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人民生活的改善、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筑业从过去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建筑业如何应对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课题组从建筑业实行“营改增”的好处分析入手,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围绕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发展战略,提出建筑业实行“营改增”存在着三大难点,课题组从建筑业实际出发,在认真分析“营改增”对建筑业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建筑业实行“营改增”三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凤泉  于秀艳 《活力》2006,(6):81-81
一、可持续建设概念与范式演变 对于Sustainable Construction,通常被翻译为“可持续建筑”或者“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该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现在其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了“建筑活动”和“建筑业”的范围,这是因为:第一,它考察的对象不仅仅是建筑业,而涉及环境、城市、生态等多方面;第二,从建筑生命周期看,其时间范围也不仅仅是建筑生产活动范围,包括了对建筑物甚至对城市的运营和管理。因此,本文将其翻译为“可持续建设”,这样较为符合现实和未来的研究和应用内涵。  相似文献   

3.
一、施工设备更新决策优化的提出建筑业的施工设备是从事施工生产的劳动手段,施工设备适时科学地汰换和经济合理地投资,是发展建筑业和壮大基本建设实力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建筑业施工设备存在的问题,是技术装备老化和技术落后,大部分施工设备均“超期服役”,技术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机种配置和大中小型机械比例不协调,按照新的施工工艺需用的新机具少,全国建筑业全员技术装备普遍偏低,照国外相比差  相似文献   

4.
建筑业物流供应链的革新——“指值”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进 《价值工程》2005,24(12):50-51
建筑业传统物流无法使建筑生产获得最适合的物资,同时由于物流环节较多,致使成本较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在建筑业物流中采用“指值”方式,使施工和物资供应企业建立起面对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实现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这已为各国所公认。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从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看,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这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很不重视建筑业,它缺乏独立经济的必要条件,在材料供应上,随投资和建设项走,供应环节多,层层设库,余缺不能调剂,经常处于停工待料的被动状态。在资金上,施工企业必须的流动资金,国家拨给的数量少,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价格政策上,建设产品的价格构成不合理,利润率大大低于工业部门的平均成本利润率,使建筑业长期处于微利或无利境地,一些必要的开支费用没有来源,不得不摊入成本,甲方形象化地说:“刮风要风钱”、下雨要雨钱”。在劳动政策上,建筑施工流动性、  相似文献   

6.
建筑施工企业是我国三大高危行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但是建筑业事故率依然居高不下,以高处坠落事故最为典型。本文通过分析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指出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筑业和住宅问题谈话发表20周年。小平同志关于“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应该看到,建筑业是可以赚钱的,是可以为国家增加收入,增加积累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8.
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筑业的经济效益如何,对整个国民经济关系极大。”要“改革建筑业”。施工企业是建筑业的经济主体,施工企业推行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种创举。深入研究这种经济责任制的特征,认真总结改革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加速整个建筑业的改革,提高基本建设的投资效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倪虹部长在2020-2021年度鲁班奖颁奖暨行业技术创新大会中指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科技赋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建筑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是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40多年来,深圳市建筑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为动力,历经深圳速度、  相似文献   

10.
一、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苏联建筑业从1957年开始进行第一次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主要精神是“全面改组”,撤消了不少领导建筑业的中央部,将建筑业的日常领导工作,由中央转移到经济行政区国民经济委员会,即由部门的条条管理,变为地区的块块管理.这次改组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反而助长了“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严重影响了建筑业的发展,尽管在1962年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如恢复一些共和国建造部,加强集中管理,也未能凑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传统建筑业逐渐向工业化发展,“绿色建造”“智慧建造”等理念渐趋成熟,建筑业多元化发展需求与建筑业生产固有的长周期性、高风险性的特征交织叠加,决定了建筑工程物资供应链面临着更复杂的风险环境,也较大程度的影响着项目的进度、成本与质量。基于此,本文以建筑工程物资供应链为对象,通过对工程物资供应链风险因素分析,结合风险控制理念,尝试对如何科学有效的控制和预防物资供应链风险提出一些建议与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工程质量特别是量大面广的住宅工程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关心的热点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安居乐业,它决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筑业企业都必须牢固地树立起这样一个观念,“有为”才能“有位”,如果不提高工程质量,不走质量兴业的道路,建筑业就将无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此,建设部确定“九五”时期工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我国整体经济行业的“项梁柱”。2009年房地产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1年的2.8%增加到了15%,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2009年,我国建筑业产业规模继续扩大.生产形势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各项指标再创新高。建筑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14.
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筑业“改革的关键是要推行投资包干制”“要鼓励竞争;防止垄断”,“建筑企业内部还应当结合自己的特点,落实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民用建筑按最终产品实行小区包干,栋号包干,对建筑企业实行按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等。”这一关于建筑业改革的重要决策,深深受到广大建筑业职工的拥护。吉林市自1982年起推行投标承包制以来,取得了予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了这个制度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要求的。投标承包制是建筑业  相似文献   

15.
“营改增”是我国结构性减税的先发政策,将对建筑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基于宏观统计数据,测算“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业的税负及盈利变化情况,分析其对建筑业发展趋势的影响,并给出企业对策与政府决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于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和市场调节作用的充分发挥,竞争逐步地开展起来,国家决定“对一些适宜于承包的生产建设项目和经营项目,可以试行招标、投标的办法”.实践证明竞争和投标、它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并给 建筑业带来了新的经济活力.优化具有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任何管理工作都离不开优化,同样建筑业投标也离不开优化.当前如何着重解决建筑业投标优化模型问题,对促进建筑业发展和丰富优化科学,将有着双重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建筑抱有至善至美的追求。然而,在近几年的建筑行业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大厦发生倾斜!”“×××大楼突然坍塌!”“××领导因接受建筑包工头行贿被绳之以法……” 据调查,在建筑业发生贿赂犯罪的环节是很多的。一是工程发包招标投标环节。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一家女百家求”,谁能把活揽到手,谁就拿到了通往“金库”的钥匙。为此,一些建筑队和包工头就大肆贿赂有发包工程决定权者,以期承担到工程建设项  相似文献   

18.
李克强签批的《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艰巨,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将“营改增”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等领域.本文以建筑业为研究对象,对建筑业实施“营改增”后预计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建筑企业由债权债务引发的诉讼活动日益增多,究其根源,有建筑企业外部经济环境造成的原因,也有建筑企业内部管理的因素。从外部经济环境分析,由债权债务引发诉讼的原因是:其一,是宏观经济形势趋紧,造成资金紧缺和三角债的困扰。前几年经济过热,经过宏观调控,目前经济增长趋缓。经济的起落,建筑业所受的影响首当其冲,尽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所增长,但建筑业投资的“供给”与建筑业生产能力的“需求”之间仍是供不应求的卖方占市场主导地位。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开发商征用的土地若逾期不开发,将受到处罚甚至被收回,迫使开发商不得不转…  相似文献   

20.
汪源浩 《基建优化》2006,27(1):25-27
通过对华东和中部省份建筑业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对安徽建筑业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安徽建筑业总量偏小,效益偏差,基础偏弱。在实现“奋力崛起”的战略目标中,应加快建筑业发展速度,首先在劳务大省的基础上,打造安徽建筑劳务品牌,其次提高建筑业专业水平,形成安徽建筑业特色,再打造一批优势企业群体,提高产业集中度,把建筑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