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1992年中韩建交15年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势头强劲,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下,中韩两国领导人倡议双方开展中韩FTA的可行性研究。然而,尽管中韩贸易发展迅速,寻求机制性合作的基础已经具备,但两国各自经济发展特点、贸易政策以及国际环境等原因仍制约着双边贸易合作步伐,有待两国采取更多实质性的合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韩双边贸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结构不平衡问题更加凸显。根据近年来中韩两国贸易的相关数据,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定量分析方法,对中韩两国的贸易结构进行客观评价,并对两国贸易结构的优化以及贸易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韩贸易相关性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成焕 《技术经济》2005,24(11):26-29
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的产业相关性即贸易依赖度和贸易竞争度的分析,发现中韩两国的贸易依赖度及竞争度急剧深化,这将成为中韩两国未来贸易发展的极大障碍,进而对两国产业及经济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为了保持中韩两国之间均衡对称的依赖关系,本文提出四种改善途径:第一,使贸易壁垒最小化;第二,两国在贸易投资统计上保持一致性;第三,通过核心主导商品的多样化及共同市场的开拓带来贸易增进;第四,与日本合作,谋求中日韩的水平性分业体系。  相似文献   

4.
任泽洙 《经济师》2009,(9):31-32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韩两国贸易结构和竞争力以及国际市场地位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并带来诸如巨大的贸易逆差等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中韩两国之间贸易结构的变化及竞争力的过去与现状,对未来两国贸易的互补与竞争关系予以展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1992年8月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中韩两国的经济贸易和交流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化,中韩两国之间由分散的小规模贸易逐渐发展成集群式的大规模贸易。韩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从小到大,投资领域日益广泛;中国对韩国的进出口商品交易规模也日益扩大,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投资对象国,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别利用产业内贸易绝对额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比分析了1997~2008年间中韩两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情况。从静态角度来看,中国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上以产业内贸易为主,韩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上以产业内贸易为主,韩国服务业贸易结构优于中国;从动态角度和产业内贸易绝对额来看,中国则略优于韩国。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中韩服务业贸易模式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韩建交以来,经济交往日益频繁,贸易总额以年平均30%左右的速度增加。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及韩国对华投资和国内需求变化等,近年来中韩贸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两国贸易中高技术产品的比例不断提高,生产资料和原材料贸易比重增加,消费品贸易比重相对下降,中方的贸易赤字趋减,产业间贸易比重减少,产业内贸易比重增加等。综观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中韩两国贸易规模扩大的趋势仍将继续,两国贸易结构的变化将继续沿着现在的方向前行。  相似文献   

8.
自1992年8月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中韩两国的经济贸易和交流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化,中韩两国之间由分散的小规模贸易逐渐发展成集群式的大规模贸易。韩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从小到大,投资领域日益广泛;中国对韩国的进出口商品交易规模也日益扩大,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投资对象国,韩国是中国的第  相似文献   

9.
自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中韩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双方在各个领域合作不断加强,两国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选取2004—2012年中韩双边贸易的数据,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互补度指数比较双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对日后中韩双边贸易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对外投资对象国,韩国成为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但由于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自2006年起,两国经贸关系出现所谓"拐点",进入调整阶段.新形势下两国经贸合作潜力依然很大,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扩展,研究了中国和韩国之间签订FTA合作协议对两国贸易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中韩之间签订FTA对两国之间贸易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贸易总额将会增长近60%。本文建议中韩两国在保护各自敏感部门的同时,应当重视自由贸易协定给两国带来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中韩贸易逆差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对韩贸易关系的逆差地位,且逆差额不断扩大。虽然全球金融危机使逆差问题一时隐藏,但在后危机时代贸易不平衡问题将再次凸显。这是两国各自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双方应在调整贸易结构的同时,加强合作交流,推动中韩贸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中韩两国建交三十年来,经过共同努力,贸易与投资总额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大国对抗、乌克兰危机等因素相互交织,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与全球产业布局正发生变化和调整,产业链供应链风险陡然提升。为抵抗世界经济下行压力与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各国在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同时,也在探求国际合作的多元化发展。针对中韩两国在国际新格局下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数字转型与合作以及共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共同课题,2022年9月2日,  相似文献   

14.
毕吉耀 《经济纵横》1993,(10):40-43
<正> 1992年8月24日,中国与韩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结束了两国长达40年的敌视关系。同年9月27日至30日,韩国总统卢泰愚正式访华。进一步消除了多年来影响中韩经贸关系发展的种种障碍,使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由民间提升为政府间合作,为加速和扩大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中韩建交不仅有利于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且顺应了国际经济地区化的潮流,对中韩两国经贸关系及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本文拟就中韩两国的经贸关系发展现状,特别是双边贸易结构及韩国对华投资进行分析探讨,并对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5.
胡玥  王生 《经济纵横》2019,(5):102-108
近年来,中国与韩国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入,双边贸易和投资稳步增长。但中韩贸易逆差不断加大以及贸易摩擦、竞争升级等问题,给中韩经贸关系带来一定挑战。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的不断深化,两国贸易和投资将更加便利化,"一带一路"倡议与韩国"新北方政策"将实现顺利对接,数字经济成为两国合作的重点。为促进中韩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应提高中韩经贸合作的质量,推动贸易便利化,推进政策对接,加强新兴产业、交通物流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两国经贸和人文交流。  相似文献   

16.
RTAs下中韩农产品贸易条件及变动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贸易历来是区域贸易协定谈判中的敏感话题之一。随着中韩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产品领域中存在的障碍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引用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两大指标对中韩农产品贸易条件进行了测算并得出结论:中韩农产品贸易中中国的贸易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在对分类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分析中发现,除第三大类及第四大类农产品贸易条件在部分年份出现恶化外,其余大部分年份均得到了改善。两国农产品贸易条件的持续改善奠定了两国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服务贸易是当今国际贸易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而作为服务贸易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服务贸易以其丰厚的利润及对一国经济的巨大贡献正在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优势指数等指标,对中美两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明确了中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差距.最后,针对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陆桥视野》2009,(7):11-11
近日,大韩贸易投资振兴会社在天津市政府、市交通委员会以及天津港务局等有关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在天津保税港区隆重举行了天津韩国共同物流中心的成立仪式。据悉,此次成立的韩国物流中心为中韩建交后,韩国政府首次正式在天津设立的企业支援项目。针对韩国中小企业开拓中国市场时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中韩物流合作中心”将提供从物流、通关到最终市场推广的一站式服务。中韩两国的经济合作,因两国相近的地理位置及互补的产业结构而取得飞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傅琪 《新经济》2013,(17):9-10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符合当代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潮流,也是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表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具有相似的文化基础,构建中韩自由贸易区具有坚实的经贸基础,中韩贸易的飞速发展,中韩投资的迅猛扩大,两国商品结构的互补性都是成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20.
张芳  丁钰 《时代经贸》2011,(14):84-85
服务贸易是当今国际贸易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而作为服务贸易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服务贸易以其丰厚的利润及对一国经济的巨大贡献正在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选取唇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优势指数等指标,对中美两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明确了中荚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差距。最后,针对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