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阐述了云南自然保护区及社区共管的概况;描述了云南社区共管的演变过程;评价了社区共管的实施成效;指出存在管理概念模糊和管理目标冲突、管理体制权责不清且难以统一、运用参与式方法产生的问题、管理机构的作用发挥不当等问题及冲突;提出制定符合当地实际和科学的共管运行机制、完善云南林业产权制度并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坚持社区共管的有限主体并充分发挥参与式作用、积极协调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职能与社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等完善社区共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云南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内涵的演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社区共管不断被应用于云南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实践,在扩大自然保护区影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缓和社区与保护区矛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随着社区共管实践的深入,其内涵在从国外引入时的基础上不断演变和发展。从概念、目标、主体、对象及机制等方面,分析了社区共管内涵演变的过程及原因,揭示其在云南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促进云南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选取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和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点,通过半开放访谈和农户问卷调查,从社区参与的环节、途径和方式等角度分析了两地社区参与情况并比较了两地参与情况的差异。研究发现参与主要集中在运行与分享环节,对监督与建设环节虽有所涉及,但参与程度稍低,决策和管理环境参与程度极低。同时多头管理是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主要问题,而保护区建设与居民矛盾则是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央统一管理、完善保护地社区共管机制、加强社区参与能力建设、提高社区发展公平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实施社区参与共管是一种能够积极解决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之间突出矛盾的管理模式,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途径。本文结合金光寺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探讨通过社区群众参与资源保护,发展社区经济,减轻对保护区的资源压力,从而促进保护区的管理工作的社区群众参与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社区共管下保护区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松花江三湖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保护区与社区之间的矛盾,即林经矛盾、林牧矛盾、林农矛盾、林企矛盾、林旅矛盾以及社区对水体污染的矛盾,从而引入了社区共管的参与式保护区管理方式。探讨了社区共管下的保护区发展战略措施,并对其成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社区共管一词来源于国外,最早出现在社区林业中,是社区林业在森林资源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具体运用。通过阐述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精准扶贫中社区共管模式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社区共管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为下一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提供参考,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生物多样性管理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管理经历了从个别物种保护、物种和栖息地保护到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发展阶段。建立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重要手段,但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当地居民的生计构成了潜在威胁。应当通过增加自然保护区的财政投入,完善自然保护区集体土地征用制度,实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等措施,实现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实地调研,首先从林场和周边村落两方面深入分析了林场与周边村落的共管利益,然后对旺业甸林场通过与林业专业公司合作共建、与芳香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共建、与周边村落开展综合共管实践、林场与社区合作用工、林场与社区合作林下种养殖以及其他形式与周边村落进行的一系列共管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分析,最后提出树立正确的"社区共管"认识观、持续改善林场与周边居民的共管关系、建立和完善长期有效的共管机制等促进林场与周边村落共管工作有效开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959—1999年,我国共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1118处,总面积8461万 hm~2,占国土面积的8.62%。它保护着2000万 hm~2的原始天然林、次生林和约1200万 hm~2的湿地。中国的自然保护区面临着威胁日益严重、与当地群众的冲突加剧等主要问题。开展保护区社区共管活动有利于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同时促进保护区周边地区社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进行现状调查,从管理体系设置、执法建设情况、生态监测以及科研和社区共管与生态旅游4个方面,对佛坪保护区大熊猫保护管理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管理体系基本完善,机构设置合理,经费较为宽松;执法体系完善;监测体系规范;作为科研平台,每年有科研项目在区内实施。参照《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技术规范》(2008),佛坪保护区有效管理现状达到优等。同时,对保护区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然保护区生态经济矛盾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保护区与其社区之间,由于争夺土地及其他资源的利用权而引发的冲突,是自然保护区特殊的生态经济矛盾。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系统落后的资源利用方式,保护区的建立进一步加剧了原来的矛盾,同时由于社区经济系统缺乏变革的条件,所以这一矛盾难以的待解决。在大系统观念的指导下,解决的思路在于社区经济的发展,即社区的脱贫致富是解决保护区生态经济矛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白水江社区共管的产生及过程安排,对白水江森林资源社区共管初始、计划、审批实施3个阶段的分权问题、信息问题、持续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白水江社区共管问题的相关建议: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社区管理数据库、创造可持续投入的共管资源。  相似文献   

13.
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社区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韬  胡军 《农村经济》2007,(5):40-42
如何正确处理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周围社区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困扰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热点问题.本文以云南省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述了在社区管理中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的关系,并就此分析了社区面临的问题,探讨了保护区与社区发生冲突的原因,提出了缓解保护区与社区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探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责、权、利相统一的社区共管模式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在现今的自然保护区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天目乡政府、周边社区不同类型村民代表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12个小组访谈,及104个农户和59个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建设中,自然保护区管理者、当地政府、以农林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和以非农林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取向;指出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之间主要冲突是:⑴野生竹笋抚育经营受限,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减少;⑵补偿措施不到位,社区居民预期收益未能兑现;⑶保护区总体规划滞后,当地项目投资开发受限。最后,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管理的基本框架和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6.
唐远雄  李江 《农村经济》2011,(11):53-57
社区共管传入中国近二十年,业已取得的成效表明值得进一步推广。随着社区共管的发展,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要求在社区共管中实行农民合作。在社区共管中倡导农民合作是必要的,虽然会遭遇农民合作的各种困境,但社区共管区域中的农民合作有其他农村地区农民合作不可比拟的优势,具有更大可能性。只是农民合作实践的动态性使得社区共管中的农民合作表现出多元化的现实性,呈现出复杂的图景,还需要在实践中去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7.
社区共管传入中国近二十年,业已取得的成效表明值得进一步推广。随着社区共管的发展,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要求在社区共管中实行农民合作。在社区共管中倡导农民合作是必要的,虽然会遭遇农民合作的各种困境,但社区共管区域中的农民合作有其他农村地区农民合作不可比拟的优势,具有更大可能性。只是农民合作实践的动态性使得社区共管中的农民合作表现出多元化的现实性,呈现出复杂的图景,还需要在实践中去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引入一个社区主导型草地共管案例,在概括说明其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当地实施这一模式所取得的成效,并试图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影响其内在机制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草地共管是一种有效的草地资源可持续管理模式,它促进了牧民增收、草地资源的保护和社区治理的改善,提高了牧民的生态意识。在草地共管的机制形成和成功实践中,社会资本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包括传统文化、社区制度、社区组织、社区信任、民间规范和社区联系等在内的社会资本有利于草地共管的认同机制、制度安排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于明霞  欧阳敏华 《南方农村》2012,28(11):63-65,70
本文在对广东省内部分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归纳了保护区建设管理过程中在资金、人才及社区共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遵循行动研究方法,针对三江平原湿地资源社区共管的全程跟踪观察发现,生计替代的成败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资源共管的成败。社区共管作为一种外来的制度模式能否与当地制度磨合嫁接,除受当地正式制度影响制约外,还受当地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制约。鉴于此,社区共管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试图促进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针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模式,还是一种作为话语权的形式而存在的与当地不同行动主体互动、粘合以及嵌入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