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的金融自由化与经济虚拟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美国金融自由化政策与经济虚拟化的关系。美国经济虚拟化的核心是杠杆机制、金融创新机制,以及债务—美元体系下的国际资本自由流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是经济、金融去杠杆化的危机和美元危机,金融市场没有能力恢复对高杠杆机制的信心,美国经济和美元地位也就相对下降。政府在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时,要注重对高杠杆金融活动的管制,对虚拟经济发展进行更系统的干预。  相似文献   

2.
虚拟经济膨胀:次贷危机的源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刻背景在于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与美欧国家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严重偏离其实体经济水平。货币虚拟化后,经济虚拟化的具体表现为金融自由化。美元占据国际货币主导地位,但失去了发行约束,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与美元发行间形成了循环机制,支撑美国长期的贸易赤字。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不稳定的外部因素,就在于发达国家经济过度虚拟化和国际货币体系不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金融领域虚拟经济是虚拟经济的核心内容。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趋势体现在金融经济的规模急剧膨胀、金融交易活动日益虚拟化、人类的财富价值体系构成与传统观念相比发生倒置;金融领域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在于实体经济是金融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金融领域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维持协调关系。我国金融领域虚拟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我国金融领域虚拟经济基本发展方向是一方面继续深化金融改革,一方面要加强金融风险的监控。当前我国金融领域虚拟经济的发展重点是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4.
在金融全球化时代,美国通过金融控制主宰着世界经济。美国凭借美元“中心货币”地位而攫取的国际铸币税成为弥补其经常项目逆差的稳定来源,这是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根源;作为世界头号外汇储备大国,我国面临资产价格泡沫膨胀和外汇储备稳定性下降这两大金融安全问题;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下降将直接导致美国国际铸币税的减少,致使经常项目逆差逐步丧失稳定的弥补途径,使其容易陷入金融危机,导致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我国应通过美元储备的替代来减少国际铸币税剥削,同时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分享国际铸币税收益。  相似文献   

5.
美国基于美元霸权的金融核战略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逐渐成为世界本位货币。凭借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得以在长时间内维持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谋私,而让全世界来为其分担这些政策实施的成本。为了维持并加强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采取了一系列被我们定义为金融核战略的货币和金融政策。在该战略的实施下,美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成功地打击了一些对其构成威胁的潜在竞争对手。近年来,美国已逐渐将矛头瞄准了经济日益强大的中国,为了应对美国的金融战略,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回归固定汇率;调整税率平价;慎重对待金融自由化。  相似文献   

6.
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货币博弈的强与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本位下,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有助于一国积累黄金储备,维持本币与黄金挂钩及其国际影响力。但在信用货币本位和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尤其是金融实力显得更为重要。美国凭借强大的金融实力,在国际分工和货币博弈中占尽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为防范资本流动冲击,被迫积累贸易顺差,将大量外汇储备投向美国,维护美元的地位。金融危机后,金融全球化步伐放慢,但很难逆转。美国经济金融调整较快,虽然美元面临贬值压力,但其地位不会受到很大冲击。中国实力相对上升,但仍是美元区的一部分;国际收支顺差仍很大,中国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依赖,可能超过美国对中国资金的需求,这将削弱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博弈中的地位。人民币要真正走向国际化,需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为此,必须加快建设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完善货币调控和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7.
美国必须靠大规模吸纳国际资金,消化其不断膨胀的虚拟产品供给。这会造成短时间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双繁荣,但金融帝国大厦终有崩坍的一天。  相似文献   

8.
《亚太经济》2009,(6):118-120
第一期金融海啸与中国经济 吴敬链3经济虚拟化下金融稳定与虚拟经济管理 李宝伟7美国金融危机:东亚的挑战与应对 黄梅波  相似文献   

9.
明洪盛 《特区经济》2005,(10):242-243
对金融衍生市场的风险进行分析,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运用金融衍生市场,避免风险给金融衍生品市场造成巨大的损失(如巴林银行违规进行期货交易亏损14亿美元、美国奥兰冶县政府由于从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失败,造成20多亿美元巨额亏损,不得不宣布破产、美国大卫阿斯金投资银行,由于预测利率走势失误,损失了6亿美元、因衍生工具交易,日本东京证券公司损失了32亿美元,德国冶金公司损失18亿美元,中国万国证券公司损失了15亿美元等等),因此金融衍生品市场给金融业提供了巨大的交易空间和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金融风险,而且这样的风险轻则给一个公司造成巨大的亏损,重则导致公司的破产,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国家、地区的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0.
二战以后,日本金融素以较为严厉的管制型体制为世人所瞩目,然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及日本经济走向国际化,日本传统的金融制度已开始从管制型向开放型转变。尤其是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日元不断升值,使日本金融实力得到了空前的扩张,从而也加快了金融国际化的步伐,并直接影响着日本与其它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一、迅速膨胀的日本金融实力70年代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曾使国际金融市场陷入了混乱状态。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和美元的逐渐贬值,日元和马克(原西德)成了国际金融市场中的硬货币。尤其是始于80年代中期的日元汇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不论是财务保守、财务冗余,还是财务弹性,对企业都有至关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术界关注鲜见。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阐述三者内涵、动因及定量研究进展,厘清三者联系与区别,以期理论上进一步丰富研究成果,实践上进一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金融创新已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关系到金融的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金融稳定是微观宏观、内部外部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开放条件下金融风险通过贸易和金融渠道由外部传染到内部,并在内部因素的配合下导致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文章梳理了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历程,分析了中国金融稳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行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谨慎地开放资本账户、完善国内金融体系、加强审慎有效的金融监管、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金融稳定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4.
葛志琼 《特区经济》2007,224(9):61-62
金融业的发展关系城市的产业升级。深圳、上海金融业的发展各有特点。从深圳、上海金融总量、金融积聚的比较看,上海处于优势;从深圳、上海金融创新的比较看,深圳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能力较上海强。  相似文献   

15.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及金融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和升级背景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相互交织、演化、作用的基本机理,阐明"金融创新——金融监管—金融再创新——金融再监管"这一动态的发展过程,通过实例说明及理论分析,提出我国开展金融创新活动和进行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融工程是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全球金融的创新发展起来的。当前,我国金融工程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稳步建立金融市场化体系;健全国家金融监控体系,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加强金融信息系统建设,提高金融部门的运营水平;建立金融风险防范系统,努力规避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大金融工程的创新力度,不断增强金融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注重相关部门的合作,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金融工程快速、有序、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详细阐述了博弈与战略问题,提出了金融博弈和战略金融研究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并从金融危机的本质与深层次的原因出发指出进行战略博弈研究的重要性,最后对金融危机的研究进行回顾,提出了解决全球金融危机所面临的几个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对金融深化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剑 《特区经济》2006,210(7):354-356
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RonaldMckin-non)和肖(EdwardShaw)提出金融深化以来,该理论逐渐发展成为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在对金融深化理论进行综述和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金融改革实践,对金融深化理论和实现路径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20.
The financial structure is the proportion of every part of the capital in an enterprise. Whether the financial structure is scientific or not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risk degree,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profit-making 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will discuss how to determine the financial structure of an enterprise scientific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