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通过构建网络联结组合使区域产业协作趋势可视化,有利于挖掘与促进产业发展融合,为相关区域产业协作发展状况监测与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制定提供决策参考。以京津冀区域为例,基于区域与地区双重视角,从产业共性技术特征出发,依据区域-技术2模网络,探究随时间推移逐渐稳定的区域产业与技术领域发展趋势,并通过构建专利技术共现网络,明晰地区产业与技术领域的联结组合,评估判断区域产业协作发展前景。最后,根据现实需求,对区域产业协作进行动态效用最优规划,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即着重培育产业优势互补的特色集群、营造有利于产业协作发展的生态环境以及拓展适应产业开放融合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的重要性重新被发现.以企业网络组织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通常以若干个在全球价值链占据高端的产业集群为支撑.文章认为,环渤海地区的崛起必须实施产业集群升级策略,以集群升级实现环渤海区域的协作与腾飞.  相似文献   

3.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发展协作问题及其治理机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开科 《经济地理》2011,31(10):1692-1697
伴随我国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地区间产业发展的协作意识逐渐增强,但受体制环境以及地方政府单体利益追求等因素的制约,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竞争和重复建设,迫切需要优化区域治理机制,增进区域协作。文章以长三角地区为实证对象,在揭示其一体化趋势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定量方法详细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协作问题,并提出了推进产业协作的治理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条件下的旅游产业纵向一体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世敏  周荃  苏斌 《经济地理》2007,27(4):690-693
旅游产业自身的特点为其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提供了一个理想平台。在区域旅游协作的条件下,泛珠三角旅游产业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存在众多的动因和收益,包括降低交易费用、联合生产获取范围经济、消除多重加价和道德风险的外部性、构筑进入壁垒等,也存在着一定的成本和风险,如增加固定成本、管理成本、组织费用和旅游企业对市场和行业的依赖性等。因此,泛珠三角旅游企业在进行纵向一体化、纵向联盟战略决策和纵向一体化方式的选择上,应全面权衡每种方案的收益和成本,利用区域协作的优势,按自身需要进行适当的抉择。  相似文献   

5.
郑红 《经济研究导刊》2008,(17):122-123
国外产业竞争力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国内研究则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分析范式,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竞争越来越激烈,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成为了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制胜的最直接要求。从产业网络的视角出发简述了产业网络的结构及参与主体,分析了产业竞争力的来源,最后以产业网络参与主体为构架提出了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基于技术差距理论,从全新视角提出产业技术安全理论,改进技术差距率指标,构建包含多项指标的SQE综合评价模型,运用“熵值-灰色关联-TOPSIS”组合模型对产业技术安全进行评价。以2000-2016年世界5G移动通信产业专利数据为样本,对中国5G移动通信产业技术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5G移动通信产业技术安全总体呈上升趋势,2000-2008年无显著增长,2008-2014年发展迅速。规模分量方面,规模安全总体呈阶梯型上升,安全性不断提高;质量分量方面,安全总体发展缓慢,且呈现先缓慢下降后高速增长;效益分量方面,总体增长缓慢,呈现阶段性波动过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存量和流量均呈较快增长态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所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份额还很小,处于起步阶段。对外直接投资首先要解决投资主体、投资产业和投资区域问题。企业在选择产业和区域组合策略时应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区寻找不同的机会和优势,兼顾国家战略需求,不断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中通常存在着大量参与配套协作的中小企业。以温州产业集群为例,分析了中小企业参与配套协作的本质动因及主要模式,最后提出了提升中小企业配套协作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产业是运用尖端技术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产业群,研究开发投入高、研究开发人员比重大的产业.本文结合陕西省的高技术产业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陕西省高技术产业进行区域比较,以发现该产业目前发展存在的相关问题,给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郑汴一体化是中原城市群建设的重要环节,郑州和开封的区域产业优化能够推动两个城市之间资源优化,促进中原城市群向纵深发展。但郑汴一体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产业低级化程度明显和高级化推动力量不足等问题。因此,试图从金融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高级化的角度,通过放开中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限制,促进金融深化和自由化来为郑汴一体化的产业优化和聚集提供金融支持,促进郑汴一体化的区域产业优化。  相似文献   

11.
构建高效的技术合作网络是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难题的关键,揭示技术合作网络演化机制对网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社会网络理论与随机统计理论为基础,将技术合作网络演化驱动因素归纳为属性驱动、同质驱动及结构驱动,基于医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合作专利数据构建技术合作网络,分析技术合作网络演化特征,同时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探究网络演化驱动机制。结果显示:网络演化过程中,仅有少数研发主体展开广泛而频繁的合作;研发主体研发能力与结构洞属性对技术合作网络演化无显著作用,但度中心性对网络演化的促进作用显著;网络演化具有显著的地理与组织同质效应;网络更倾向于形成星型结构与闭合三角结构,不倾向于形成开放三角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创业投资区域网络结构与区域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创业投资空间行为,促进创业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运用社会网络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角度剖析我国创业投资区域网络结构,并分析区域间投资合作行为及区域网络的形成。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投资区域网络节点间具有互惠性;区域网络可划分为核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其中核心区成员稳定,各区域节点整体上呈现从半边缘区向边缘区移动的趋势;核心区发展主要依靠核心区内的相互投资,表现为地域上的投资集聚;半边缘区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主要依靠区域资源及禀赋吸引核心区创投机构投资;核心区节点主要是因为其属于核心区所以更倾向于投资合作关系的形成,而不仅仅是因为关系形成的另一端与自身属于同一区域。  相似文献   

13.
工业园区是推进循环经济的主要载体之一,但园区产业结构同构化现象影响着资源利用率和生态效益的提高。从产业共生的视角,提出了依靠园区企业合作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建设,并分析了产业共生合作模式、合作关系和资源集成管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竞争的加剧,区域经济合作越来越成为我国地方政府获取竞争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区域经济合作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的缺失,直接影响到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进程。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作为不同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平衡、协调各方利益的制度安排,是突破现有制度瓶颈、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区域环保合作理论和区域环境共同治理理论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环保合作的制度创新分析框架;其次,结合武汉城市圈环保共同合作的案例,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环保体制机制方面的现实问题;然后,在相关理论和分析框架下从不同层面、不同合作形式和不同合作主体等多方位,对武汉城市圈环保合作的组织构建和制度创新作了深入思考,为城市圈环保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16.
作为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在推动军民两用知识创造和技术溢出、吸引军民高端要素集聚及聚合区域创新动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梳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基于“空间—政策—技术—产业”4个维度分析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内在机理,提出完善基于系统耦合的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政策制度体系,构建基于区位优势的军民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形成基于完整价值链的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形态以及构建基于军民协同创新的区域创新网络等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路径,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工业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组织成员间的竞合协同进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生态学视角来看,在同一区域内相互关联的组织成员构成了区域产业生态系统,对其研究主要是分析该系统内产业组织的演化,即关联成员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协同进化。构建了成员竞合协同进化模型,并以两个成员竞合协同进化为例,运用微分方程定性知识以及数值仿真对该模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所得到的一些结果为模拟以及预测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演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进一步揭示在区域产业生态系统中组织成员之间竞争与合作协同进化发展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8.
在对产业转移与区域技术创新扩散的复杂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复杂网络和采纳阈值模型等相关理论,以技术类型为调节变量,构建了基于产业转移的区域技术创新扩散仿真模型,并借助Netlogo仿真平台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产业转移规模、创新程度及信息整合与技术创新扩散速度均呈正向相关关系,但在技术创新扩散深度上,受阈值机制的影响,二者关系呈现阶段性变化规律,且在不同的技术类型情况下,转移产业规模、创新程度及信息整合对技术创新扩散深度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特征。最后为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管理者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产业集群由于能够便利地获取外部资源而表现出很强的竞争优势,而协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决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应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通过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协同创新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思想。本文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机理、路径,推动我国地区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以提高该地区产业集群的创新水平,以晋江体育产业集群为例,分析了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阻碍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带动该地区整个体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升级,形成成熟的产业集群。所提出的政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体育产业集群及其他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其所面临的法律主体资格不明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大多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没有民事主体资格,不能以合法身份承接政府重大科研项目,也不能以联盟名义签订合同,其身份地位与其所承载的重要功能不相匹配。通过界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概念,分析其法律现状和实践中所呈现的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法人、备案制等存在形态,提出赋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非法人组织民事主体地位、破除其承接政府服务职能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身份”不明问题等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