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是一种具有价值增殖机能的价值形态的经济,它必须表现为资本价值,而劳动力作为商品是唯一能引起资本价值增殖的因素。要历史地看待劳动力作为商品与劳动者的社会地位的关系,劳动力作为商品的规定性在于:劳动力产品的明晰化,劳动力的流动性,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补偿性。劳动力商品化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过程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张崇康 《经济师》1997,(4):16-17
劳动力商品化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张崇康劳动力商品化是社会历史发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先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今又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观现实。由此导致了人们在这一问题认识上的分歧,引起了激烈争论。认真阅读有关文章,我们发现,学...  相似文献   

4.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将以集约型为主导,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是决定性的。劳动力商品化则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最佳途径,要实现劳动力商品化,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力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6.
改革旧的住房管理体制。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变行政手段为主为经济手段为主;变福利型管理体制为商品经营型新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客和主攻方向,是实现住房商品化。 实现住房商品化,从表面上看,就意味着要实行住房的自由买卖,其结果,必然带来住房所有权的转移,形成住房私有化。  相似文献   

7.
住房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住房特别是城镇住房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现实问题之一。研讨有关中国住房发展的重要问题,分析中国住房发展趋势,预测中国住房发展的未来走势,十分必要,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关涉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执行和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8.
住房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住房特别是城镇住房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现实问题之一.研讨有关中国住房发展的重要问题,分析中国住房发展趋势,预测中国住房发展的未来走势,十分必要,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关涉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执行和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下面我想从国家安全发展战略角度,谈谈对我国住房问题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商品化与劳动者的主人地位刘春雷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能否成为商品的争论的核心,在于劳动力成为商品与劳动者的生产资料主人地位是否矛盾。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发展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产物,而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有其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住房短缺的困扰住房短缺现象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国城市人们的生活。以广州市为例,住房短缺表现为:一,人均居住面积低。市区目前人均只有6.32m~2。二,住房困难户大量存在。市区人均居住面积6m~2以下的困难户尚有13.78万户,占居民户的  相似文献   

14.
15.
16.
许文玉 《经济师》1992,(12):54-55
<正> 住房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房改)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房改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密切关联,它对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对经济利益进行重新分配。新旧住房体制的交替,必然带来新旧观念的矛盾和冲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广泛深入地宣传房改,转变传统的住房观念,是房改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一、破住房福利观念,立有偿住房观念,逐步实现住房商品化在传统的住房制度下,人们较普遍地存在着福利观念,认为低租金、高补贴、实物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社会主义优越性表现在哪里?它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能以更高的效率、更大的规模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制度是否优越,也应  相似文献   

17.
王娟 《经济纵横》2019,(12):15-24
本文在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框架下,从劳动力商品化与劳动力去商品化的双维视角,从劳动力流动制度、就业制度、工资决定制度及社会福利供给水平四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并探索劳动力市场的演变机制。国家在劳动力市场的演变中发挥主导作用,市场与政府的相互作用使劳动力市场在每个阶段的劳动力商品化和去商品化程度呈现差异化。劳动力市场改革是在坚持市场化取向的前提下,通过渐进式改革推进的。展望未来,劳动力市场演变将在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下推进。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既是资本积累体制演变下劳动力商品化和降商品化的周期摆动过程,也是劳资矛盾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1980年代以来,劳动力就业的“临时性”和雇佣制度的“灵活性”成为资本全球化下的“新”发展.其实,所谓“新”的现象不过是资本主义积累体制演变的结果,是资本、国家和劳工力量失衡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化的复兴,是马克思关于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在全球化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灵活、弹性的劳工就业体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这一现象的治理不能仅仅依靠波兰尼式的“劳工抗争”,其只是对既有生计模式的反抗,这种反抗模式会随着资本积累的周期性变化而来回摆动,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劳资之间的关系,但终归不可能消除这一矛盾,更需要马克思式的“工人阶级联合统一的斗争”,才能对资本主义的弹性积累体制予以有力的遏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劳动力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作为一个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亟待有所阐述、有所对策。如果说,关于生产资料、资金、技术、信息和房地产的商品化和市场化问题基本上得到了确认;那么,同样是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无论在政府文件和实际工作或学术讨论中,至今显得很不相称,成为一个缺项。这是由于对此问题,传统观念的束缚较久,现行政策的限制较严。正是这样,迫使我们进一步思奔,并试行给予回答。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