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去年金秋时节,地处崇山峻岭之间的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马道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密密匝匝的贡菊争奇斗艳。村民们正在花丛中采摘菊花,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些象征着丰收的菊花在绩溪县有一万多亩,构成了一幅美丽田园图景。绩溪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生态是最大的优势。近年来,绩溪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山水土产、山水文旅、山水养生三把“金钥匙”,最大限度打通绿水青山转化通道。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绩溪县林业局抓住林业二创契机,依托山上资源求生存,跳出林业行业求发展,走出了林产工业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的新路子。1994年跨入了安徽省林业“十强”县行列;1996年全林业系统产值46471万元,产品销售率达到105.8%,实现利税2589万元,连续3年在全县部门办工业的评比中产值和利税等经济指标都名列榜首。1.集思广益定思路“立足基础林业求生存,跳出常规林业求发展”,这是绩溪县林业局开展林业第二次创业的新思路。1993年,该县在夺取林业第一次创业全面胜利以后,局领导没有被这历史性的功绩所陶醉,他们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江苏省江阴市坚持强改革、优机制、严监管、促规范,以富民强村“四大行动”为抓手,蹚出一条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2022年,全市村级收入26.5亿元,村均收入1035万元,亿元村3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4993元,连续23年位列全省同类城市第一。开展“资产增值”行动,大气魄拉开“发展框架”着力破解发展空间局限问题,推动沉睡资源华丽“蝶变”。开展土地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4.
营林生产在未来到采伐阶段时,劳动对象是大量尚未成熟的林木资源,不能实现其管理收入,年度营林生产的成果成实物形态上表现为林木资源在一年内蓄积增长量,它的价值形态表现为一种“隐形收入”,如何对这种“隐形收入”合理地进行计算,“预核算”办法有实际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坚持做好资产、资金、资源管理“三篇文章”,走好服务、经营、分红“三条路径”,增加资产出租、资源发包、组织服务、实体经营、入股分红“五笔收入”,着力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2022年,全区实现村集体总收入2.94亿元,比“十三五”初增长42%。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激活乡村资产资源要素潜力,通过“十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形成了多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2022年,全市77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36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规模种粮方式。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载体,引导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出租、入股等形式集中流转土地,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为加快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盘活存量资产、开发闲置资源等方式,使村级集体经济有了较陕发展,但笔者发现有些村级财务^员没有正确处理村集体收入、支出账务。误区一:当年应收未收的收入没作当年收入按照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当年应收未收的收入,都要计入当年收入,借记“内部往来”或“应收款”科目。  相似文献   

8.
农业部日前发布的《2012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方案》称,今年要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推动力量向粮食生产汇聚、资源向粮食生产集中、政策向粮食生产倾斜,立足抗灾夺丰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有的按个头分拣、有的放冰袋、有的封箱……一箱箱打包好的西兰花堆放在仓库里等待发货. 和很多村民一样,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湖村的章利平也把耕地流转出去了.“原来自己种水稻、油菜,一年刨去成本收入不到1000元.”她说,现在一年光租金每亩就能拿800元,到配货点帮忙,一天还能领50元工资.“‘耕地宝’使咱的耕地变成了宝!”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甘肃省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出资源开发型、产业带动型、农旅融合型等10种集体经济发展方式。2022年,全省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8.20亿元,村均收入11.42万元,较上年增长20.46%。一、发展模式资源开发型。千方百计激活农村“沉睡”资源,创办领办实体经济,真正让闲置资源“动”起来、“活”起来。甘肃省两当县城关镇香泉村依托优质天然水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1.
<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重要的是在人才振兴基础上带动产业振兴,紧扣全产业链、做好跟踪服务是抓实落细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重要环节,石家庄市农广校找准发力点,汇聚媒体、网络、市场等资源,把握一产专业化、二产品牌化、三产社会化“三化同步”的培育跟踪服务方向,探索出“三产融合+三位一体跟踪服务模式”(简称“3+3”服务模式),即搭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平台,开展基地、线上、线下“三位一体”一站式服务。石家庄市农广校坚持在一二三产业分类开展培训服务,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淮安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22年,纳入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平台管理的1437个涉农村居,共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9.25亿元、村平64.4万元,同比增长8%。其中集体经营性收入超30万元、50万元的村,占比分别达86.08%和44.95%。收入来源结构不断优化。2022年,来自经营、发包及上交、投资等三项收入6.63亿元,占集体经营性总收入的71.67%,较上年末提高8个百分点,三项收入比51∶41∶8。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我国GDP就超40万亿元,跨进世界经济大国行列,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跨进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收入差距拉大”的矛盾已摆在我们面前。阿根廷、马来西亚、巴西等国家人均达到GDP4000美元后,都先后出现了“经济停滞、两极分化、腐败多发、就业困难”等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现象。  相似文献   

14.
<正>浦东新区通过发展乡村产业、盘活乡村资源、推进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就业等工作措施,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增速始终高于地区总产值和全体居民收入增速。“十三五”期间,浦东新区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速8.9%,比城镇居民快1.1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由“十二五”期末的2.14:1缩小到“十三五”期末的2.03∶1。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20年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以来,江苏省扬州市扎实开展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90个,总投资200.4亿元,已建成项目170个,完成投资149.4亿元。汇聚多方合力,助重大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推动“三个融合”,强化项目招引储备。一是融合产业优势和发展规划,培育招商项目。坚持依托农业资源禀赋和乡村产业基础,结合“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积极培育能够体现发展方向、资源特色、优惠政策的项目,累计推介近200个符合农业发展形势、顺应农民期盼愿景、促进农村全面建设的农业招商项目,形成“实施一批、  相似文献   

16.
《浙江林业》2008,(10):33-33
概况 凤阳山1975年经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和保护区合并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浙江省建区较早、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保护区。主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江浙第一高峰”,保护区具有动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地理位置独特、生物资源多样及物种的分化变异中心等特点。生物区系南北过渡,东西相承,汇聚多种珍稀植物资源,森林生态类型多样、环境质量具有天然“本底性”。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20年来,绩溪县国营林场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闯出了一条强化自我的发展之路,不仅增加了森林资源,而且经济效益也稳步增长。目前,扬溪、镇头两个国营林场有林地面积已达到了4Q9.3hm2,比七五清查增长89.30,森林蓄积量27.25万m3,增长292.6%,林产工业总产值达3696.7万元,林业销售收入达到2223.3万元,仅1990年以来就上缴育林基金160多万元,多次荣获林业系统先进国营林场称号,1996年碑身于安徽省“十强”行列。1.进行用人制度改革,变“因入设岗”为“因需设岗”计划经济时期,林场一直实行“因人设岗”的用人制度,即按…  相似文献   

18.
曹新 《国土开发与整治》2001,11(4):57-60,64
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的压力,一是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二是造成环境的污染。因此,正确处理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人类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应该向依赖于自然的“收入”,而不耗竭其“资本”的方向转变,以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协调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艰巨任务,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临安从“消灭荒山、绿化临安”到“森林进城,园林下乡”,林业科学发展不断上新台阶,己连续数年成为全国百强市(县)。如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6.6%,森林蓄积量858.9万立方米,农民人均收入达9000元,其收入一半则来自于林业收入。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实施“村企联盟、振兴乡村”筑基工程,以“输血”激活“造血”功能,在搞活农村集体经济方面开展了多项探索模式,取得了不错成绩,但也发现一些问题,必须对症下药,助力乡村振兴。一、发展模式一是盘活资产型。在集镇周边的村,通过盘活存量资源,将闲置旧果园、旧厂房、旧鱼塘、旧水电站、旧校舍和办公楼等重新进行价值评估和装修改造,采用自营、出租、入股、发包、托管、拍卖使用权等途径加以盘活利用,实现保值增值。如凤城街道南郊社区将旧村部装修后作为店面出租,每年租金收入约2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