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绿色金融有助于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双碳”目标的达成也有赖于绿色金融的资金支持。我国作为碳排放量第一大国,且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建设发展时期,探讨如何以绿色金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十分必要。本文在理清绿色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找出现阶段我国绿色金融在支持“双碳”目标上面临的需求和障碍,然后从政策保障、市场体系、组织体系三个层面提出以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针对性举措和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2.
制定“双碳”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双碳”目标,电力行业“脱碳”是关键,绿色金融则是“市场化手段”,绿色金融与电力市场协同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服务“双碳”目标的电力市场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角度出发,梳理了“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现状,重点剖析了绿色金融与电力市场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交互影响机理,通过分析绿色金融支持电力市场发展现状,厘清绿色金融支持电力市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助力电力行业加速低碳转型以及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战略性“双碳”目标的提出,加速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完善了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本文以“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结合实现“双碳”目标内在要求,梳理了绿色金融的内涵、发展阶段以及发展现状,从中发现绿色金融标准不统一、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绿色金融业务普及不足、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本文通过吸取国际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提出了统一绿色金融标准、不断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金融家》2023,(9):27-28
<正>“双碳”目标提出三年来,中国减排降碳成绩有目共睹。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第一阶段国家自主贡献承诺。绿色金融作为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三年间取得了许多难能可贵的成绩:我国已形成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本外币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余额均居全球前列。在“双碳”背景下,绿色金融如何支持和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作用?透过这十组数据,一起看多层次金融服务助跑“双碳”目标实现的精彩成效。  相似文献   

5.
能源革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而绿色金融为能源革命赋予了新的支撑和动力。面向双碳目标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做好绿色金融的“大文章”是建设新时代能源强国的重中之重。因此,新一轮中国能源革命需要通过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引导社会资金服务能源重大战略、核心领域和薄弱环节,从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在支撑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双碳”战略的持续部署,金融支持“双碳”目标也在持续推进,并围绕着新政策、新领域、新实践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新政策,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成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双支柱”。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是未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政策重点之一,G20转型金融框架为中国转型金融政策体系构建提供指引。二是新领域,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推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或能为二者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创新空间。三是新实践,金融机构“净零”从承诺到实施。全球范围内作出“净零”承诺的金融机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而金融机构“净零”目标如何从承诺走向科学碳目标的设定、实施、核算与披露日益受到关注,其中碳核算与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凸显。  相似文献   

7.
侯旭华  许湘 《上海保险》2023,(12):34-42
<正>一、引言在2020年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正式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双碳”目标,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需要加快绿色金融发展。绿色保险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应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碳达峰与碳中和共同组成了我国“3060”战略的“双碳”目标。但“双碳”目标的实现还存在着许多关键性的难点,这亟待现代化的“保险+金融”服务体系构建,以助力我国完成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我国“保险+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经验,对应地给出了“保险+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权威声音     
《中国金融》2022,(4):4-5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2年1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10.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对我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企业尤其是煤电企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行业,如何通过绿色金融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为电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技术转型资金,帮助其实现双碳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兴安盟地区绿色金融支持电力企业绿色发展现状,剖析金融支持电力企业绿色发展阻碍,提出深化绿色金融支持电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1.
回顾“十三五”,银行保险机构作为绿色金融主要支持者,为烟台市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进入“十四五”,银行保险机构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推进绿色金融服务升级转型,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本文在分析烟台市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双碳经济发展的现状、挑战的基础上,提出金融支持双碳经济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双碳”目标下的内在要求,而数字金融已经成为助推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依据我国30个省份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结合非径向距离函数、系统GMM估计等方法,对我国数字金融与绿色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增长。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对绿色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但是覆盖广度的作用不明显。通过改善金融机构信贷行为和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数字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绿色经济增长。数字金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能够发挥更好的影响,说明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缩小区域间的绿色经济差距。因此,新时期加快数字金融发展不仅有助于实现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还能够促进金融资源向绿色行业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3.
实施“双碳”战略是一项涉及诸多层面的复杂系统工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经济社会变革,是资源的有限性与发展的持续性的必然选择,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要求。“双碳”目标的核心要义是实现碳排放与碳消纳的动态平衡,最终使人类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增量实现“零增长”。绿色金融通过助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对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布局碳金融,既是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当前商业银行碳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方兴未艾,尤其是绿色信贷投放量快速增长,成为国内碳金融市场的主导产品之一。与此同时,碳金融组织架构与保障体系不断建立健全,为碳金融业务发展与创新奠定扎实基础。受专业人才紧缺、碳金融业务管理体系尚未完善、碳金融产品与服务较为单一等因素制约,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面临一定挑战。尽管如此,在广阔市场需求及发展潜力下,碳金融业务仍有巨大发展与提升空间。本文结合“双碳”战略带来的形势变化,从健全碳金融治理架构、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创新与风险管理、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数字化赋能提升等方面探究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转型发展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双碳"战略的理解,结合开发性金融支持福建省绿色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分析"双碳"目标下开发性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提出下一步开发性金融助力福建省实现"双碳"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绿色金融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有力抓手,在支持绿色产业和企业发展、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提升其服务绿色发展质效,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7.
文章厘清"双碳"目标与绿色金融之间的逻辑关联,分析"双碳"目标下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梳理华夏银行的绿色金融实践与探索基础上,提出"双碳"目标下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的思路及举措。  相似文献   

18.
王磊 《会计师》2023,(15):4-6
目前,“双碳”目标成为全球共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巨大动力,也为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以“双碳”目标为背景,阐述绿色金融概念和内涵,分析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帮助金融机构加深对绿色金融的了解,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企业和投资者更多地参与绿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建设绿色证券基础设施方面已初见成效,产品种类和规模不断丰富和壮大,截止2020年末,绿色融资规模达12万亿元。但在顶层设计和制度细节上我国绿色金融相较于欧盟和日本等“领头羊”仍存有差距,欧盟已形成了一整套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经济”的“组合拳”和路线图,日本则十分重视绿色法规的国际化与标准化。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本文建议未来绿色证券发展应多管齐下,将“双碳”目标明确落实到法治顶层设计上,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金融稳定和监管的政策框架内,发挥绿色债券的融资潜力,助力绿色企业上市及再融资,培育绿色股权市场,构建有效的绿色基金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以来,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和绿色债券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加快了相关领域顶层设计,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积极响应,绿色债券市场获得巨大发展。绿色债券市场是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达峰”“碳中和”(下称“双碳”)目标下,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市场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