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我国农产品市场风险的成因、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产品市场风险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面临的主要风险。农业的弱质性、农产品供求的变化、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方式、环节过多的流通渠道、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影响等是我国农产品市场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不仅影响农业自身的发展,还影响农民收入及农民的消费行为。我国应建立政府、市场、企业、农民为多元主体的农产品市场风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流通是联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流通模式直接决定着产出品的价值实现程度.中国农产品流通环节冗长,效率低下,成本偏高,对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和城乡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荷兰是欧洲西部的一个小国,但农业发展水平很高,在世界农产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与它先进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息息相关.本文介绍了荷兰特有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拍卖市场"的概况、特点和作用,旨在借鉴荷兰的农业发展经验来完善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国际因素的影响下,全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呈现出波动频率增加,波动范围渐广的特征。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政府更是重视对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调控对策。然而,目前中国农产品价格的调控政策主要集中在对农产品供给的管理政策。单一的管理政策已经无法适应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多重影响因素。因此,优化对农产品供给的管理政策,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才能更好地管理黑龙江省农产品价格的异常波动,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推动黑龙江省经济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徐明霞 《经济导刊》2011,(11):47-48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着CPI指数持续维持在高位的局面,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成为其主因;同时农产品价格的巨大波动性也已经成为了农产品市场的一个新现象。关注农产品中游的流通成为了热点,对于如何平抑农产品价格波动,有效控制农产品价格,降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生鲜农产品拍卖市场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发生了明显变化。该文分析了我国传统生鲜农产品拍卖市场的特征、优势与局限性,结合"互联网+"对我国生鲜农产品拍卖市场的影响,提出我国生鲜农产品拍卖市场将由供购双方的"价格形成中心、结算管理中心、拍卖交易中心、物流集散中心、信息中心"向产业链上的"产品与服务价格形成中心、参与者信用管理中心、综合交易集成中心、物流调度中心、信息支撑中心"转变,并阐述了上述功能变迁的内涵,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助于信息共享模型与波动溢出效应模型对我国大豆和小麦的期、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进行了多层次的实证研究,定量描述了期、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作用的大小,深入刻画了我国农产品期、现货市场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大豆期、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引导关系,小麦仅存在期货对现货的单向引导关系;期、现货市场均扮演着重要的价格发现角色,且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处于主导地位;期、现货市场之间均存在双向波动溢出关系,但现货市场来自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均强于期货市场来自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并且,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期、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程度均呈逐渐增强态势.  相似文献   

7.
虞华  戴秀艳  沈伟 《经济论坛》2011,(7):146-149
近年来,我国部分小宗农产品价格先后出现全国范围的大幅异常波动,暴涨暴跌。这种价格的异常波动给农产品市场带来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也直接加重了百姓负担,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本文总结了部分小宗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特点,分析了这些小宗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原因和影响,并就此类现象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阶段,农户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面临着巨大的价格风险。农产品市场是近似的完全竞争市场,其价格波动的幅度大,下降持续的时间长,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建立农产品保护价格制度,培育期货市场,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转移和分散农户价格风险,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期货交易对大宗农产品生产者具有回避因价格波动造成的市场风险的作用,加入WTO后,传统的农业支持价格保护政策体制受到了冲击,我国农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增大 ,因此,引入市场保护机制成了我们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既损害生产者利益,也损害消费者利益,必须通过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宏观调控,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存在粮食最低收购价的确定缺乏市场依据及联动、农业补贴效率低、被动出台应急价格调控方式、部分政策缺乏协调性、农产品市场化配套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多种调控手段相互配合、将价格支持体系与农业政策性银行联系起来、建立农产品进口监测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机制等措施来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股票市场的客观现实和投资者的主观动机两方面出发分析了投机盛行的原因,认为投资者自然有投机的倾向,但股市的客观状况及由此而引起的一连串后果才是股市投机的真正根源,从而提出了为减少股市投机成分、促进股市成熟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一个基于福利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垄断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在它的分析框架中。实际上瞻舍着成本不变假说,即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与垄断市场中的企业的成本(或边际成本)是相同的。规模经济理论告诉我们,规模大的企业更容易形成规模经济效果,因而垄断企业的规模经济效果是完全竞争企业不可比拟的,成本不变假说就显得很不真实。本文试图证明在某种前提(如资金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下垄断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果能够弥补社会福利的损失,甚至使社会总福利增加。这一结论对我国市场化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选取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为代表性金融市场,通过价格共振和波动共振两个维度对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进行研究.用2008-2020年万得全A和南华商品指数代表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价格构成研究样本,通过计算两指数的年度相关系数,对引发金融市场价格共振的因素进行剖析总结;使用DCC-GARCH模型计算两指数的波动相关系数,研判2008-2020年间以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风险变化情况;用实际数据研究了重大事件发生后金融市场间波动共振程度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2014-2017年,在强监管和构建成熟资本市场的不断推进下,两市场间波动共振关系弱化;2018年后,重大事件影响下系统性风险水平上升,相关系数重回高位,波动共振再次加强.并提出对化解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静思创业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创业板从酝酿设立至今已一年有余,尽管人们呼声甚高,但前景仍扑朔迷离。2000年底,深交所曾公布创业板的相关规则,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创业板开设已近在咫尺,然而,半年又已过去,除了人们对创业板的期盼外,也有相当多的人士根据海内外创业板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开始冷静思考,反思创业板现时在中国开通可能存在的风险。鉴于中国的资本市场从成立至今不过十年时间,这和海外二板市场推出的历史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在主板市场上存在众多问题,极不成熟,许多制度性缺陷仍然存在,因此,笔者建议内地的创业板市场不能仓促推出。  相似文献   

15.
霍中文 《经济经纬》2001,46(5):97-100
市场需要权利,权利需要市场。市场对权利的需要创造了权利的巨大市场,市场为权利的产生、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市场能够摧毁权利枷锁,保护个人权利免受国家权力的侵犯。  相似文献   

16.
笔者主要研究上海A股市场的过度波动的现象.从整体指数和分行业的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过去1至5年的回报率与未来1至5年的回报率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行业的实证结果也证实了上述结论.这说明我国股市存在过度波动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介绍了权证的概念及其在香港的发展,接着利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计算了香港7家主要房地产公司认股权证的隐含波动率,最后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定量考查了认股权证的隐含波动率和房地产价格历史波幅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认股权证的隐含波动率是房地产价格历史波幅的领先指标,领先周期为3个月至7个月不等;市场信息先被认股权证市场吸收,然后再流向房地产市场.该结论对内地房地产公司认股权证的价值估计以及房地产价格的预测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创业板市场的IPO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为全面地研究了创业板的IPO市场。风险企业IPO是风险资本退出的有效渠道,风险型企业中的“内部投资者”——风险投资家,疳在企业IPO的时间决策、定价和股权结构等方面发挥特别作用;同时本文对创业板市场的定价、承销机制等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债券融资是国际上广大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在过去近20年,其规模和发展速度不尽人意。近两年,各方面环境有所改善,企业债券市场受到广泛关注,发展较快。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较快的原因。然后就其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制度约束、利率限制、流动性不足、发债主体单一和信用评级等,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资产重组市场行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资产重组市场行情概述 在一个拥有健全市场机制、完备法律体系、良好社会保障环境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资产重组的目的是为了自身实力壮大,市场动力强劲,企业并购能取得效率增加和价值增大的社会经济效果,具体体现在5方面:1.与企业自身积累相比,企业并购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实现生产集中和经营规模化2.有利于减少生产同一产品的行业内的过度竞争;3.与新建一个企业相比,企业兼并可以减少资本支出;4.有利于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优势产品,淘汰无前途无市场的产品,加快支柱产业形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5.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