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 ,对赵家祥和成保良同志有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概念的使用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成保良同志虽然在一些问题上不同意赵家祥同志的观点 ,但是他们二人都认为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 ,“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用来指称未来社会的用语 ,在内涵上并没有差别。他们都认为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 ,是列宁第一次把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分别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但是实际上 ,马恩所说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概念上一直是有区分的 ,而第一个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说法的也不是列宁 ,恩格斯早就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社会主义社会”一词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对赵家祥和成保良同志有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概念的使用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成保良同志虽然在一些问题上不同意赵家祥同志的观点,但是他们二人都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用来指称未来社会的用语,在内涵上并没有差别。他们都认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是列宁第一次把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分别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但是实际上,马恩所说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概念上一直是有区分的,而第一个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说法的也不是列宁,恩格斯早就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社会主义社会”一词了。  相似文献   

3.
<正> 当前,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的讨论中,有一些同志认为,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容。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在这里,我想谈一点粗浅意见。一主张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应当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同志(下简称“肯定者”)认为,斯大林表述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表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整个社会需要”,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则是“整个社会需要”的一部分,所以,扩大再生产需要应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容。斯大林所说的“整个社会需要”,能作这样的理解吗?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4.
对企业“办社会”问题的思考●杜希全(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社会分工和产业结构进步的角度看,我国企业“办社会”问题的根子是社会分工不合理,产业结构落后。企业筹建之初,企业生存所必须的配套设施——社会职能部分,本应由社会第三产业按社会分工来投资、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内容,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经济学界大多数同志都同意斯大林同志的表述,即“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认为这个表述的基本精神正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但是,对这个表述的内涵,却有不同的理解。大体上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包括四  相似文献   

6.
“经济研究”1956年第5期登载了骆耕漠同志的文章:“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和它的‘消亡’过程”。这篇文章讨论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骆耕漠同志认为: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是起因于社会主义生产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全民所有制形式和集体所有制形式)的论点,是不够确切的。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所以存在商品生产,不仅是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存在着两种基本形式,而且也是由按劳分配的经济规律和实行经济核算的必要性决定的。(而经济核算——依据骆耕漠同志的说法——又是按劳分配的经济规律“在一个企业、一个经济部门中的扩大利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问题之一。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是建立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科学体系的前提。但是过去有许多人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这种观点实际上否认对立统一的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似乎这一规律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这种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无矛盾”、“无冲突”的观点,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  相似文献   

8.
一、承认社会主义企业家,重视社会主义企业家的作用在改革以前,我们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企业家。改革以后承认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该努力培育社会主义企业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也提出“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造就企业家队伍”。从不承认企业家到重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这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不过,不能认为社会主义已经普遍承认和重视企业家的作用了。例如有些同志只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而不说企业家,他们有的可能是把企业家等同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并不否认企业家,有的则是反…  相似文献   

9.
《经济问题》1987年第12期刊载的马之伦同志《论社会经济效益规律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以下简称《马文》)一文认为“时间节约规律是人类各个阶段普遍存在的规律”;而“经济效益规律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时间节约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进一步展开了讨论,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在过去讨论中有所有制决定论、按劳分配决定论、社会分工决定论等等。在近年讨论中主要有如下一些提法:1.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是由于存在着物质利益差别。但在具体论述中,又有不同的侧重点。(1)强调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差别。林子力认为:“只要社会分工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者之间利益差别普遍存在,不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  相似文献   

11.
看了《经济研究》第6期王瑞荪同志的文章《一个历史唯心论的黑标本》,感到有些糊涂,尤其是所有制性质与领导权归根到底谁决定谁这个问题更令我不解。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我把不解的地方提出来,请王瑞荪同志或其他同志帮助我解决。王瑞荪同志认为:“所有制性质决定领导权的归属”,“在社会主义社会,企业领导权的归属,也只能由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性质决定。”社会主义企业的领导权到底应该归属于谁呢?按照文章中“所有制性质决定领导权的归属,而不是领导权的归属决定所有制的  相似文献   

12.
崔巍 《经济师》2013,(1):21-22
正确理解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对解决我国目前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从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产生的根源、社会分工理论的本质和社会分工理论的当代价值等方面深入研究,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社会经济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挥统计的战斗作用,必须在深入研究统计实践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探讨统计科学的基本理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统计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从过去以及最近国内一些报刊发表的阐述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文章来看,我国统计学界对统计学研究对象是有争论的。例如,有的同志认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规律。”有的同志认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统计方法本身,并把这一论点归纳为“占有资料、整理分析、加以运用”,他们把这称之为“统计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苏绍智、冯兰瑞同志写的《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一文(以下简称苏文),认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的“过渡时期”应该是指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认为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一直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应该划分为若干阶段,这些我们是同意的。但苏文把我国现阶段划入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我在“经济研究”1959年第一期发表的“社会主义阶段商品的发展和消亡问题”一文中,专门探讨了社会主义阶段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之间商品关系的发展和消亡问题,主要是指社会主义两种公有制之间的商品关系的发展和消亡问题;现在我拟继续探讨全民所有制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商品”关系的发展和消亡问题,不妥之处,希望大家批评和指教。现在来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全民所有制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商品”关系。对于这一个问题,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有些同志认为国家在全民所有制各企业之间调拨(或说统一分配)的生产资料实质上已经不是商品,只是保持着商品的“外壳”;另有些同志认为国家在全民所有制各企业之间调拨的生产资料,同消费品一样仍然是商品。主张第  相似文献   

16.
读了《经济研究》1978年第4期刊载的王清葆同志的文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表现吗?》一文,有些不同看法,特提出来向王清葆同志和读者同志们商榷与请教。使用基本矛盾的概念要准确理论研究要有准确的概念,大家才有共同语言,才能科学地探讨问题,也才能正确地运用思想武器,从理论上有力地击中“四人帮”的要害。王清葆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时又承认,“除此之外,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领域和上层建筑领域中,仍然存在着资本主  相似文献   

17.
邓 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最具独创性的重要理论。邓小平从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 ,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著名论断。这些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如何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应不应该搞市场经济 ,能不能搞市场经济 ,这是世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围绕这一课题 ,马、恩进行了艰辛的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中 ,私有制将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 ,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直接相联系的商品货币关系也将随之消亡 ,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也将被全社会有计划的生产所取代 ,根本不存在市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商品经济存在有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 ;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独立的私人所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虽然仍存在着社会分工 ,但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都不再属于私人所有 ,它是未来社会惟...  相似文献   

18.
继《申論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和《試論有計划按此例发展規律和价值規律的关系》两篇文章之后,于凤村同志又在《经济研究》1962年第10期《論商品经济》一文中,对“社会分工决定論”(即只有社会分工才决定商品经济的存在的观点),作了比較全面的概括和論述。于凤村同志为了論证这个观点,引用了不少经典文献,作为他立論的依据。我現在怀着学习和領会经典著作精神实质的願望,提出不同的看法,与于凤村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9.
西美尔的社会思想是从社会分工开始的。他的巨著《货币哲学》正是在这种社会分工论的文化哲学基础上对现代生活的碎片化过程做了详细的分析。并认为现代性中日渐加剧的生命本身的碎片化,并非是人的伊甸园面目的历史扭曲,而是人的生存在体性悲剧的历史片断。作者选择了“金钱”、“性别”、“生活感觉”三个片断对西美尔的社会哲学思想作了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刘祖护、叶绍玲同志在《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性质》(载《陕西财经学院学报》1988年第三期)一文中认为:计划性和商品性是同一社会主义经济的二重属性。对此我有不同看法,贸然提出商榷意见,望得到刘祖护、叶绍玲同志及经济理论界同仁的批评指正。刘祖护、叶绍玲同志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内在统一”,“社会主义经济,从一方面看是计划经济,从另一方面看是商品经济。这两者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计划性和商品性是社会主义经济所固有的二重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