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最为财务学发展的新领域——行为财物学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在金融市场分析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且对投资政策分析和融资偏好分析也显示它的重要作用。本文综合介绍了行为财物学在以上诸方面的作用,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行为财务学文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行为财务理论作为财务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对现代财务理论基础进行了重构和修正。本文回顾了行为财务理论的起源和已取得的理论成果,对行为财务理论进行了适当的评析,认为行为财务理论的未来的发展,在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扩大解释范围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行为的价值创造效应。  相似文献   

3.
行为财务学述评及其发展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财务理论支持效率市场假设,假设人们的行为符合主观预期效用理论扣理性.20世纪80年代后期,行为财务学以期望理论为基础,加上其他心理学与行为学对于投资者行为模式的发现,来取代现代财务模型中的理性行为假设,进一步解释了传统财务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实证发现,从而对市场效率性进行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诠释,丰富了财务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行为财务学是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与传统财务学的新兴学科,它对传统财务学中的理想假定进行了修正.本文以行为财务学的理论和相关研究为视角,分析探讨了经理人在不完全理性的假定下,对企业对外投资决策的影响,以期为企业改善投资效率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行为财务学是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与传统财务学的新兴学科,它对传统财务学中的理想假定进行了修正。本文以行为财务学的理论和相关研究为视角,分析探讨了经理人在不完全理性的假定下,对企业对外投资决策的影响,以期为企业改善投资效率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悄然兴起的企业行为财务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财务管理是以理性预期、风险规避、效用函数最大化和不断改进决策方法为前提的.可是,大量的事实表明,在市场交易和企业经营中,人们经常发生缺少理性、冒险、只满足情感需要而不考虑效用和效益的行为.于是,心理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知识开始被财务学所吸收,行为财务理论逐渐成为人们解决和解释复杂经济现象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7.
标准财务学下的资本结构理论立足于有效市场和理性人假设,该理论强于有效市场的支撑而弱化了对现实世界中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模式的研究,造成了理论分析与资本结构的实践经验长期背离。本文依据行为财务理论观点,通过分析市场时机、过度自信和乐观以及羊群效应对经理人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阐释了企业资本结构的行为财务学观点。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行为财务学(Behavioral Finance)的理论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西方国家,发展于80年代。特别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Daniel Kahneman和乔治—梅森大学Vemon L.Smith两位研究行为经济学的教授,也使得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在主流经济学中拥有更加明确的位置。行为财务学作为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9.
冯建 《上海会计》1997,(10):29-30,2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一种与之相对应的财务理论,至少应涉及以下三个根本性问题:其一,这一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其二,贯穿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线索是什么?其三,如何以特定的核心概念为起6,以一定的基本线索为导向,来设计这一理论体系?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之所以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在于: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如无明确的核心概念,就缺乏应有的逻辑起点,成为无源之水;同时,作为一种理论如果缺乏明晰的主线加以贯通,那么各部分之间就失去应有的联系,无法成为一个有机体系c而在明确核心概念和基本线索之前,要具体地构建…  相似文献   

10.
论制度财务学构建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前为止,公司财务学还是按照基于工程学方法的数理财务学体系建构的,其理论和逻辑缺失导致了财务学理论的贫困化现象,惟一的出路是在数理财务学之外再开辟财务学研究的新路径和新领域,制度财务学的提出和构建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选择。制度财务学是基于四个基本命题而构建的,在内容上至少涵盖五大板块,即制度视角的公司财务目标结构、内生于公司财务行为的制度结构、具体财务运作中的制度分析、财务网络结构与制度安排及财务伦理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改革和金融改革提出了严峻挑战。根据中国政府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6年中国农业和金融业要进一步放开。中国要参与国际竞争,作为薄弱环节的农业和农村金融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3.
转型时期中国信用卡发展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信用卡产业始于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第一张中银长城卡 (准贷记卡).经过24年的跨越式发展,而今的中国市场可谓精彩纷呈,全国性发卡行达15家,发卡量超过1.5亿,贷款余额逾1万亿.  相似文献   

14.
企业金融是个乍暖还寒的课题 ,是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必然要遇到的。本文从阐述企业金融含义开始 ,阐明了企业金融的六个作用 ,讨论了企业金融与专业金融机构的比较 ,论述了企业金融业务选择的原则和范畴 ,重点研究了企业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 ,提出了组建以财务公司为核心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方案 ,对解决我国大型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金融业务需求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We examine whether financial markets development facilitates the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Using European micro-level data for 1996-2005, we show that firms in industries with growth opportunities use more external finance in financially more developed countries. This result is particularly strong for firms that are more likely to be financially constrained and dependent on domestic financial markets, such as small and young firms. Our findings are robust to controlling for techn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external finance needs and to using different proxies for growth opportunities. Interestingly,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measures of technological determinants identified in prior work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once growth opportunities are controlled for.  相似文献   

16.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品牌有了知名度就有了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企业发展就有了根基和后劲.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有了品牌就可以夺得更大市场份额,获取超额利润,促进企业更快成长.本文从国际银行卡品牌发展道路出发,分析品牌建设的条件和经验,阐述境外知名银行卡品牌的建设实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主要存在: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状况不佳;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完全;农村金融中介功能微弱的问题。本文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以充分发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金融功能。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是在20世纪末出现的一个新范畴,是指以技术创新为主导动力,以质量型增长为内涵的新经济形态。正确认识新经济,认真研究新经济条件下金融发展的新现象、新规律,对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金融发展、农村信贷与定价:一个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金融发展理论角度,我们可以发现银行信贷在农业生产过程之中存在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农村信贷构成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资本支撑力量。金融市场机制的形成,能通过改善信贷效率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与发展。我国农村非正规信贷的存在反映了既有融资制度下农户融资行为的扭曲;担保是影响农户融资行为的重要约束条件;普遍存在着的农村信贷分配不公平问题导致了福利损失。信息不对称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制约着农村信贷定价效率。而中国农村信贷定价机制扭曲,信贷配置效率低,主要受制于国内农村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与经营水平限制,信贷供需失衡,农村金融体系发育不完善等因素。为促进农村信贷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需要丰富农村信贷供给主体,打破垄断格局;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微观主体的市场化定价能力;在解决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消除农村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营造充分的市场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20.
We find that firms behave consistently with how their CEOs behave personally in the context of leverage choices. Analyzing data on CEOs' leverage in their most recent primary home purchases, we find a positive, economically relevant, robust relation between corporate and personal leverage in the cross-section and when examining CEO turnovers.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an endogenous matching of CEOs to firms based on preferences, as well as with CEOs imprinting their personal preferences on the firms they manage, particularly when governance is weaker. Besides enh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s, the broader contribution of the paper is to show that CEOs' personal behavior can, in part, explain corporate financial behavior of the firms they man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