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外生态安全评价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安全评价是生态安全的核心问题,国内外在评价对象、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国外生态安全评价围绕生态风险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的评价构建评价指标,评价的方法主要是生态模型的探讨;而国内主要从研究对象的尺度和不同属性构建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中基于P-S-R框架下的数学模型应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2.
李明月  赖笑娟 《经济地理》2011,31(2):289-293
选取18个指标构建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评价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结果:2006年及2007年广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等级为Ⅲ,2008年安全等级为Ⅳ。研究结论:BP神经网络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能够实现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对探索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云南省宣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压力(Prcss)-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遵循适用性、科学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了包括3个层次、24个指标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宣威市2004~2008年城市生态安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宣威市城市生态安全综合得分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4.
马美  于龙  丁伟 《时代经贸》2011,(14):156-157
本文以云南省宣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压力(Press)一状态(State)一响应(Response)”模型,遵循适用性、科学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前提下,构建7包括3个层次、24个指标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宣威市2004~2008年城市生态安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宣威市城市生态安全综合得分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5.
首先探讨了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概念、特性和量化方法以及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其次,依据数据收集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选取了23个评价指标,利用土地生态安全模型对桂西地区2004年的土地生态安全值进行了计算分析;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动态差异分析,提出促进桂西土地生态安全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珂 《生产力研究》2012,(10):106-108,141
文章在国内外有关生态安全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兰州市小城镇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2006—2010年间兰州市小城镇的生态安全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兰州市小城镇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经济环境安全指标在各年中均有较快增长,社会环境安全指标和自然环境安全指标增长缓慢。以201 0年为例,对兰州市小城镇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进行诊断表明,兰州市小城镇生态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安全和社会环境安全两方面。自然环境安全、社会环境安全和经济环境安全的限制作用依次为73.85%、26.62%和1%。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与工业化高速发展造成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加剧。以长江经济带核心生态圈三峡库区作为整体研究区域,构建基于PSR的库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综合评价思维,从三峡库区自然、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选取19个指标,并计算出综合权重。通过2000—2017年三峡库区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设计预警机制来进行评价和预警,客观评价三峡库区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规律,同时对生态安全适时准确预警。研究发现,三峡库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随时间总体呈上升趋势;生态安全指数空间上整体良好,全区域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南高北低趋势,重庆渝中区、湖北夷陵区需要警惕。  相似文献   

8.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探析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是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本文首次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的概念、特点;并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讨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出了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质量和保护整治能力三方面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安全标准值的确定和不安全指数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主成分分析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安全是有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城市生态安全是地区和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础和核心,作为人口高度集聚的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基于PSR模型构建了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以上海市为例,从一定时间尺度上(1999~2005年)评价了城市生态安全状况,探求了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关键要素,为城市生态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4个准则层,30项具体指标层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在该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2011年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评价结果显示:在这4个一线城市中,深圳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高,北京市应在生态经济方面,上海市应在生态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广州市应在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1.
生态安全评价是生态安全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生态安全评价中涉及大量的空间信息,而遥感为信息的快速地获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则对各评价要素进行空间综合分析,并能揭示研究区域的生态安全全空间差异.本文通过对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层次分析方法的综合集成,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的空间多级加权叠加模型,并运用该模型方法,对西双版纳2000年的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西双版纳2000年的生态环境安全指数平均为58.74,最大值为98.81,最小值为18.68.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高海拔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比低海拔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要好;中东部地区的生态安全状况较西部明显要好;大坡度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2.
生态安全评价是生态安全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生态安全评价中涉及大量的空间信息,而遥感为信息的快速地获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则对各评价要素进行空间综合分析,并能揭示研究区域的生态安全全空间差异。本文通过对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层次分析方法的综合集成,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的空间多级加权叠加模型,并运用该模型方法,对西双版纳2000年的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西双版纳2000年的生态环境安全指数平均为58.74,最大值为98.81,最小值为18.68。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高海拔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比低海拔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要好;中东部地区的生态安全状况较西部明显要好;大坡度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和生态型产业集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型产业集群生态服务功能与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比较,以及对生态型产业集群内部结构的分析,明晰了生态型产业集群的生态服务功能内容,确定了其评价方法,初步构建了其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等绝对指标和生态经济价值比等相对指标,并确定了计算方法、相关二级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前没有明确的产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空白,为分析生态型产业集群的生态经济效益提供了定量化的工具,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于金凤 《生产力研究》2013,(8):101-104,110
文章以甘肃省河西内陆区玉门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基本理论,构建了玉门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01—2011年玉门市整体生态安全状况及变化趋势及所属各乡镇生态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玉门市生态安全状态整体上处于不断恶化的趋势,该区生态环境需要保护;玉门所属12个乡镇中生态安全状况最好的是下西号、昌马乡、花海镇和赤金镇;玉门镇次之;黄闸湾和清泉乡生态有所破坏;柳河及小金湾、柳湖、独山子和六墩四个移民乡生态问题最为严重,特别是独山子乡的土壤盐碱问题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反思工业化过程中对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做出的理性选择,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方法主要有生态足迹法、真实储蓄法、能值分析法和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法。其中,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法受到大量研究者的青睐,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家、区域、城市等不同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中。但是目前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选择的合理性、指标分值计算的科学性、权重赋值的客观性、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等方面还有不足,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在评价指标的标准选择、子系统之间的协调问题、区域差异问题三个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6.
文章依据改进的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这三个角度构建了适宜甘肃省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和因子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指标的权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法对甘肃省的生态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生态安全指数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但不容乐观,大部分年份的生态安全还处于较差状态;压力指数有较大的限制作用,响应指数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状态指数的影响最小;城市化率、水土流失率、社会经济压力、土地盐碱化程度、环境保护与治理响应是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7,(4)
基于生态城市的内涵,运用综合评价思想,结合商洛市目前城市建设情况,从经济、社会、环境等三个方面构建商洛市生态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商洛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目的是提供商洛市生态城市综合评价的指标框架,为商洛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对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健康的关注,既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我国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总体状况出发,在借鉴相关领域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从四个层面、八个维度构建了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而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对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健康标准及其程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土地利用类型和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性观点和评价方法。文章首先分析、总结了目前土地利用生态不安全性表现,从利用驱动力和利用方式两方面分析了产生不安全现象的原因,用适宜性评价模型评价土地利用方式或类型,用生态足迹模型评价土地利用结果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并提出了生态安全友好型土地利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研究基于城市生态学研究范式理论,梳理了生态城市内涵的演化过程与发展趋势,并结合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面向全球城市即对标全球城市水准的生态城市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遵循生态城市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在整理总结国内外权威机构、学者发布的生态城市相关评价体系与文献的基础上,从城市系统的属性特征出发,构建了包含结构、功能、协调度、福祉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的面向全球城市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研究选取部分关键指标,通过可获得的统计数据,对我国超大型城市北京、上海与排名靠前的全球城市东京、纽约、伦敦进行生态之城建设的对标研究,发现国内城市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更重视生态要素规模和质量,但在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关系,以及人类福祉提高等方面与全球城市有较大差距,对此,在构建生态网络、倡导节能低碳生活、提高居民福祉、发展绿色经济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