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我们回首2004年以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时会发现,其“井喷”式增长的车型主要是乘用车产品。然而,2004年却风云突变,在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载货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三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重卡更是风景这边独好,其市场增幅是各种细分车型中最高的。  相似文献   

2.
《销售与管理》2008,(1):101-101
在2007年,乘用车市场产品加权平均价格累计下降5%,乘用车市场的竞争演变成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统计显示,国内乘用车市场持续景气。在2006年末中国私家乘用车保有量为1500万辆。而根据2007年1-11月份的销售数据,预计2007年全年销售增速可达25%,2008年销售增速在18%-20%之间。  相似文献   

3.
2006年以来,国内MPV行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销售增长幅度高达60%以上,成为国内乘用车市场中表现出色的“小众”车型。一季度,国内MPV行业最大的市场变化就是原有的江淮瑞风“一枝独秀”的市场格局被无情打破,旱现出江淮瑞风、广州本田奥德赛和上海通用别克GL8“三足鼎立”的新格局,预示着今后我国MPV行业将遵循国外惯例,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相似文献   

4.
了不起的SUV     
SUV到底有多火,不妨先来看一个简单的数字对比。同样是1-8月份,在2006年,SUV累计销量13.29万辆,而到了2013年,仅仅是上海大众途观一款车型,销量就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几年时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起步、井喷、萧条、直至复兴多个阶段。然而,面对整体呈曲线状态的乘用车市场,SUV市场却一路高歌猛进,增幅速度超过其它细分市场早已是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5.
8月10日,上海汽车股份乘用车公司宣布其第一款中高级轿车荣威750,上市四个月销量累计超过10000辆,并且单月销量在该细分市场V6系列车型的份额达到22.5%。位居前三甲。这标志着荣威在国际品牌林立、价格竞争白热化的中高级轿车市场占据了较为稳固的地位,同时打破了长期以来由欧系、日系、美系车把持国内该细分市场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11月份与往年不同,乘用车市场与上月比呈低迷走势,且当月同比再次呈现明显下降;1-11月,乘用车增幅继续回落,累计增长自2006年以来首次低于10%。  相似文献   

7.
国产乘用车价格走势分析 据网上车市汽车价格数据统计。今年6月份国产乘用车价格指数(CAPI)下降了0.7%。与上月相比。价格下降速度略有加快;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基本持平。在各细分市场中。除微型车的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外。其他车型的市场价格均出现显著下降。具体价格指数(CAPI)变化情况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8.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最新统计显示,SUV车型的市场份额上市到12.3%。而据记者了解,在发达国家,SUV在汽车市场的份额接近30%,国内SUV的市场显然还有不小的增长空间。而随着城市SUV、越野SUV甚至跨界的出现,都将使得SUV市场越来越细分,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市场》2007,(12):85-85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乘用车销量数据显示,SUV车型的销量增长超过51%,成为整个乘用车市场中增长最快的车型。业内人士预测,四季度SUV的销量将延续前三季度的快速增长态势,今年将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名副其实的“SUV年”。  相似文献   

10.
品牌热点     
《国际广告》2011,(2):64-65
上海通用三大品牌归零重启 随着上海通用成为首个在国内年产销突破1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该企业计划将百万销量归零,重新开始,从而推动旗下的三大品牌强势重启。据悉,通用旗下的别克品牌将继续实践中高档汽车强势品牌之路,雪弗兰将主打年轻市场,而凯迪拉克则将在保持高端市场地位的同时,剑指细分市场前五的宝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