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1997-2006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明东 《财经科学》2007,(5):110-117
本文选取1997-2006年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方法,考虑了FDI存量和我国加工贸易特征的影响后,对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显著影响了我国贸易收支;短期内J曲线效应存在,时滞约为5个月;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同向性明显;我国贸易收支的收入效应大于价格效应等.  相似文献   

2.
罗宏锋 《现代财经》2008,28(6):72-75
有别于传统的总量分析,利用双边贸易收支模型考量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双边贸易收支的关系,能更深刻地揭示汇率波动与我国贸易收支的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对不同国家而言,不仅双边汇率对双边贸易收支的弹性系数大小不一样,而且双边汇率的波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方向也并不一致,这也说明了采用双边汇率和双边贸易收支样本比总量样本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1994年1月至2009年4月的数据,采用较新的非对称协整技术,实证考察人民币实际汇率与我国贸易收支之间的变动关系。研究发现,长期中,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成立;短期内,J曲线效应在我国存在;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间存在非对称协整关系。其中,相对于出现过大的贸易顺差,如果出现贸易赤字,贸易收支恢复长期均衡状态的调整过程较为缓慢。据此认为,相对于出现贸易顺差,当前更应关注外贸不利冲击对我国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贸易收支与实际汇率——中美、中日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美国和日本两个最大的贸易伙伴作为中国双边贸易收支的分析对象国,运用协整分析、方差分解等技术,比较分析了实际汇率和需求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汇率并不是中美之间贸易收支的主要影响因素,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真正影响中美双边贸易收支的因素是美国方面的需求。在短期中影响中日双边贸易收支是我国的需求因素,而长期来看实际汇率对双边贸易收支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黎亮 《经济与管理》2012,26(5):68-73
基于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根据中国和美国1990-2009年的季度数据,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中美贸易收支的主要因素包括美国的实际GDP、中国的实际GDP和人民币实际汇率,且三者的影响力次第减弱,中美贸易也存在明显的J曲线效应.因此,改善中美贸易失衡应扩大中国内需、调整业口结构和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6.
王晓雷 《当代财经》2007,(12):88-95
通过选择美国与中国、日本、加拿大、英国和欧元区11国等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数据作为样本,研究美国的双边贸易逆差与美元汇率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收支与美元汇率没有实质性联系.美国逼迫其它货币升值没有也不能缓解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同样,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也不能缓解美中双边贸易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园  韩斌 《当代财经》2012,(11):101-109
东盟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协整方法,使用季度数据对中国—东盟5国的贸易收支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东盟5国实际GDP、中国实际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这四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中国—东盟5国贸易收支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中国—东盟5国贸易存在"反J曲线效应",即短期内人民币升值会改善贸易收支。因此,中国和东盟5国的双边贸易收支状况可以通过变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来调整。  相似文献   

8.
广义的贸易结构是一定时期内贸易中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构成情况。从贸易收支的视角来看,我国的贸易结构存在货物贸易结构和服务贸易结构的失衡、货物贸易内部结构和服务贸易内部结构的失衡。本文在对贸易结构失衡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就其中的原因进行了透视,并提出了扭转贸易结构失衡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人民币升值可能造成的贸易收支效应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中国对28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出口的面板数据,对比分析了2005年汇改前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和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后发现:无论是汇改前还是汇改后的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的出口均未产生显著影响;而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却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由此可见,相对于实际汇率波动风险而言,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1.
戴翔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2):106-111,128
本文借鉴BKK(1994)和Abdelhak S.Senhadji(1998)的分析思路,对中国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动态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结果却表明,用于描述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动态关系的经验性规律的"S"曲线并不适用于中国。本文认为,导致"S"曲线在中国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快速而全面地融入以全球生产网络为载体、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成为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价值增值地"和"出口平台",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相互"作用效应已明显减弱。而在两种商品模型中,贸易条件就等于实际汇率,所以本文的研究结论从另一层面说明:汇率不是中国持续性贸易顺差的原因,试图通过人民币升值不是解决中国贸易顺差的合理之道。  相似文献   

12.
许银萍  杨喆 《经济论坛》2011,(10):20-21,30
汇率变动影响贸易收支的研究一直是国际金融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文献进行综述,揭示目前学术界关于这个研究存在的几种主要观点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占华  于津平 《当代经济科学》2015,37(1):39-46,125,126
本文基于2003-2011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了省际以及三大经济圈内贸易对工业废水、工业SO2、工业烟(粉)尘等三类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并检验了现阶段中国是否存在库兹涅茨假说、污染避风港效应及要素禀赋效应等。结果显示:中国省际及三大经济圈内贸易开放度的提高有助于中国环境质量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各省通过经济合作的加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各自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引入交叉项进一步发现贸易对环境分别存在负收入效应及正结构效应。同时,中国的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污染避风港效应与要素禀赋效应则随污染物指标选取、分析区域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了贸易开放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两种途径:改变人力资本相对报酬和国外知识溢出,贸易开放能否促进人力资本形成取决于两种途径的相对大小。同时本文使用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对贸易开放如何影响人力资本形成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和人力资本之间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即当贸易开放度比较低时,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不利于人力资本形成;而当贸易开放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则有利于人力资本形成。  相似文献   

15.
汇率变动的贸易收支结构效应是指汇率变动对出口和进口不同影响引起贸易收支的变化过程。考察汇率变动贸易收支结构效应,可以探讨汇率变动对收支平衡的作用,进而探讨汇率调节贸易收支的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是否成立。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年度数据为基础探讨汇率变动的贸易收支结构效应,刻画两者之间的脉冲响应关系,从而得出我国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刚贞  王光伟 《技术经济》2008,27(1):116-120
贸易与汇率关系理论难以对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贸易顺差急剧扩大的现象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本文利用凯恩斯主义的国际收支分析思路,结合我国人民币不能完全自由兑换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现实,将汇率预期变量引入贸易收支模型,对主要家用视听产品的对外贸易进行实证分析,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预期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利用2005年1月--2008年6月的中国贸易收支额与人民币汇率的月度数据,时人民币升值是否存在J曲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会降低贸易收支,但在长期有利于贸易收支,从而形成货币贬值才会出现的J曲线"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建立一个简单的结构模型说明贸易、FDI和汇率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的基础上,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的贸易收支、FDI与实际汇率三者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实证结果从短期和长期角度验证了三者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长期来看FDI对贸易余额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人民币实际贬值的J曲线效应明显,贬值改善贸易余额的时滞大约为两年。出口空间的大小不是影响FDI的主要因素,实际汇率的稳定有利于吸引FDI。贸易收支的顺差和FDI的大量流入是近来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重要来源,人民币的升值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恶化我国的贸易收支,但会对FDI的流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春生  吴超林 《经济评论》2007,148(6):152-157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于1995年由Obstfeld和Rogoff所开创。与传统的贬值理论及开放模型不同,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融入了微观基础(价格粘性及不完全竞争)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影响,从而对现实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表明,进出口替代弹性、跨期替代弹性、不同货币定价、投资增长及消费的货币需求弹性等因素都对贬值的贸易收支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