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贾樟柯作为备受关注的中国“第六代”导演,他的影片始终关注处于底层社会的边缘人物,并以一种写实的特征展现了这些卑微的生命在现代化的召唤下追求梦想与时代潮流的过程,以及最终失败的悲剧命运,表达了他对边缘人物的悲悯情怀与独特的人文追求。  相似文献   

2.
潘欣怡 《浙商》2007,(3):106-108
他所“导演”的“大片”——中,韩两国“现代版”的商标合作曾被写进韩国MBA的教课书,他在山东,浙江建立了多个的专业市场;最近他又开始进军医药界,收购了天目药业……他就是现代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章鹏飞。[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他驱车而来,“御用”车位正在被清理,一头雾水推开office的门,自己的东西已经被整理进了纸箱。他——这个金牌策划人被fire了。解雇他的正是风雨同舟的三个兄弟,因为他们要还他自由身去实现梦想——他的导演梦!他会梦想成真吗?  相似文献   

4.
成成功的伟业往往是不经意间的灵机一动。重庆小天鹅集团董事长廖长光,1982年辞职开火锅店仅仅是“为争一口气”的灵机一动。因为当时他娶了个秀外慧中的“七仙女”,却在诸位“连襟”中地位最卑微。他有商业细胞,认为唯有经商才能“出人头地”,而经哪门子商呢?“...  相似文献   

5.
匹夫杨树鹏     
一个会写故事的“阿飞”成了导演,他拍了三部电影,获得两极评价,并演绎了一个野路子出身的电影导演与商业类型片的“爱恨情仇”。这些故事背后,Chiillywood轮廓乍现。  相似文献   

6.
姚婵娟 《上海商业》2004,(11):12-14
2004年,以“我的上海、中国的上海、世界的上海”为主题的上海城市形象片在各大电视媒体播放后,引起了传媒界不小的轰动。这是一部不同于以往的、别具一格的城市形象片,它以中国上海独特的海派艺术为核心,融入了浪漫、复古、现代等各种元素。片中记录了一个上海青年和一个西方女孩相知相恋最后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其中独具上海特色的石窟门风情和民族乐队在城市上空表演的现代气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这是一部能够真正完全反映上海城市面貌的形象片。这样一部大师级水准的城市形象片到底出自哪一位大师之手?他就是——王国平。他是中国百优青年文艺家,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家,中国MTV鼻祖。中国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称他是“中国最优秀的MTV导演”;国际影星尊龙称他是“中国最大气的MTV导演”;法国建筑设计大师夏邦杰赞他是“最具中国风格的MTV导演”;瑞士金玫瑰电视节秘书长皮尔瑞称他的作品“世界一流”;美国CTW制片人库贝赞他的作品“美妙绝伦”。上海市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龚学平称他的作品是“跨世纪的对话”。他被传媒界誉为“形象传播大师”。  相似文献   

7.
如果单从年龄论,80年出生的韩栋已经不小了,但学理工科半路出家的他其实出道不久。被冯小刚导演意外选中进入娱乐圈,韩栋幸运得让人嫉妒。从《新笑傲江湖》到《少步步惊心》乃至《美人无泪》,他所饰演的角色也几乎都是“大制作”。然而,荧幕背后的他,从不吝啬辛苦和汗水,他说:“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努力,才够幸运。”  相似文献   

8.
蒋光宇 《华商》2014,(2):87-87
即使是耀眼的明星,可能也有一个卑微的开始。 小时候,家里很穷,成龙差点被卖掉。由于他练武刻苦,功夫出众,18岁时,他就成了当时最年轻的武术指导,每月能挣到3000港元。  相似文献   

9.
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前106-前43年)是古罗马时代的哲学家、政治家。因其口若悬河、能言善辩而被视为古罗马历史上最著名的雄辩家、演说家。他关心政治,曾参政执政,也在从政中遭到挫败,最终被捕杀。政治上和生活上的挫折创伤,使西塞罗转向哲学和宗教研究,他感到从中可以找到“快乐生活”的原则,并能明白如何“带着较好的希望去死”。  相似文献   

10.
态度     
《商务周刊》2010,(1):13-13
"发现孩子的时候,他躺在宿舍后面的一条沟里,头朝东脚朝西,仰面躺着,死得很舒坦。"——12月18日清晨,山东潍坊临朐县一名初一学生死在宿舍后面的沟里。知情人爆料称,该学生被老师罚站,之后老师去喝酒忘记这回事,最终学生冻死在寒夜里.但学校称孩子“死得很舒坦”  相似文献   

11.
张玲玲 《浙商》2013,(17):22-22
事件 今年7月,马云经人介绍携演艺明星李连杰、赵薇拜会“气功大师”王林,并将三人合照上传,引起外界对江西芦溪人王林的兴趣和热炒。之后《新京报》记者张寒以《隐秘“大师”王林的金钱王国》一文将王林推上风口浪尖,微博上到处流传着他与演艺圈、政商界名人的合影以及“空盆来蛇”等“绝活”的照片。他亦被称为江西萍乡首富,其府邸“王府”极其豪华。因为报道中称“王林说隔几十米能戳死司马南”,他又引起司马南和方舟子等人的反击。  相似文献   

12.
大洋  小兵 《商界名家》2005,(10):38-40
他的风光灿烂是一个传奇:25岁,杨元庆才毕业进入联想的年龄,他已经是“一脚踢死牛”的主儿,成了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他的毅然离职是一个秘密:在2000年.已经被世人认定为华为一把手任正非的接班人的30岁的他和华为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3.
冯小刚是一个好导演,一个难得的产品总监。等他不拍电影了,把他请到企业里做产品研发,行不行? “我看行!”葛优说。  相似文献   

14.
王竹一 《广告导报》2006,(3):102-103
姚明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责任:广州盛帮德广告有限公司部经理,导演,创意总监。2005被评为“2005-2006年度中国著名导演30强”、“2005-2006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创意总监50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姚恩育 《浙商》2013,(18):22-22
过去很长的岁月里,每一次领导换届都引发投资过热,还被冠以一个时髦的称呼:“周期性投资饥渴症”。我的一位朋友,我们姑且称呼他为“张先生”一一当我告知他要在公开的媒体上刊登他的故事时,他就横眉毛竖眼睛地要求一定要匿名:“你想我被整死?”为什么这么说?看到接下去的故事,想必各位都能明白他这么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三联竞争力》2008,(11):38-39
亿安科技的罗成,在中国资本市场的风云中只是一个小人物,但是一个经典小人物,只因为他玩得太独太绝。罗成欲盘活广东“烂尾搂”,不失为独辟蹊径的大生意,无奈折于独辟蹊径玩资本。在亿安人心中,罗成已经“死了”:在中国商界,“罗成现象”不死。  相似文献   

17.
1910年4月21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因心脏病病发辞世。死前,他遗下5000页的自传手稿.因其间有对政治的尖锐批评,固而留遗言表示“身后100年内不得出版”。在他去世100年后.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11月正式出版了他的完整权威版自传。马克·吐温有着高超的幽默、机智与名气,被称为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曾被推崇为“美国文坛巨子”。擅长写具有讽刺意味小说的他将这种风格带到了他的自传之中,书中,这位睿智的学者嬉笑怒骂.谈笑风生间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展现给了我们。  相似文献   

18.
龚友诚 《广告大观》2006,(1S):116-116
“你必须随时站在不同的观点看事情。”这是希区考克对导演工作的一个形容。 因为导演的任务,是在荧幕上重建真实。他说:“戏剧就是人生,只不过把无聊的,不相关的全部拿掉了。剩下来的是什幺?剩下的才是观众真正在乎的。”  相似文献   

19.
他导演了地产营销业一出又一出“大戏”。同时,他自己也变成了“最成功的案例”童渊,在地产界打拼17年,1990年入行香港利达行,第三年就成香港售楼冠军。1993年,被老板邓智达当作“秘密武器”带到北京。从此,地产营销江湖里多  相似文献   

20.
比喻可以给文章增添色彩,然而有些比喻在文章中成为累赘。这样的比喻被称为“死喻”。本文通过对比喻理论的分析提出一些“死喻”“复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