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康磊 《中国外资》2012,(20):246-247,249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定义出发,简述了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及其发展、价值链的升级,并且总结了现有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定义出发,简述了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及其发展、价值链的升级,并且总结了现有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银行卡业处于产业的初级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具有不利影响。依据全球价值链及产业升级的理论,嵌入全球价值链可为升级换代创造有利条件,保证银行卡业升级的顺利进行。我国银行卡业处于GVC低端,应利用好GVC带来的升级机会,加快自主创新,创建民族银行卡品牌,打造竞争优势,规避升级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我国银行卡业处于产业的初级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具有不利影响。依据全球价值链及产业升级的理论,嵌入全球价值链可为升级换代创造有利环境,保证银行卡业升级的顺利进行。我国银行卡业处于GVC低端,应利用好GVC带来的升级机会,加快自主创新,创建民族银行卡品牌,打造竞争优势,规避升级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龚霞 《中国外资》2011,(20):211-212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是我国凭借自身劳动力成本、生产要素价格相对较低的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生产环节的结果,是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情况的,并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然而,由于长期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中技术含量低、产品增值少的生产环节,利润空间小,抗风险能力差,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本文从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动力不足、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能力不够、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存在阻力三个反面,分析了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长期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是我国凭借自身劳动力成本、生产要素价格相对较低的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生产环节的结果,是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情况的,并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然而,由于长期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中技术含量低、产品增值少的生产环节,利润空间小,抗风险能力差,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本文从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动力不足、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能力不够、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存在阻力三个反面,分析了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长期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银行卡业务增长最快、市场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对国际银行卡机构具有很大的吸引力。2006年底金融业全面放开以来,更多的国际银行卡机构开始觊觎中国银行卡市场。其产业网络化的特征,使美国维萨  相似文献   

8.
集群生命周期、嵌入模式与集群升级三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集群生命周期影响嵌入模式的选择,而嵌入模式又决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升级效果。通过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模式权变选择模型的构建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随着集群生命周期从诞生到衰退阶段演进,嵌入模式将经历从贴牌生产、互利合作、交钥匙工程、出口、被并购的一个转换过程;当集群嵌入模式类型的选择与集群生命周期的作用规律一致时能促使集群实现有效升级。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造业集群种类多,分布广,但多数制造业集群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面临低端锁定,利润越来越少,甚至有发生集群转移的风险。中国的制造业集群如何摆脱低端锁定,突破升级阻碍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分析了杭州高新区通讯产业集群的成功案例,希望给中国的制造业集群以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以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准自然实验,基于201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此项措施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中国制造2025》能够有效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政策效应并不能通过推动研发投入的增加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但可通过优化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异质性分析显示,《中国制造2025》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在技术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高市场化地区和强知识产权保护地区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商务部认定的湖南、江西省四个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为样本,对比分析要素禀赋、政策支持和金融资源配置的异同及其影响,在总结归纳各自承接模式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精品园区+核心企业+直接融资+金融助推"的较优模式,认为政策支持是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直接因素;要素禀赋的影响力有弱化趋势;金融资源配置是影响承接力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对待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转移企业,承接的工作重点应各有侧重.因此,承接产业转移要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方向一致.注重与本地的产业互补相结合,并需要金融部门的主动参与和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