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用Eviews软件分析国债发行规模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角度出发 ,运用Eviews软件 ,实证分析了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多种因素 ,并从中找出中央财政支出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最重要的因素 ,从而否定了国内生产总值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最重要因素的普遍观点。此乃一家之言 ,供研究商榷 相似文献
2.
3.
4.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实证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建国开始到70年代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发行的规模,进行了实证考察;对国债规模及相关政策的认识演变过程进行了归纳,并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5.
关于国债发行规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债发行规模适度 ,才能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调节经济运行的积极作用。从国债规模衡量指标及国际比较看 ,我国既要降低债务依存度 ,又要适度扩大国债规模 ,为此 ,节约和降低筹资成本应是贯彻今后国债发行与管理的最大原则。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债规模的可持续性及其风险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先对我国国债规模和财政赤字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利用微积分推导出国债规模的动态变化方程,并分别以我国1999年和2000年为初始条件对我国国债规律的长远变化进行了预测,最后根据两种预测结果分析了我国国债规模的可持续性及其风险。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债是国家作为债务人凭借国家信用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一种凭证。近年来,国债已成为各国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不仅能够弥补财政赤字,而且对刺激经济增长,拉动国内需求以及调整产业结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我国国债无论发行规模还是总量规模都迅速增长。1981年我国的内部国债发行量只有48.66亿元人民币,而到2003年这一指标达到6280亿元人民币,截止2003年底国债余额总量已增至1749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8.
9.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现代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GDP与财政支出中的投资性支出这两个最主要的变量,建立国债发行规模的EGARCH模型,预测我国未来5年的国债发行量,以此判断国债发行规模的适度性。 相似文献
10.
11.
12.
国债发行的技术问题探讨詹亮宇国债发行顺利与否,对我国财政、金融等领域有较大的影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市场机制的发育,对国债发行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国债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近两年来国债发行处于困境。1992年国库券未能按预定... 相似文献
14.
本根据对国债发行现状(规模、结构)的分析,并结合回归方程的预测及国债依存度较高的政策因素,论述我国当前乃至今后国债发行规模的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16.
对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财政收入逐年提高 ,但是财政赤字却连年增加 ,财政资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针对财政日益窘迫的局面 ,中央政府从 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 ,到 1998年底 ,累计发行国债 12 312 .74亿元 ,国债余额约 80 0 0亿元。年度国债发行额从 1981年的 48.66亿元增加到 1998年的3891亿元。同时 ,国债规模的变化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阶梯性上升的特征 ,1981— 1990年发行额为二位数 ,此后开始增加年度发行额 ,1991— 1993年发行额为三位数 ,1994年后国债发行规模不再呈小幅上升态势 ,而是一下跃上…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国债规模与结构适应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我国国债发行的数量历年不断增加,而且发行的种类也不断增多。由最初单一的国库券发展到国库券、重点建设债券、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债券、保值公债、定向债券等种类。 相似文献
18.
19.
20.
对于我国当前国债发行规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阐述 ,并通过对具体的国债规模指标分析及国际比较 ,提出了如何解决我国财务债务重负同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强大的矛盾以及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偏大与国债的累积规模不大之间的矛盾等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