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江苏农村经济》1999,(7):4-7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放开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搞活流通、发展三高农业和乡镇企业,实现了农产品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全面转变。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已呈加速发展的态势。一、战略措施:外向带动、科教兴粤、可持续发展1998年11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制定《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的意见》,提出201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即达到90年代初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以日本为标准);全省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广东省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实现五高、六化的发展目标。五高:劳动生产率高、土地生产率高、投入产出率高、科技贡献率高、农民收入水平高;六化:农田标准化、操作机械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科学化、生态良性化、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昆山市玉山镇各业经济发展比较快,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农村现代化建设进展比较缓慢。为此,镇党委、政府把发展村级经济、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制订政策,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地开展农村现代化建设工作,并取得了 相似文献
3.
加速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张益新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既是过去历史演进中的主旋律,也是今后迈向新纪元、步入小康和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江苏省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如果农业不能进一步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农村经济就不可能再上新的台阶,农民也将难以尽...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观点认为,农村家庭经济属于小农经济。由于小农经济是自发地受价值规律支配的小商品经济,排斥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和协作,不能有效地配置生产要素,同社会化大生产不相适应;同时由于生产上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承受风险大,商品率低,而且缺乏有效的物质投入进行扩大再生产,同现代化生产也是格格不入的。基于上述认识,为避免小农经济导致农村中的两极分化,我国对改造小农经济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次是50年代初期,改造的思路是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实行农业合作化,再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实现以农业机械化为中心环节的农业技术改造;第二个时期是在 相似文献
5.
宝山区作为上海近郊体现实力与水平的重点发展地区,在上海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而宝山区村级经济的异军突起,则使宝山的区级经济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据统计,全区村级经济近年来对区级CDP的贡献已超过了30%,对乡镇级GDP的贡献占到50%以上,且这两个比重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此,宝山区委、区政府十分注重培育、引导和发展村级经济,把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任务来 相似文献
6.
海安县是江苏省南通市北部的一个县,地处苏北平原.全县土地总面积11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6.6万亩,总人口98万.1996年,该县被列为江苏省"九五"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五年来,海安县科学规划,合理组织,全面完成了省级试点县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7.
8.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跃上新台阶杜祥荣一、淄博农业已基本具备了向农业现代化迈进的条件山东省淄博市是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近来年全市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1亿元,第一、二、三次产业比重分别达到10.1%、... 相似文献
9.
划定“两区” 稳步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凌启鸿为妥善解决稳定发展农业和加快经济建设在用地方面存在的日益尖锐的矛盾,保证农村各业协调发展,并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在1993年12月和1994年8月分别制定了《江苏省基本... 相似文献
10.
11.
一、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两个发展阶段 江苏是全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人均占有耕地1.01亩,属于耕地资源约束型省份,但农业比较发达,主要农畜总产水平、单产水平、人均占有水平均居全国前列。在这样的农业基础支持下,江苏省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与结构上的变化较全国大多数省份为快,与沪、浙、闽、粤等沿海省市并居全国前列。到1990年,江苏人均占有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分别高于全 相似文献
12.
龙腾千禧,风云际会。近日,10个省级农村现代化试验区先行示范村的当家人,应省农村现代化试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之邀,聚首石城,举行千禧之年话农村座谈会。与会者就农村现代化的话题畅所欲言,互相交流,令人耳目一新。明星风采各异与会的10个村是我省农村现代化排头兵中的代表,他们是江宁县彭福村、江阴市向阳村、锡山市友谊村、武进市新华村、张家港市永联村、常熟市蒋巷村、启东市东皇山村、宝应县曹坝村、扬中市双新村、兴化市董北村。改革开放以来,这些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有的村年经济效益超亿元,人均年收入在万元以上,村办工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重大影响。他们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骄人业绩影响和带动着周围一大片农村朝着现代化方向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论21世纪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21世纪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佟国光进入80年代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改革,推动了我国农业的蓬勃发展,无论是主要农产品产量,还是农民收入,都已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好水平。但人口的剧增,农业资源的锐减,始终是阻碍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特别是拥有12亿人口的... 相似文献
14.
1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几年,绍兴县村级集体经济有了新的发展。1999年全县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总额达22625万元,比1990年增长3.49倍,村均29.92万元,人均357元。到1999年末村集体净资产达135626万元,比1990年增加5.2倍,村均173.4万元。出现了“三个增强”的局面:一是富裕村经济实力增强。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1999年有461个,比1990年增加265个,占村总数的59%,其中总收入超百万元的村有47个,比1990年增加42个,人均可支配收入1999年已达到省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即人均180元以上)的村有397个,占村总数的50.8%。二是农业发展后劲增强。全县775个村建立了农业发展基金,1999年投放农业发展基金,13139万元,比1990年增加1228万元,樯均投放资金4.05万元。全县有村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0个,已投放资金3841万元,平均每个园区投入96万元。三是村级集体服务功能增强。全县90%以上的村完成了电网改造,极大多数村通了公路,做到统一供水,实现村内道路硬化,许多村建立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和老年社员退休金制度。不少村还办起了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和体娱乐场所,促进了精神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17.
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其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其推广应用江苏省农科院现代化所黄文新,马康贫,顾建敏一、农村现代化的概念与意义(-)基本概念农村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现代化是个地域性概念,是指在县和县以下广大农村地区实现现代化。这也就是通过大搞技术革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
一、两种发展模式 回顾一下苏州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我们就会发现,1990年前后苏州的农村经济发展显示了明显不同的特征。为什么有这种不同?笔者从发展极理论出发,认为这种差异,绝不仅仅是发展程度上的差别,而且更意味着发展模式的变迁。 本世纪50年代,法国发展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区域发展的发展极理论。他认为,在经济发展中,由于某些先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集聚,形成一种资本集中、技术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果、自身迅速增长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支配效应的“推进型单元”,这种推进型单元就是发展极。发展极对邻近地区的支配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 相似文献
20.
如何实现科技与经济有机地“对接”运行,是当前理论工作者和实际王作者共同探讨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试就孝感市开展科技承包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对接”给农村注入新的活力 1988年初,孝感市有117名科技人员,到农村、到企业、到基地牵头承包,领办企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