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国际生产分工的发展加速了知识和技术的行业间流动,是发展中经济体获得外部技术溢出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和产品出口贸易数据构造中间投入品技术水平指标,从中间投入品技术水平视角评估国际和国内生产关联对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溢出效果.研究发现,上下游行业中间投入品技术水平的提升能通过技术嵌入和生产转换推动制造业技术升级;行业生产关联的技术溢出效应在国内生产网络中更为显著,而在国际生产关联中,高技术进口中间投入品对中国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在后疫情时期国际产业链加速变革的新形势下,中国应充分利用国内生产关联的技术溢出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和行业间技术共享,对外主动对焦国际高技术产品需求,以高水平参与国际生产分工推动制造业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2.
产业关联水平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驱动力,因而制造业与服务业间的产业关联度逐步受到广泛关注。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欧盟27国累积投入产出表对各产业关联度进行测算,建立产业关联度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演化的理论影响模型,进而应用计量经济工具对产业关联度的影响效应及强度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模型动态均衡分析证实了产业关联度的提升对于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水平具有正向效应;第二,高端制造业主要与生产性、分配性服务业关联,中端制造业主要与分配性服务业关联,低端制造业主要与分配性、消费性服务业关联;第三,在不同制造业分类背景下的计量分析显示,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产业关联度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由缓和增长至快速推动、最终进入稳定趋缓状态。结合中国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认为,应在重视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大力推动高端、中端制造业及其对应特征服务业类型的关联度,这将为中国经济实现平稳、持续增长提供更为坚持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业各行业融入东亚生产网络的程度存在差异,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融入程度较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融入程度较高.融入东亚生产网络,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间升级与制造业整体内部升级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不同类型的要素密集型产业,其内部升级效果却存在明显差异.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融入东亚生产网络的内部升级效应显著,而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却不显著.在继续发挥传统要素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需尽快寻找具有高端要素竞争优势的产业融入东亚生产网络新的途径.对不具有技术优势的产业,应努力提升其技术吸收和再创造能力,推动中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发展,高端制造业向全面扩散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济研究》2017,(2):82-95
"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史上的重要举措,能够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和深化产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但是其作用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上下游企业要有足够强的关联,二是上游企业必须是增值税纳税企业。本文基于中国135个行业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服务业和上游行业之间的产业互联程度,将其与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进行匹配,采用三重差分法(DDD)评估了"营改增"对企业减税和分工的影响。研究发现:(1)"营改增"的减税效应严重依赖于产业互联和上游行业的增值税税率,"营改增"企业的平均税负没有出现显著下降,但在具备产业互联的企业中产生了明显的减税效应和分工效应。(2)"营改增"之后,服务业企业可以将中间投入在纳税时扣除,因此有效地推动了跨地区的分工与协作。(3)"营改增"还促进了企业设备类固定资产投资,进而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完善"营改增"制度有直接的启示作用,包括税率的设定等。  相似文献   

5.
增值税扩围改革对服务业行业流转税负担的影响同时包含"税率提高的增税效应"与"进项抵扣的减税效应"。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分析并测算增值税扩围改革影响各服务业行业流转税负变动的净效应,结果发现:不同服务业行业的税负变化情况差异较大,商务服务业等大多数行业的税负将减轻,但租赁业等部分行业的税负会加重,税改后的增值税税率水平选择与中间投入比率是影响服务业行业税负变动的主要因素。为了优化服务业发展的税收环境,使增值税扩围改革有助于减轻服务业的流转税负,应根据税负平衡点审慎选择服务业行业税改后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当前制定的租赁业、交通运输业的试点税率水平偏高,有必要予以降低。  相似文献   

6.
宰德山 《时代经贸》2012,(10):196-196
2009年,我国全面实施了增值税转型,在其他行业增值税税负普遍下降的情况下,煤炭采掘业增值税税负反而增加。煤矿井下生产巷道是煤炭生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增值税政策所述的构筑物,应将其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  相似文献   

7.
吴利学  方萱 《技术经济》2022,41(12):91-98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对经济社会影响重大。分析数字经济产业的投入产出结构及其产业关联特征,对于发挥数字经济的带动和支撑能力、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2017年、2018年、2020年中国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数字经济的投入产出结构和产业关联进行刻画,结果表明:第一,数字产业是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重要中间投入和上游需求部门;第二,在产业静态关联方面,传统产业与数字产业的产业融合程度仍然较低,而数字产业对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生产过程中均具有重要影响;第三,在产业动态联系上,数字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各产业具有极强的需求拉动作用,但其他行业对数字产业的整体拉动作用较小。基于这些结论,本文为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推动营改增是建立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的必然要求,扩围对行业税负和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值得研究。文章构建了分税种对产业影响的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分析得出,增值税和营业税对二、三产的长期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增值税对两个产业的影响都为正,贡献率在60%左右;营业税对第二产业影响为正,对第三产业却为负效应,并且贡献率都很微弱。最后,围绕营改增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从产业结构优化视角提出了深化营改增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运用DEA模型、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协整耦合关联度,对我国长三角区域和珠三角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和竞争力提升的关联以及两类产业的耦合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的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以及珠三角区域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和金融保险业分别与本区域的制造业集聚显著正相关;长三角区域和珠三角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对本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但其增值贡献较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耦合关联,但存在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耦合结果显著性的非对称差异,且长三角区域的该方面差异表现略大。  相似文献   

10.
王晶  王艺 《经济论坛》2022,(11):56-64
会展业通过会议、展览、奖励旅游等活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其联动能力强,关联水平高,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产生强大的带动效应。对应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会展业由简单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渐转向生态化集约化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会展是市场规律,也是会展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基于我国2018年投入产出表,计算绿色发展视角下会展产业的关联和波及效应。从产业关联角度来看,绿色发展视角下会展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前向关联度较高,与服务产业的后向关联度较高;从产业波及视角来看,会展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能够产生联动经济发展与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基于此,文章提出促进会展产业绿色化发展相关建议,以期借助其影响和辐射作用推动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增值税收入在我国税收总收入中占肯较大比重,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增值税水平已经达到了46%,其重要性由此可见。因此增值税税负水平的确定,既要体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又要符合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在研究我国增值税税负问题时,一方面要从宏观经济角度,研究增值税宏观税负对GDP及财政收入增长的影响,从而比较客观地评价目前我国增值税宏观税负水平是否适当,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要从微观经济角度,研究增值税微观税负对企业和个人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以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的效应,从而为进一步深化增值税制改革、适时地调整增值税政策、合理确定增值税税负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我国全面实施了增值税转型,在其他行业增值税税负普遍下降的情况下,煤炭采掘业增值税税负反而增加.煤矿井下生产巷道是煤炭生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增值税政策所述的构筑物,应将其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  相似文献   

13.
增值税作为一种流转税具有税负转嫁特性,当市场上供应弹性无限大而需求弹性无限小时,增值税税负全部由消费者承担;当需求弹性无限大而供给完全无弹性时,增值税税负则全部由生产经营者承担。税法明确规定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为销售或进口的货物和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同时也对实务中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某些特殊项目或行为做出规定。其中,特殊行为包括兼营销售行为、混合销售行为和视同销售行为。  相似文献   

14.
利用相关年鉴数据,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税负进行比较,发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大中型企业与其它大中型工业企业相比,其总体税负水平和增值税税负水平均不高;而且,在设定条件下,装备制造业增值税转型对其R&D投入影响也不大。因此,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R&D的税收激励政策,需要加强其针对性、便利性和可预见性,同时创造其发挥作用需要的条件并采取组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1987-2010年间中国投入产出表以及相应年份的延长表,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全面测算并比较了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关联变化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联效应总体上趋于上升的态势,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远远高于服务业,制造驱动经济发展在产业关联上具有显著的特征.但服务业的溢出效应要高于制造业,其对于制造业发展的支持作用非常明显,而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则较小.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来看,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内生发展和溢出机制上都要优于资本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尽管在研发、信息与商务服务上的溢出效应有了较大的进展,但金融、流通等与制造业转型升级比较密切的服务业的溢出效应还相当低.因此优化供给推动与需求拉动的产业关联机制,突破地方保护、贸易壁垒等制度性的障碍,完善制造与服务的生态系统建设是实现中国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为"营改增")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要的税制改革内容之一,营改增对于促进我国产业分工的细化和二三产业的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技术进步和创新、对外贸易发展和结构调整,以及有利于在总体上减轻企业税负均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对地方财政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行业和企业税负、地方财政和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营改增对克拉玛依市的经济影响,并基于克拉玛依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对营改增影响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所谓"营改增"就是营业税改增值税,从本质上来说,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减税,而是在于避免各个行业中出现反复征税的现象。虽然如此,"营改增"仍然属于减税措施的一种,它能够为各行业各企业创造更加有利的税负环境,对于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营改增"实施的现实意义,并分析了"营改增"实施之后对不同行业的税负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从区域现状来看,闽南地区与福建全省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关联度较大,全省闽南、闽中、闽北发展不均衡;从科技影响因素角度,结合大小指标的排序结果,研究表明技术市场交易情况与先进制造业发展关联最密切,其次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而R&D经费投入强度的关联性不高,专利授权数的关联度最弱,最后得出结论并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调整全省并加大对闽北地区的有利资源配置,充分利用侨力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技术市场的市场化程度,突破产学研的企业限制向产业层面进军以及注重提升专利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计算了我国物流业及其子行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物流业与三次产业的相互关系及融合情况,并基于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物流业与三次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以验证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所得的结果。结果显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和投入产出表所得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即我国物流业与三次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但物流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不协调,物流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最后提出:通过促进物流业内部及外部融合,推动物流业结构调整、服务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协调发展,提高物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曾丽云  韦素琼  耿静嬛 《经济地理》2011,31(10):1680-1685
基于2008年和2004年福建省制造业产值,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66个研究单元进行聚类、合并,根据制造业集聚程度将福建省划分为核心区、中间区和外围区3个区域;并测算制造业空间结构的集中度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集中度变动的贡献率α和产业空间分布变动对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化的贡献率β,结果表明:核心区制造业高集聚,但集中度呈下降趋势,中间区和外围区的制造业集中度有所上升,但相对缓慢;各产业类型的空间结构及变化均有较大的差异,集中度区域变动较为显著的产业主要有食品加工业、烟草加工业本地资源依赖型行业和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等外向度高的行业;本地资源依赖型的木草加工、饮料食品业和原有发展基础影响大的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变化是影响福建省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