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财务报告舞弊是危害世界经济发展的公害,严厉打击和治理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刻不容缓。结合财务报告舞弊的理论和财务报告舞弊的新特点,探究导致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动因,有助于投资者有效规避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2.
乐烨华  张其秀 《上海会计》2010,(11):62-63,61
本文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建立了企业财务舞弊和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模型,并针对纳什均衡的结果,为财务报告舞弊治理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财务报告手段——XBRL,以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财务治理与财务报告舞弊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公司的内、外部财务治理结构包括管理当局、董事会、监事会、注册会计师等各方面,他们都对财务报告的生成与披露产生影响。因此,防范财务报告舞弊的措施应从分析公司相关财务治理结构对财务信息的监督与制衡功能出发,改变其中的薄弱环节,强化相关的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财务报告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载体,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等有关的信息.财务报告的信息与公司治理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上市公司舞弊案件大量发生.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也屡见不鲜.而且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很大程度上存在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本文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深入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就如何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媛 《会计师》2010,(12):29-30
<正>一、财务报告舞弊的界定对于财务报告舞弊的界定,各国都有着不同的解释,但基本内涵都没有明显的变化。而中外且众多权威机构及其学者也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美国注册公共会计师协会1977年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定义是:公司或企业故意错报和遗漏重大事项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即进行欺诈性的财务报告。全美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Treadway委员会)将舞弊性财务报告的定义描述为是一种故意的或轻率的行为,无论是虚报还是漏列,其结果是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告。我国2001年7月发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  相似文献   

6.
财务舞弊按其对财务报告的隐蔽性不同,分为直接对财务报告舞弊和间接对财务报告舞弊两种,而间接对财务报告舞弊又分为对财务报告的形成起点、过程、技术、判断舞弊四种。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是资本市场和会计学的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研究领域,一直受到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借鉴企业舞弊三角理论,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发展了经典的企业舞弊三角论,解释了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形成机理,试图为我国财务报告舞弊的综合防范与治理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洪荭  胡华夏  郭春飞 《会计研究》2012,(8):84-90,97
本文基于GONE理论,剖析了财务报告舞弊诱因的影响机理和舞弊行为的决策权衡机理,并选取2006~2009年因财务舞弊受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贪婪、机会、需要和暴露四因素与财务报告舞弊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因素以后,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和剩余索取权引发的个体贪婪程度越高,治理结构不完善制造的舞弊机会越多,增发配股引发的组织需要程度越高,舞弊的可能性越大;审计意见类型和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代表的发现机制越完善,暴露的可能性越大,舞弊的可能性越小。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大顽疾,其长期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选择2000~2011年因财务报告舞弊被处罚的主板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122家,共计237个统计样本,从行业特征、舞弊类型、舞弊并发性和持续性方面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进行财务舞弊的上市公司在行业分布上多集中于制造业,在舞弊类型上以推迟披露为主并具有并发性,在舞弊时间上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财务报告舞弊大多是组织舞弊,本质上是一种组织行为,实施舞弊的组织是财务报告舞弊的道德责任主体。工具理性和道德冷漠是财务报告舞弊产生的组织伦理根源,这种舞弊行为基于组织间合谋得以形成和放大。当财务舞弊由组织来实施时,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运转有赖于外部监管和伦理治理的有机结合,组织自身应成为首要的组织伦理建设对象。在组织伦理建设中,应将伦理文化作为组织伦理建设的基本目标,通过伦理制度化保障伦理文化落地,以在组织内形成有效的伦理气氛,提高员工的道德敏感性和道德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段凤贤  李欣桐 《时代金融》2013,(23):122+125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持续发展。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做系统分析具有重大意义。论文首先结合文献资料,对上市公司涉及到财务报告舞弊的一般概念作了简要的描述,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状作了分析。然后从股权结构的失衡和不合理的盈利预期机制两方面深入分析导致财务报告舞弊的原因。并列举了行之有效的识别方法。最后,对如何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继1999年发布1987-1997年舞弊财务报告分析后,美国COSO委员会2010年5月再度推出《舞弊财务报告1998-2007》。该报告全面分析了1998-2007年间美国上市公司的347个舞弊公司案例,揭示了财务报告舞弊的趋势和特征,并得出以下六个结论。  相似文献   

13.
张会勤 《中国外资》2011,(15):128-129
财务报告舞弊,是指舞弊者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在编制财务报告时,故意违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以及其他相关规范,对财务报告加以调节、操纵,以欺骗财务报告使用者,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系统主要由上市公司、独立的中介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这三类参与者构成,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规范研究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财务报告舞弊在中介审核阶段的成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治理建议:要提高中介审核机构的独立性,建立健全中介机构的声誉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37,自引:3,他引:237  
本文选取了因财务报告舞弊而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两方面 ,对公司治理与财务报告舞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法人股比例、执行董事比例、内部人控制度、监事会的规模与财务舞弊的可能性正相关 ,流通股比例则与之负相关。此外 ,如果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国资局 ,公司更可能发生财务舞弊。因此要解决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应该从完善公司治理入手。  相似文献   

15.
在证券市场日益发达的今天,无论是资本市场相当发达的美国,还是资本市场起步不久的我国,上市公司出现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都给社会经济生活造成重大的影响。本文以1996年至2006年期间受到中国证监会(或财政部)公开处罚的94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公司治理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存在的压力、机会、借口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据此,提出了治理舞弊的“四不为”对策。  相似文献   

16.
秦敏 《中国证券期货》2013,(7X):170-17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企业的财务报告是评价公司业绩的重要信息来源,然而近几年,财务舞弊事件屡有发生,这使得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对财务报告信息的信赖度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审计职业界的信誉。因而,会计舞弊审计成为财务报告审计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是从独立审计市场角度谈一下关于进行舞弊行为审计的审计策略,从而更好的拖动审计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长平 《财政监督》2011,(14):59-60
财务报告舞弊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可能导致整个资本市场信用体系的崩溃,威胁金融和经济稳定。本文从舞弊性财务报告的识别出发,从利益驱动、财务压力驱动、机会主义驱动、制度因素、道德因素等五个方面分析了舞弊性财务报告存在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一直是证券市场的"痼疾",这不仅仅危害到市场本身的公平性,阻碍市场健康的发展,而且伤害到各个利益相关者得切身利益,使他们的投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本文将要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产生的动机、报表粉饰行为的手段以及识别、遏制舞弊的方法,旨在对投资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梁智健 《云南金融》2011,(4X):139-139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一直是证券市场的"痼疾",这不仅仅危害到市场本身的公平性,阻碍市场健康的发展,而且伤害到各个利益相关者得切身利益,使他们的投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本文将要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产生的动机、报表粉饰行为的手段以及识别、遏制舞弊的方法,旨在对投资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财务报告舞弊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可能导致整个资本市场信用体系的崩溃,威胁金融和经济稳定。本文从舞弊性财务报告的识别出发,从利益驱动、财务压力驱动、机会主义驱动、制度因素、道德因素等五个方面分析了舞弊性财务报告存在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