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月7日,国务院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决定推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按照便捷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的原则,创新公司登记制度,降低准入门槛,强化市场主体责任,促进形成诚信、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而作为此项改革的重要一环,国务院于7月23日又公布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通过强化对企业的信用约束,保护交易相对人和债权人利益,保证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2.
声音     
应尽快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及严密的信用监察机制,并接受社会监督,真正做到在宽进条件下的严管。——将于3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公司法》进一步降低了公司设立门槛,这一变革昭示着主管部门的管理理念将由“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对此提出如上看法。  相似文献   

3.
信用监管作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对于促进市场主体守法诚信经营、维护市场秩序、维护诚信社会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围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监管环节,分析当前烟草专卖市场监管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建立覆盖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事前、事中、事后信用监管机制是推动监管方式升级的重要手段,并结合烟草行业内外信用监管...  相似文献   

4.
<正>信用监管是国家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战略举措,是解决大量商事主体与有限执法资源,潜在社会风险与相对落后监管手段之间矛盾的治本之策。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是信用监管的实现路径,它是以大数据为纽带,以信用信息平台为依托,以多部门参与为手段,以联合惩戒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模式。当前国家和北京市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工作。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完  相似文献   

5.
《商》2015,(38):226-227
在以"宽进严管"为导向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中,"宽进"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及其配套的5部规章充实了"严管"的制度内容,但仍需完善。"宽进"为突破,"严管"为关键。对企业的"严管"必须以企业登记信息、异动信息的真实、全面为前提,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也就成为"严管"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正在探索构建信用监管体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信用制度文件,建设运行了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推动信用信息公示等。但也存在主体覆盖不全、信用量化不够、法律依据不足、权益保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构建以公共信用评价为核心的信用监管体系,用数据说话、数据管理、数据决策,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监管效率,为实现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信用支撑。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颁布的《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暂行办法》、《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等五部规章的实施,标志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作进人了一个新阶段,运用信用监管手段,采取市场主体抽查的办法,加强部门联动响应机制,实现社会协同治理的新型监管体系正在形成。要贯彻落实好《条例》及五个规章,需要树立全新的监管理念,不断研究解决实施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笔者认为贯彻实施公示抽查的法规规章,必须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方新政     
《工商行政管理》2014,(17):76-76
天津:市场监管委对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作出部署 8月13日,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市场和质量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作出部署。一是推动市政府出台《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管理办法》;二是规范市场主体信息的归集、管理:申报、使用活动,建立异议、举报和责任追究机制;三是9月份正式开通天津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四是建立信用信息档案和交换共享机制,制定市场主体警示限制信息约束联动管理规定;五是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制度、抽查制度、年报年审制度、经营异常名录制度、“黑名单”制度和市场禁入制度。  相似文献   

9.
如何强化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促进市场主体诚信自律、社会监督和部门协同监管的有机统一,是当前一项重大课题。这不仅是思想的一次大解放,也是管理体制的一次大变革。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工商局党组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公示工作,将建设全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作为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前提条件,提早谋划,全力推进;将开展企业信息公示工作作为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社会共治新机制的重要抓手,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1.
登记制度改革后,政府对企业的监管方式有了根本性改变,工商部门仅单独承担企业主体的登记行为,企业的信用状况与经营行为将由社会各专业监管机构以及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进行监管。因此,如何构建公开、公共、服务各专业机构以及全社会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成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必备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国家工商总局是负责监督管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政府部门.近年来,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依法管网、以网管网、信用管网和协同管网,探索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加强事前规范指导,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切实维护网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着力保障公平竞争的网络市场经营秩序,努力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  相似文献   

13.
《工商行政管理》2014,(5):38-42
问:国务院刚刚公布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确定了怎样的目标和原则? 答:关于改革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处理好“宽进”与“严管”的关系,既要放松市场管制,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又要强化市场监管,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处理好“效率”与“安全”的关系,既要提高市场准入效率,让市场主体便捷进入,又要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交易安全;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既要赋予市场主体更多自主权利,还权于市场主体、市场,又要强化市场主体信息公示,扩大社会监督,促进社会共治。  相似文献   

14.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是对现行登记、审批、监管制度的重构,核心是宽进严管。严管要管什么?怎么管?这是摆在各级工商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一、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 一是做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准备工作,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认真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遵循“便捷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的原则,在注册资本、名称核准、年度报告、营业执照、信用监管、服务便利化等方面周密做好推进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3月1日起,公司注册登记将由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并启用新版营业执照和相关登记表格。要抓紧研究制定后续配套管理措施,确保改革前后管理工作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6.
《财经界(学术)》2014,(25):84-84
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推动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会议指出,在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废除企业年检制度、大力取消事前审批的同时,加快实施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从主要依靠行政审批管企业,转向更多依靠建立透明诚信的市场秩序规范企业,是创新政府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改革举措,有利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让“信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桩”。  相似文献   

17.
在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中,“宽进”和“严管”是两个最大的亮点。随着准入制度的放宽,各地均出现市场主体数量增长速率明显上升的现象,改革的力量初步显现。而面对大批涌现的市场主体,如何进行有效监管,则成为各地工商部门改革之后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一、信用监管亟待立法规范信用监管的重点是通过信用信息的公布,监督市场主体的行为。由于缺乏相关法律规范,目前一些地方有些部门要不就是搞“信息壁垒”,要不就是将除涉及商业秘密以外的监管信息一律公布,不论性质、情节、结果等各种因素。笔者认为,纠正这两种倾向的主要办法就是加快信用信息公示的立法。一旦依法规范,原先的信息壁垒也就自然打破,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才能彻底得以解决。而且依法规范后,也有利于信用信息数据库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信用信息的社会使用。二、信用监管必须动静结合,以动为主信用监管的基础是信…  相似文献   

19.
朱邦凌 《商》2014,(11):12-13
注册制渐行渐近,其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必然要求弱化前端审核,转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但市场担心的是,当轻车熟路的事前审批放松后,如果事中事后无法严管,法治监管缺位或无法立威,注册制将同IPO改革一样乱象丛生,资本市场将继续深陷熊市泥潭。笔者认为,只有铸就法治之剑,实行法治监管,监管模式才会顺利转型,注册制也会顺理成章地成为监管转型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工商行政管理》2014,(13):39-40
一、主要做法 (一)以“宽进”,激发市场主体快速发展 一是全面推行企业登记“三分离”。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分离,实行“先照后证”,探索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力图改变以往以审批代监管的懒政思维,进而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一般经营范围与特许经营范围分离,“非禁即人”,放宽企业经营范围登记,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凡是不涉及行政许可的,一律向市场主体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