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兰 《农业经济》2006,(10):67-67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增训,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辽宁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现状与提升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艳  孙科 《农业经济》2006,(12):26-2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资源、环境、人口、教育等多个学科。因此就人的作用而言,必须全方位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靖培建 《南方农村》2012,28(8):75-78
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要观念正确,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当前我国农民的素质状况令人堪忧,还有许多地方离合格的新农村建设主体还有一定的距离。培养新型农民能破解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此,要着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素质、法律素质以及身体素质,促进培养新型农民的机制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主体,培养模式是培养新型农民的关键.根据新型农民的内涵、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农业高校和农业科技园区的比较优势劣势,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农业高校+农业科技园区"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选择培养对象,确定培养主体,明确培养目标和教育培训内容.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培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农村建设必须培育新型农民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但目前,我国农民基础文化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农民的这种文化现状,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也严重制约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造就一大批既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农民,展现新时…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素质提升困境及其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向深度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型农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这个过程的主导办量.这其中,新型农民素质成为了新型农民培养和教育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农民教育、农民素质现状的描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原因,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民科技培训》2006,(10):4-5,9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2006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相继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温家宝总理也专门做过批示:“培养造就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而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对学科技、用科技的需求空前强烈。对了解农产品市场行情、掌握农产品营销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9月1日。农业部在京召开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座谈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指出。只有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掌握和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才能让农民共享和使用农业科技成果,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下.通过涉农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在河南省夏邑县刘店乡进行了专题调研.并进村人户随机走访了30户农民.调查结果如下:一、调查户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一些地方只偏重抓小康农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忽略了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味地让那些"老农民"去建设新农村,不但不能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而且还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在重视循环经济理念的基础上,注重有关政策法规建设,通过市场体系建设、技术创新、财税支持和培育新型农民等多途径来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农民培养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并界定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农民作为建设主体、受益主体、价值主体的地位。这样的界定,对于新农村建设思路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廓清。这种主体地位的确认,也正是相对于过去传统的农业结构及体制,新农村建设最能体现“新”字之所在。但是,农民主体地位是需要由新农民群体来承载的,从而引出了另一个深层次问题,也就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要将培养新型农民放在优先领域。新农村建设应该始终把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将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农民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让更多的农民获得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所在,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在于培育新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文 《农业经济》2007,(10):44-44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大任务。而农民作为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设大军,是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一、当前农民素质现状以及农民素质提高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市场农业的发展需要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努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江苏省盐城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来抓,作为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渠道来抓,作为带动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全市各地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手段,是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途径、贡献以及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现状,针对信息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信息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前农民素质尽管有了一些提高,但大多数农民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政府必须在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清除有关的制度障碍,综合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促使教育公共资源适当向农村倾斜,把广大的农民变成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6.
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山东省临沂市农业局局长杨俊波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作用,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为新农村建设做好服务。  相似文献   

17.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和意愿客观反映当前农业生产力进步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的生产、生活、乡风、村容和管理五个方面,农民最关注农业技术、住房条件、家庭关系、道路平整和民主选举。从实际出发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要遵从农民意愿,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发展现代农业,尤其要注重第一线务农劳动者的培养。在我国已进入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阶段,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特别是纳入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制定有力政策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9.
农民科技培训是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是惠农富农的捷径。大力实施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科技入户培训工程等,对农民开展以农业科技知识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培训,有利于培养大批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有利于促进新型农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最终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金湖县总人口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8万人,占全县人口71.7%,农村劳动力13.07万人。近年来,金湖农广校围绕发展农业、致富农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认真组织农民培训工作,收到显著效果。农民培训在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