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明显优于广东省内珠三角外围地区的结论。通过计算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空间基尼系数和地区专业化指数,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制造业集聚水平随行业和地区不同出现差异化的特征,但并不存在区域产业"过度集聚"的情况。政府政策的实施不是拥塞效应的被动结果而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综合以上分析提出政府政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产业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分析了广东省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状况,为东西两翼及粤北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的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粤东对产业转移的承接效果最佳。另外,珠三角的大部分先进制造业吸引力不强,增速落后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为视角,在分析珠三角地区、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在产业梯度系数、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三方面存在差距的基础上,研究广东省各区域在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政府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从适度保护与优胜劣汰机制相结合、淘汰落后产业、提高环境准入标准、完善配套区建设、强化产业集聚效应等方面提出可行的政府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刘慧 《企业经济》2015,(1):163-167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文章选取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2002-2013年的数据为分析样本,通过构建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实证考察了该地区经济集聚与环境规制之间的交互影响。结果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集聚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对经济集聚存在反向抑制作用;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存在着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城市的经济集聚和环境污染与周边地区密切相关。因此,长三角地区应构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组织,建立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污染的联动预警机制,形成市场和政府联合治理污染的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5.
武文光 《企业经济》2015,(4):140-144
文章构建了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因素的动态面板模型,并结合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全国以及六大区域视角,对我国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产业协同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由于不同区域汽车产业协同集聚状况不一样,所以影响各大区域的主要因素也不同。东北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的协同集聚受区域集聚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中部地区的协同集聚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西南地区的路径依赖性最强强,且受政策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资本流动因素的影响程度明显要大于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6.
广东"双转移"是生产要素长期向珠三角地区集聚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要素由集中集聚走向分散集聚的过程。广东"双转移"通过一定的产业空间组织,促进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交织发展,产生产业升级效应、区域城市化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和区域协调发展效应,促进资源空间再配置和产业空间重组。  相似文献   

7.
张波 《物流技术》2014,(17):191-194,223
在改进传统EG指数方法的基础上,以区域和流通子产业两个层面分别对2005-2011年广东省流通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重点阐释了广东省流通产业集聚程度变化的趋势及原因。研究显示,流通子产业集聚程度随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发生变化;由于流通产业的关联性,流通产业集聚程度的提升不是流通子产业发展的唯一目标,应该处理好地区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集聚的关联,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地区经济竞争力提升协调共进,是地方政府制订相关政策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产业转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格局的重要因素,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伴随着制造业空间结构的变化。研究消费品制造业区域转移的特征有利于分析产业特性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消费品制造业空间转移总体上呈现先向沿海地区集聚后向内陆地区扩散的特征,并遵循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的变化趋势。分行业来看,劳动密集程度高、集聚程度高的行业,其空间转移发生得也较早。  相似文献   

9.
在改进传统EG指数方法的基础上,以区域和流通子产业两个层面分别对2005-2011年广东省流通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重点阐释了广东省流通产业集聚程度变化的趋势及原因。研究显示,流通子产业集聚程度随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发生变化;由于流通产业的关联性,流通产业集聚程度的提升不是流通子产业发展的唯一目标,应该处理好地区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集聚的关联,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地区经济竞争力提升协调共进,是地方政府制订相关政策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发展壮大到目前,已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之一。相比全国其他区域,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这种集聚有利于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文章主要从广东省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特征、集聚的典型代表、集聚的载体三个角度分析了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最后,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集聚形成竞争优势所面临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对三大城市群环境效率水平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工业集聚对城市群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和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环境效率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但集聚模式具有差异;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工业集聚对城市群本地城市环境效率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周边城市环境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京津冀城市群工业集聚对本地和周边城市环境效率的影响均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和环境规制等影响因素对城市群环境效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建议以绿色创新为支撑提升城市群发展质量,加强城市群工业集聚区域的环境规制和监管,发挥优势、补足短板,实现区域整体协调。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考察了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双向影响机制及产业异质性影响。采用2006—2015年中国31个省域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验证了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双向影响机制和产业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存在显著的双向促进作用。产业集聚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了区域创新,区域创新通过增长极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了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双向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产业异质性,不同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呈现出差异,同时区域创新对不同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反向影响亦呈现出差异。东部地区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双向影响程度相对中西部地区更大。  相似文献   

13.
文章实证研究了珠三角产业集聚与城市技术创新水平之间的关系,得出珠三角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产业集聚度,特别地,深圳的产业集聚程度最高,且产业集聚对城市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的结论。并针对目前珠三角产业集聚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星星  李卫忠 《物流技术》2020,(2):48-51,149
运用DEA效率测度方法,通过对2013-2017年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区域物流产业技术效率的对比研究,探索推动广东省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路径。结果显示:对比珠三角区域,粤东西北区域物流产业技术效率与珠三角区域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粤东与粤西地区,粤东区域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值仅为0.4,粤西区域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值为0.81,均远低于珠三角区域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值0.94。纯技术效率低下是制约粤东西北地区物流产业技术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应加强物流产业信息技术应用,推进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考察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人才集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共轭驱动效应及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人才集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符合威廉姆森假说。就全国而言,人才集聚和产业集聚背离共轭状态;分区域样本中,中部地区人才和产业集聚处于协同发展的共轭驱动状态,东、西部地区尚未对区域经济增长形成协同发展的正向互动关系。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对本地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影响,产业集聚在短期和长期内均对邻近地区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而人才集聚则表现出非线性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之一,而物流产业的发展是整个珠三角区域经济能否保持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将介绍珠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珠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珠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对鲁尔区产业集聚的历程及其环境污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鲁尔工业区集聚对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并得出鲁尔工业区促进环境技术效率提高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3,(16):15-17
通过构建一套由38个指标构成的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广东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现代服务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产业规模优势明显,但要赶上北京、江苏和上海,广东还需加快科技进步,提升科技实力,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广东省内,珠三角现代服务业竞争力明显高于粤北山区和两翼地区,不同区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和方向应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9.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数字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提振区域经济的关键动力。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韧性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均正向影响区域经济韧性。产业集聚在数字经济驱动区域经济韧性提升中发挥中介作用,即数字经济可通过推动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韧性提升。在不同地区,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对此,应推进经济数字化改造,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推动产业高质量集聚,筑牢经济发展根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网络,驱动地区均衡发展,为提升区域经济韧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金国 《经济界》2022,(6):77-83
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水平,以“人才红利”代替“人口红利”是新发展阶段经济动能转换的重要推动力。少子化作为人口新常态,正深刻影响着地区的人口和产业分布。文章从理论上剖析了少子化与人口集聚的内在联系、人口集聚对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机理。以南通市为例,对少子化典型地区人口集聚对区域人力资本水平影响的形成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区人口少子化越严重,人口和产业向市区集聚的程度越高;人口集聚程度与区域人力资本总体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人口集聚主要通过知识溢出和就业竞争影响区域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