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会欣赏     
《企业家信息》2012,(10):122-122
一个年轻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碰到一位老人,年轻人问:“这里如何?”老人反问:“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说:“简直糟糕透了。”老人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又来了另一个年轻人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老人便说:  相似文献   

2.
这里也一样     
《中外企业文化》2008,(7):81-81
有个人来到一个镇上,问一位老者:“这个镇上的人好相处吗?”老人慢慢地问:“你以前住的那个地方的人怎样?”这个人说:“他们糟糕透了,很难相处!”老人于是说:“这里也一样。”片刻,又有一个外地人走过来问这个老人:“这个镇上的人好相处吗?”老人又问:“你以前住的那个地方的人怎样?”他说:“他们非常友好,如果不是工作原因,真不想离开他们呀!”老人慢腾腾地答:“这里也一样。”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近日.笔者到蚌埠市郊区农村走亲戚时.一些农村老人对笔者说:两年前.政府实施的“银发帮扶工程”,让城市社区里70岁以上老人受到了关爱。公益性岗位的助老员,登门为鳏寡孤独老人等提供贴心周到的无偿和低偿服务.他们居家养老,便利无忧。我们农村老人要居家养老,十分期盼政府实施的“银发帮扶工程”能下乡。  相似文献   

4.
左崇年 《乡镇论坛》2011,(14):18-18
60岁的赵贵生办理了退休手续,他说:“退下来之后就正式成为‘五老’了。”如今在山西省,越来越多的老人“退而不休”,加入到“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的“五老”社会服务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5.
笑口常开     
《乡镇论坛》2010,(13):48-48
敬老院登记处 敬老院登记处传来阵阵争执声,原来是登记员和两位老人在争吵。其中一位老人指着旁边一位老人对登记员说:“他都可以进敬老院了,我为什么不能进?”  相似文献   

6.
李向红 《乡镇论坛》2014,(26):28-28
近期,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老龄委会同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级机关党工委在各乡镇、街道开展“点亮心愿·关爱老人”公益活动,工作人员走进空巢老人家中,征集老人们的“微心愿”。区残联、区环保局、黄岩国土资源分局等单位党组织,积极发动广大党员“认领”老人们的“微心愿”,为老人们圆梦。 截至2013年12月底,黄岩区60岁以上老人116217人,占总人口的19.26%。另据区老龄委调研,黄岩区共有百岁老人34位,独居老人近千人,他们中有部分老人面临生活无人照料、缺乏精神慰藉等问题,亟须全杜会伸出援助之手。  相似文献   

7.
《福建质量管理》2012,(8):55-55
在意大利威尼斯城的一座小山上,住着一位睿智老人,据说他能回答人们提出的任何问题。当地有两个小孩愚弄这个老人,他们捕捉了一只小鸟,问老人:“这鸟是死还是活?”老人不假思索地说:“孩子,如果我说小鸟是活的,你就会勒紧你的手把它弄死,如果我说小鸟是死的,你就会松开你的手把它放掉。你的手掌握着这只鸟的生死大权。  相似文献   

8.
开心驿站     
魏克 《秘书工作》2012,(2):31+50-31
百岁大寿 小村庄里,人们在为一位九十九岁高龄的老人庆贺生日。村长很自豪,高兴地向老人道喜:“老伯伯,衷心地祝贺您。我希望明年能给您庆贺百岁大寿。”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一位法国青年从乡下来到巴黎想找份工作,但到处碰壁,无奈之下他想起了父亲的嘱托,就去拜访父亲的一位将军老友。寒喧之后,老人问:“年轻人,你有什么特长吗?数学、几何、物理怎么样?”青年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学过法律吗?懂会计学吗?……”青年不停地摇头。最后,青年十分窘迫地说:“我没有任何特长。”老人却耐心地说:“你是我老朋友的孩子,我总得帮你找一份差事做呀。你先把住址写下来吧。”  相似文献   

10.
刘建强 《中国企业家》2005,(24):196-196
每天,在湖北洪山监狱,一个64岁的老人都要跑够一百层楼梯:“终年不断,因为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江维 《乡镇论坛》2009,(26):10-10
日前.浙江省诸暨市宣何村73岁的何花波老太坐在村托老室里看电视。她说:“这里有电扇,很凉快,还有人给我们烧饭、打扫卫生。我们可以看看电视、聊聊天,边上还有麻将室、活动室,大家在一起打打牌、搞搞活动.感到都很开心。”宣何村老年协会共有老人498人,70岁以上的老人有300多人,许多子女在外工作,不能在老人身边照料。  相似文献   

12.
“年轻时没用过擦脸油.老了用上‘大宝’了:”79岁的丁洪全老人指着桌上一瓶还没用完的“大宝SOD蜜”乐呵呵地说,“这是夏天的帽子,这是冬天的帽子,部是敬老院里给买的……”随着老人的介绍,笔者有些应接不暇,一问宽敞明亮的小屋,三顶帽子整齐地挂在衣帽架上,墙上的两个红灯笼格外显眼,一盆兰草花生机盎然地长着。这是笔者走进山东省莱两市李权庄镇大河头村敬老院看到的。敬老院里17位老人一起打牌、赏鱼、玩球、看电视,这其乐融融的场面,不禁让人羡慕不已。  相似文献   

13.
《乡镇论坛》2009,(9):32-33
生长于成都,生活于新疆的吴兰玉老人,入围“200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 长子和丈夫的相继病逝,留给这位母亲、妻子的只有5.4万元的债务。9年时间,一个女人每日行走在拾荒的路上,当不再结实的肩背再也承载不起重物时,已经74岁的老人终于长舒一口气,挺直腰板说:“终于还清债务了”。  相似文献   

14.
《乡镇论坛》2009,(1):41-42
贵州省剑河县某镇一村党支部书记来信说:我村某组王氏夫妇,生前养有四个女儿,上世纪70年代初期相继嫁人,家中只剩两位老人。当时两位老人年岁已高,原生产大队在1972年将两位老人申报为“五保户”。1980年第一轮土地承包时,村里为照顾两位老人生活。将2.25亩责任田和一片山林分给老人耕种和管理。1994年王某去世。  相似文献   

15.
菲婷 《中外管理》2006,(4):117-118
不少公司表示:与职场新人相比,更愿选择有工作经验的职场“老人”为自己服务,这不仅因为以往的工作经验可以“移植”以便更迅速地投入工作,而且可以节约不少培训成本。实际上,职场培训无处不在,职场老人因为职业惰性,也需要定期做针对性的培训。那么如何对职场老人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16.
陈淀国 《乡镇论坛》2013,(36):42-43
不知不觉,笔者来到海南省澄迈县已有五六天了,不论是在大街上,还是在宾馆里,每当问起罗驿村,老年人也好,年轻人也罢,甚至包括系着红领巾的小朋友,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进一步的回答都是带着由衷赞赏和羡慕的口气:“历史悠久”“名人荟萃”“长寿老人多”“幸福指数高”等。  相似文献   

17.
骗子利用人们善良心理诈骗的,以外地人居多。他们所用的道具非常简单:一辆自行车,车筐里面装有橘子、香蕉等水果作为诱饵。如一把香蕉在市场价格卖十几元,他们就以2元的低价处理给“偶遇”的中老年人。老人一看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认为捡了便宜,便准备掏钱买下。此时,骗子便开始“有求”于老人。  相似文献   

18.
梁军 《乡镇论坛》2009,(34):35-36
九旬老人膝下有四个子女,在需要子女尽赡养义务时,他们却开始“踢皮球”:女儿说养儿防老,应由儿子赡养;儿子则说该由子女共同赡养。面对子女的推诿,生活不能自理的耄耋老人向法庭提起了诉讼——  相似文献   

19.
杨利生 《乡镇论坛》2013,(29):36-36
中秋节期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县委组织部组织17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的大学生村官带着食用油、水果、月饼和营养保健品等来到敬老院看望五保老人.大学生村官在敬老院里帮老人铺床、剪指甲,与老人一起拉家常。老人们都夸赞说:“这群年轻人真不错.很有孝心.不仅经常来关心俺们.还不怕脏不怕累地为俺们打扫卫生.”  相似文献   

20.
崔海晗  王黎 《乡镇论坛》2014,(29):26-27
8月21日上午,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民政局向72个社区发放“一键通”呼叫器,611位老人领取了这款“手机”,这标志着樊城区各乡镇、街道基本实现“一键通”呼叫系统全覆盖。笔者看到,一个和汽车钥匙差不多的呼叫器上一共有4个按键,分别是开关机键、生活服务键、亲人通话键和急救键。老人们可根据不同需求按下按键,“12349居家养老一键通”服务中心平台工作人员便可快速定位老人的位置,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清洁卫生、米面配送、就医陪护等多项贴心服务,堪称老人的“数字保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