计原理、运作方式和运行效率各有不同。我国目前标准意义上的碳税尚未开证,碳交易也刚刚开始试点,两种减排机制如何选择或如何联合应用成为当前政府决策的难点。目前碳税、碳交易分别研究的文献不少,但对于二者联合应用的方案却不多,本文希望通过对两种减排机制的比较,着重设计二者联合应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王茹 《财政研究》2021,(7):25-37
从多源流理论视角分析,中国实施碳税与碳交易政策协同的时间窗口即将开启,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建立二者高效协同的政策体系,共同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在问题源流中嵌入时间要素,在政策源流中嵌入风险要素,在政治源流中嵌入体制要素,构建新的碳税与碳交易协同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此框架提出碳税与碳交易政策协同建议.问题源流要以动态平衡为目标,注重政策的时序性、实现时间协同,注重政策的分配性、实现效果协同.政策源流要以防风险为主线,注重政策的互补性、实现对象协同,注重政策的系统性、实现目标协同.政治源流要以凝聚共识为基点,对内注重政策的公平性、实现利益协同,对外注重政策的开放性,实现国际协同.  相似文献   

5.
黄朱文 《青海金融》2022,(10):28-32
2022年3月15日,欧盟碳关税政策正式出台。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又是出口欧盟钢铁、铝等高碳产品最主要的经济体,至今尚未正式开征碳税。加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碳税制度,依法对我国高耗能产品征收碳税,以避免被欧盟国家征收高额碳关税已刻不容缓。本文在介绍国外碳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国外碳税的运行模式与特点进行研究与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加快构建我国碳税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碳税是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有效碳减排政策工具之一。尽管国际上碳税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减排成效,但是各国碳税实施路径与政策调整逻辑却有显著差异,仍存在参与碳定价机制不成熟、发展缓慢和国际争议调整机制缺失等问题。借鉴当前国际碳税制度的具体税收制度、政策设计和税收关系的实践经验,我国碳税的开征应循序渐进,与碳交易协同互补,采取“逐步拓宽”的税制设计,利用税收优惠平衡税收负担,充分参与国际碳税协调,致力于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和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7.
碳税收入使用政策是西方国家碳税制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基于税收中性原则,将税收收入或投资于环保节能项目,或以税式支出方式降低纳税人负担,确保碳税收入的循环,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我国碳税制度设计的构想中,应借鉴西方国家税制经验,结合本国现实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碳税收入使用政策,确保碳税调节功能的充分发挥,将碳税发展成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8.
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手段,两者功能上各有侧重、互补性较强。相对而言,碳税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较大,在经济基础好、能源禀赋好的国家推行较为顺利;碳排放权交易因免费配额的存在,市场接受度较高。目前,欧盟已实现了两项制度的结合,在碳税征收主体中排除碳交易机制覆盖主体,将碳税作为碳交易市场化调控定价的重要补充手段,较好解决了减排政策的覆盖面和碳定价机制的问题。建议我国积极研究碳税方案,待碳交易市场成熟、经济相对平稳时试点征收碳税,并在覆盖主体和定价机制方面注重两项制度的协调。  相似文献   

9.
碳税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碳税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经济手段。通过对国际上碳税税收要素设计、收入用途的比较分析后可知,我国应把握时机逐步推进碳税,灵活选择征税对象,税率设置要体现差异,合理选择征收环节,逐步减少税收优惠并统筹考虑相关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10.
11.
关于我国开征碳税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碳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低碳化的有力政策工具,其在我国的开征理应纳入日程。本文在分析减排的国际压力和开征碳税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我国碳税税制各要素的设计以及其他应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进行了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12.
尤毅 《海南金融》2023,(3):39-46
本文简述了我国碳交易制度的发展历程,概括了碳交易市场的特征,认为我国碳配额管理和碳交易存在制度层级低,权威性和有效性不足,配额机制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结构不成熟等问题,建议对碳配额管理和碳交易进行立法,科学确立碳基准价格,充分发挥碳价格机制作用,对高碳和碳密集行业、企业确定碳排放峰值及年限,完善碳额度分配机制,加强对碳排放的监测、报告和核查。  相似文献   

13.
曹静 《金融研究》2009,(12):19-29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之路",这就需要实施政治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本文根据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结合中国国情,探讨了基于污染量控制的排污权交易与基于价格变化的碳税机制的优缺点,得出碳税政策更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结论,并对碳税设计中的税基、税率设定与动态调整、中性税收条件下税收返还、减排激励与补贴以及碳税对居民影响及分配公平等问题展开了讨论。然后,本文基于2005年的社会核算矩阵对中国近期实施碳税政策进行了系统的动态CGE模型分析。  相似文献   

14.
碳税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环境经济学中两种最为重要的市场减排激励手段,本文基于中国的减排实践比较了两种制度各自的优劣,认为碳税制度更具有实践意义。同时,进一步分析在碳税政策实施中存在的诸如税率设置、课税范围、开征时机等五大问题,形成如下结论:碳税与排放权交易制度需要组合使用;碳税开征时机需要一个触发条件;在课税对象上要保证以碳排放的能源消费环节不偏离;税率可由10~29.5元/吨逐渐提高至519~648元/吨。  相似文献   

15.
欧盟于2012年1月1日起实行对国际航空业征收航空碳税的这一举措.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针对欧盟有失公平的做法.本文指出欧盟征收航空碳税的实质是出于自身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的考量,同时分别从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角度分析了这项政策的实施将给我国正高速发展航空业带来哪些严峻的考验。最后,作者从政府、市场、产业角度分别进行讨论并制定相关对策以迎接航空碳税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将碳排放量纳入到家庭的效用函数中,将全要素生产率纳入到企业的生产函数中,将碳税代价纳入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由此构建了家庭和企业两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视角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冲击和碳税冲击下宏观经济效应和碳排放效应。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可以提振消费、扩大投资、增加总产出。征收碳税会阻碍消费,减少资本供给,降低总产出,而碳税对投资和劳动供给的影响具有双向效应,征收碳税能够有效实现碳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碳税作为一种应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被许多西方国家所青睐,但在实践中却说得多、做得少。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能源消耗和节能减排的压力很大,但我国现行税制中其实不乏碳税的实质内容。面对西方国家所谓碳关税的贸易保护政策,我国有必要对现行相关税制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郑立  盛均全 《财政监督》2014,(12):70-72
环境问题是二十一世纪的头等问题,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实施碳交易既是解决环境恶化的重要选择,也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碳交易产生的背景入手,深刻剖析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各种不完善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对策办法,目的是培育发展碳交易市场,促使企业减少碳排放以发展低碳经济.迟到实现最佳生态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环境问题是二十一世纪的头等问题,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实施碳交易既是解决环境恶化的重要选择,也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碳交易产生的背景入手,深刻剖析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各种不完善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对策办法,目的是培育发展碳交易市场,促使企业减少碳排放以发展低碳经济,达到实现最佳生态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已然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两大挑战.如今,金融危机已在各国的努力下慢慢褪去了硝烟,全球经济已经在强有力的经济刺激的计划下有了好转,可以说,各国的经济又重新走上了一个新的成长周期.但气候问题却依然给各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中,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向低碳经济的方向发展.虽然哥本哈根会议并没有给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预期的成果,但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各国间占领低碳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博弈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龙头老大,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是给本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成长空间,更是要在全世界树立起和平环保的大国风范,因此中国走上低碳之路,已是无法逆转的选择和挑战.本文即就中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作者的一些初步观点,供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