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农村泡括城市郊区)土地的农民集体所有制度受到质疑。有的提出取消集体所有制,实行农村土地国有化.以利于国家实施规划管理、实行宏观调控和降低用地成本;有的提出取消集体所有制,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以利于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社会进步:有的提出部分取消集体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国家、集体和个体三种所有制并存,以利于分层次进行土地管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的提出国家或集体公有制和私人所有制并存的双轨所有制.以利于土地统筹使用.经营者可以按照经营项目需要.比较自由地进行调整土地规模:有的提出农村土地应坚持农民集体所有制.实行必要的改革与完善,以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尊重农民在农村的主体地位,解决好“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地向前发展。笔者赞同最后一种观点,主张坚持和完善农村土地实行农民集体所有制度。  相似文献   

2.
问题一:中国应否取消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 当前不少学者引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进行评论,基本观点是: 1.集体土地产权不完整.与国有土地相比,集体土地在权利上受到不平等待遇,如国有土地可以进行房地产开发,集体土地则被法律禁止.集体土地所有权人不能自由地转让、开发土地获得收益,因此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物权.  相似文献   

3.
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要求,股份制作为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多阶段的过渡性形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必须首先满足土地产杈明晰,以及集体组织内经济与行政职能分离这两个前提条件.农村集体产权的明晰在现有制度条件约束下,只能是相对明晰,但这种相对明晰的产权也能满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从承包制向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的递进演变中的产权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要求,股份制作为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多阶段的过渡性形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必须首先满足土地产权明晰,以及集体组织内经济与行政职能分离这两个前提条件。农村集体产权的明晰在现有制度条件约束下,只能是相对明晰,但这种相对明晰的产权也能满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从承包制向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的递进演变中的产权要求。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土地的优化使用,土地流转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已成为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体系还处在创建阶段,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研究农村土地流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业效益的必然要求。本文借鉴其他地方土地流转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石家庄农村土地流转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希望对指导农业、农村工作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要求,股份制作为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多阶段的过渡性形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必须首先满足土地产权明晰,以及集体组织内经济与行政职能分离这两个前提条件。农村集体产权的明晰在现有制度条件约束下,只能是相对明晰,但这种相对明晰的产权也能满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从承包制向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的递进演变中的产权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前法律框架下农村土地产权界定的难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法律框架下,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界定存在较多难点,一是农民集体产权界定的困境,它有可能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的成员对农民利益的侵犯;二是农村集体所有制所有权行使界定的困境,当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时,会出现代理的缺位和越位现象;三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的使用权)界定的困境,它会使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流动偏离经济运行公平和效益的目标,导致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浪费;四是土地处分权界定的困境,它会导致国家对土地用途的管制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与保障农民的收益权之间的不协调、经济布局与保障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简称承包法),从效率角度,特别是从促进要素的充分流动性和自由组合性的角度看,似乎缺乏前瞻性。 承包法规定的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实行的土地农户所有制有较大区别,这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也有人认为,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不相容,应当退出市场,甚至提出取消国有经济。他们认定,只有私营部门才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或者像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国有企业只承担公共服务职能。必须强调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不是可有可无的,而应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和支柱,可称之为“第一主体”。  相似文献   

10.
一、征地价格的构成。在我国,由于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具体说来,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样,当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须进行“最高统治权的行使”,即实行征地,依法强制性地将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国家所有。在我国,对一块土地的征用至少意味着这块土地要发生如下儿重改变:一是所有权的变化,从农民集体所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形成“三农”问题的制度根源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阐释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农村土地无法确权。明确指出在土地国家所有的基础上分配农民土地使用权,并赋予土地使用权以财产权能是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方向。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最大效应是具有财产权能的农村土地与现代金融信贷系统相结合,将推动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家》1999,(3):73-73
宪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垒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不相适应,缺乏合理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因此,客观要求建立规范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上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和有效配置,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上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4.
刘佰仁  高金玲 《活力》2006,(6):86-86
我国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作为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土地所有权也相应存在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两种类型。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和农民集体之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权限和程序批准,并给农民集体和个人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乡镇企业》2009,(10):65-6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既然是配置资源的基础,那么作为农业基本生产资料的土地也就概莫能外了,农村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资源它也应该接受市场的配置。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引入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和逻辑的必然发展。目前,我国采取的是“一人一亩三分地”的种田模式,这种模式的存在,造成了我国农村土地的小规模经营现状,阻碍了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利用,  相似文献   

16.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赖以谋生的重要依靠。可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矛盾不断产生,有的相当尖锐,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混乱已成为众多农村财务纠纷的重要因素。这些矛盾产生的背景复杂,处理难度大。一、部分农户要田而村里无田可给而产生的土地供需矛盾这是土地二轮承包时留下来的“后遗症”。1998年,农村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由于当时没有实行税费改革,更没有取消农业税,因而针对农民承包地而收取的各项费用很高,所以部分农户不要或少要承包地。而这些农户当时有的与村里签订了书面协议,有的只是口头上说说,有的农户当时无人在家,…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立法滞后于房地产业的发展土地资源具有非常明显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特性,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同时明确了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分离。随着社会经营活动的增加和进步,土地使用权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用途的有价值的物权,必然需要成为价值转移中的载体,广泛的进入流通领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土地市场进行流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城乡关系进一步突破的客观要求。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实行城乡分割管理体制以来形成的城乡壁垒,特别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性原因。  相似文献   

19.
唐龙 《上海房地》2009,(4):36-38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土地征用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目标具有很大的差异。当今世界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目前也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探讨土地供应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理论前提,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征用公共政策功能的重新定位是我们正确选择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土地制度以来,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土地制度遇到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