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同时还进一步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这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  相似文献   

2.
一、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历史背景 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卞苏徽 《特区经济》1992,(11):39-39
<正>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我国经济整体高速发展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一种社会经济体制所具有的激发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结构和功能。但并不是所有的经济体制都具有激励机制,有些体制,如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就缺乏激励机制。怎样使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充满生机活力,或怎样激发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这就需要变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形成经济整体高速发展的激励机制。市场经济是一种由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进行调节的商品经济。它是按价值规律运行的经济模式。在价值规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的概括,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最高层次是计划经济,它是由公有制所决定和所要求的基本经济制度,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制度相区别。这个精神体现在《决定》的下列三处论述之中:“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危机,使生产符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目的,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标志之一。”“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总体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这些论述都清楚地表明,计划经济是从社  相似文献   

5.
论税收与运用价值规律汪康税收是国家运用价值规律的重要杠杆,正确地认识和运用它,有利发挥价值规律积极作用,防止消极作用,对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重要现实意义。一、公平税负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企业已逐渐成为市...  相似文献   

6.
寻求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点是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关键所在。所谓结合点,就是两者相互衔接的共同点。我认为这个结合点就是商品(包括劳务)价格。之所以说商品价格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结合点,是因为商品价格综合反映了商品价值规律,市场供求规律,有计划发展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国家方针政策等方面的要求,还因为商品价格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探寻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途径和方式,最主要的是找到二者的结合点。找到了二者结合的支点和枢纽,那末,在什么意义上结合,为何结合的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我个人认为,从理论上说,二者的结合点不在它们的外部,而在它们的内部;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就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点。当然,这需要进一步说明和发挥,我这里只能谈点粗浅意见,以就教于同志们。经济形态上的结合是第一个层次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余慧 《魅力中国》2010,(29):52-52
劳动价值论是《资本论》的核心与基石,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刻理解将更加有助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提高经济效率。本文将从阐述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出发,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概况,说明劳动价值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指导,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经济价值规律自发的有效调节,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经济下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建设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或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社会资源的配置主要不再由政府通过行政通道或指令性计划的手段来进行,除极少数必须由政府直接控制或垄断的行业外,绝大部行业的投资经营、发展都要交给企业按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准则去进行。  相似文献   

10.
论商品交换原则与共产党人平等观的本质区别□白品海《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严格防止把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的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的政务活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经济领域必须重视和运用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11.
斯大林模式是指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经济,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其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即政治集权,经济集中,思想集控。政治上,高度集权,个人专断,缺乏民主,党政不分,干部终身制,任命制。在全国建立高度集中的党领导体制,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缺少有效的人民监督。经济上高度集中,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统得过死,缺乏活力。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排斥价值规律,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思想上,个人崇拜,公式化,行政干预。这一模式对我们中国的历史产生过极为深刻的影响。对它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检讨,应是我们研究中国现代状况不容忽视的任务。本文主要是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以下三个目标:第一,资源配置要由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变化起基础性作用。第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以及企业的优胜劣汰,要通过市场机制的运作来实现。第三,社会生产与需求的基本平衡。主要靠市场调节来达到。要实现以上的具体目标,离不开金融手段,具体地讲有以下几点:资源配置指的是资源在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个企业之间的分配。计划经济强调的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虽然也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法,但是四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计划经济要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必须要有两个前提条件:其一是中央计划机关对全社会的一切经济  相似文献   

13.
我国从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以后的20多年间,基本上是抱着排斥市场经济的观点实行计划经济的。但事实证明。商品生产和市场是不能废除的。这20多年的经济又表明,在承认商品生产,尊重价值规律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就发展比较好,在“左”的指导思想下,曾极力想缩小商品生产的范围。例如,企图使农村人民公社变成自给自足的单位,取消农村集市贸易;又例如,企图把工资制度改变为供给制度。事实证明这些都是做不到的,而且只是意味着倒退。  相似文献   

14.
价值规律是由互相联系的诸规律所构成的规律体系。现有的价值规律定义,我认为都是不妥当的。现有的价值规律定义,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价值规律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规律;①二是,价值规律就是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②持后一类观点者甚多,许多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均有所见。上述定义都没有摆脱五十年代初期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给价值规律所下的偏狭定义的羁绊。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规律理论并不象定义作者们所理解那样,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论及价值规律时,批评施米特把价值规律看成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科学假说”,指出:价值规律所涉及的,“不仅是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历史过程和对这个过程加以说  相似文献   

15.
一所谓市场调节,实际上就是价值规律的调节。它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价格运动来调节社会的生产和流通。价值规律的调节是较深层次的调节,而市场调节则是较浅层次的调节。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只有通过市场调节才能实现。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过程,也就是市场调节的过程。在纯粹意义上的市场调节体系中,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调节,是以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作为前提,以政府对经济的不干预和企业之间的充分竞争作为条件,因此,对特区  相似文献   

16.
一、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如何按照这个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来改进国民经济管理,确实有许多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研究。今年三月间,省计划学会筹备组给我出了一个题目,要我讲讲市场调节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过去我们讲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只讲计划管理、计划调节、计划控制,不讲市场调节,完全排除市场机制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广大实际工作者依据改革的精神,对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批判,认为应该尊重和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主张把市场机制(即依据市场供求  相似文献   

17.
高校内部银行管理机制的研究□张金贵刘贵林吴小川高校内部银行是把商品货币观念和银行机制引入高校内部,运用价值规律管理高校内部经济活动,完善高校内部管理机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新形式。因此,正确认识、深入研究校内银行及其管理机制,是高校内部管理面临的现实...  相似文献   

18.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指导价格改革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了关于商品经济中的价值、价格、供求等范畴,对社会主义经济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但马克思认为,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之后,商品、货币及价值规律的作用都将退出历史舞台。斯大林虽肯定了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承认了价值规律。但又不承认生产资料是商品,不承认价值规律对生产起调节作用。建国以来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有益的探讨,见解各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学术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研究探讨和实践验证,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才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9.
确立资本意识增强国企活力高世宝一、确立资本意识,是按市场规律办事的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价值规律有效发挥(这里讲有效发挥主要是指发挥价值规律的正面作用,限制并克服其负面影响)的经济。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最普遍的一般规律,在...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可还是有很多居民买不起商品房.这是目前我国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将运用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来讨论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高房价问题,并揭示房地产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在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