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9):156-160
科技创新政策评估本质上属于公共政策评估。发达国家公共政策评估的法律规范与保障,政策评估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政策辩论的结合有利于对公共政策事实与价值作出科学的评价,为政策评估在政策学习、政策调整以及合法性补充方面发挥作用并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西方公共政策评估实践与理论的成果为我国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因而现阶段我国要加强政策评估机构设置、法律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20,(1)
科技创新政策效果评估作为检验科技创新政策实施、落实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科技创新政策的效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采用以经济计量模型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山西省2010—2017年的政府资助或投资于研发的效果进行分析,发现2010年来山西政府的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并且与中部六省及其他典型省份相比具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政策供给成为促进创新活动开展的关键动因。匹配度检测与评估是科技创新政策管理的保障措施,是基于证据的科技创新政策调整依据。运用供需匹配理论,引入政策供需主体共同作用对象——科技创新政策,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供需匹配架构。以2014年9月至2017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改委、商务部、财务部、科技部发布的82份科技创新政策文件,以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管理人员的调研结果为依托,实证研究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供需错位问题。结果表明:在供需匹配理论模型中引入调节变量——科技创新政策,可以研究科技创新政策供需匹配状况;在供给导向性政策和环境导向性政策方面,科研院所、企业与政策供给主体的匹配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政策评估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其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理念、价值、功能等方面具有高度耦合性。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突出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的独特性,有益于矫正科技创新政策评估范式的逻辑偏失,反思与拓补行政导向下的封闭式评估体系。现行科技创新政策评估存在标准模糊、方式偏差、主体缺位及结果虚置等问题,可以公平竞争审查为切入点,实现科技创新政策评估体系化调整,着重理念匡正、程序治理、标准建设、结果回应以及责权明确的适用理路,最终推动科技创新政策评估走向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1996年10月3日,法国总理朱佩主持召开了沉寂多年的部际科技委员会会议。这次会议提出了新的科技政策大纲,确定对今后几年的科研政策围绕三个方面进行调整,即科研重点,科技人员政策和开发科研潜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迅猛发展、国际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一国科技战略与政策愈来愈明显地表达出国家竞争战略的意志。同为金砖五国中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与印度两国的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一直备受关注。以印度《2013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与中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二者异同点,发现其均是全球科技产业变革的产物,且将科学技术产业化和人力资源建设作为政策的核心内容;但在发展程度上中国的科技创新政策总体领先于印度,而印度的包容性创新理念也值得中国借鉴。最后,有针对性地从民生建设、人才培养、产业集聚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6,(7)
广东近年陆续制定出台系列指导性重大创新政策举措及其实施细则,逐步形成了覆盖面广、政策力度大、操作容易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政策的关键在于落实,及时跟踪掌握政策落实进展,研究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分析广东近年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的总体情况和主要措施基础上,分析了政策后续落实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了加强考核评估工作、完善政策操作细则、优化办事平台、创新宣传方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政策传导系统是一个动态复杂性反馈系统,基于关联数字矩阵对政策传导系统路径进行量化研究,综合考虑政策输入变量—政策过程变量—政策输出变量的整个过程,建立科技创新政策传导模型,结合关联数字矩阵反馈复杂性、系统动力学和政策科学,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传导系统因果关系图,并根据政策工具的划分解析人才、税收、研发、政府采购、服务外包5类政策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①科技创新政策传导系统存在87条正反馈环,无负反馈环,其中主导反馈环45条;②通过关联数字矩阵最终得到14条政策独立主导传导路径并明确各个路径的数量、长度和极性,其中,8条路径都存在延迟效应;③人才激励在政策调控促进创新和发展中占比较大,具有重要地位,服务外包政策紧随其后,两类政策工具对政策调控效果具有直接显著作用,而研发补贴政策对目标的调控最缺乏活力。  相似文献   

9.
科学有效的科技政策评估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介绍美国科技政策评估的法律体系及组织架构,并以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计划的评估过程为例,分析了美国科技政策评估的目标、对象、统计指标、组织模式、评估方法及结果使用等实践做法,以期对我国科技政策评估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提升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艰巨任务,与科技强国相比,我国科技发展过程中的软肋依然不少。汲取战后美国科技政策调整的经验,反思我国科技政策中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目前技术学习模式的分析,认为技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来自于市场运行机制的缺陷,并分析了如何通过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来弥补因市场缺陷造成的技术学习问题,建立了基于技术学习模式进行科技创新政策调整的知识体系,总结了技术学习模式、市场运行缺陷和科技创新政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创新科技政策传导过程存在时滞效应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通过整理2009-2016年相关数据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法对创新科技政策(人才激励、研发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服务外包)效应外部时滞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科技政策的时滞导致政策效果无法得到充分、及时的发挥。不同的创新科技政策工具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时滞期。政策外部效应时滞发生于企业判断政策—确认政策—吸收政策—执行政策—创新产出这一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4.
15.
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依据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影响因素,将区域双创政策分为供给推动型政策、环境影响型政策和需求牵引型政策,并分析了3类政策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作用过程;构建了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黑龙江省实际数据为例,对3类双创政策影响因素进行仿真,进一步对区域双创政策实施展开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其它地区双创政策实施与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翔  聂鸣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1):178-180
从科技创新政策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地区科技创新政策研究、行业科技创新政策研究、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技政策研究、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的研究和其它国家的科技创新政策分析6方面对近5年来(2000~2004)国内学者研究科技创新政策的状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在世纪相交之际,世界各国都着眼于21世纪,纷纷对科技政策地战略性调整,竞相推出“科技立国”战略。介绍了 战略调整的8大共同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创新型社会的地方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创新型社会是我国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以建设创新型社会为背景,探讨了地方科技创新政策的评估内涵、评估标准、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9.
郭兵  苏林  谢智敏 《技术经济》2012,31(2):20-23,29
运用经典的扎根理论,以上海109家企业调研问卷文本为数据基础,通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等,总结了科技创新政策实施过程中有待改进的5个方面,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美国政府科技政策的重大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