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白辰艳 《经济论坛》2006,(11):56-57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状分析 2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然后逐渐缩小,再到加速扩大的过程(如图1)。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乡差距1985年曾一度缩小到1.8:1,但随着农村改革的趋于停滞和城镇改革的进行和深入,1990至2004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由2.20扩大到3.21。近年来,虽然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已经趋缓,但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仍呈现继续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2.
一、阻碍我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 因素一:农民收入水平低,阻碍消费需求增加从目前农村市场来看,农民缺乏相应的购买能力,使得农村市场快速发展受到阻碍。其中主要原因是目前全省农民收入水平仍显偏低,限制了农民的消费。2010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211元,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4.8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为193%,  相似文献   

3.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增强做好经贸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04年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初步预计,全年生产总值达到11300亿元,比2003年增长14.5%左右:外贸出口总额570亿美元,增长3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00亿元左右,按可比口径增长1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00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000元,实际分别增长8%和7%左右。  相似文献   

4.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是衡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两个最基本的核心指标。收入水平的两个最基本的核心指标。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余杭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大部分家庭的腰包都逐渐鼓了起来。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余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918元。  相似文献   

5.
自1997年以来,我国粮价连续几年走低,与此同时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也持续下降,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47:1,而2003年则为3.24:1。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跌破4.5亿吨,跌回到20世纪90年代的最低点。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现象呢?为了探究其原因,本文对我国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竞争的公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依据海峡两岸政府统计资料(如无说明,是指2004年资料并为了简单易读做取整处理),台湾人均区内生产总值(GRP)是47万元(新台币),相当于1.4万美元;台湾非农业部门人均薪资51万元(新台币);台北市200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6.6万元(新台币),为全台湾最高,相当于1.1万美元(其中消费支出占75%)。  相似文献   

7.
侯刚 《经济论坛》2004,(23):123-123
古冶区地处唐山市区东部,总面积248.53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下辖5个乡,123个行政村,6个街道,7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03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30.5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73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379元。全年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5.08亿元,增长15%;  相似文献   

8.
《发展研究》2006,(7):113-113
“十五”时期、永安市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协调较快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3g,2005年达85.55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8%和8.2%.2005年分别为7.42亿元、3.64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全省十强: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0033元、4625元.  相似文献   

9.
建立"绿色会计"--一个新时代的呼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琢玉 《技术经济》2004,23(12):34-36
国家统计公报表明,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I1.67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以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标志,这说明中国已经越过了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逐步进入到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新发展阶段,进入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新历史时期。这是一个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又具有持续的、巨大的增长潜力的时期。一方面经济、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0.
城镇低收入群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编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会出现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1999年至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最高收入组(最高10%)与最低收入组(最低10%)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不断拉大,最高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083.75元增加到25377.17元,年均增长25.52%;最低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617.8元增加到2862.39元,年均仅增长3.89%。低收入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仅绝对值低,而且增长速度慢,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妥善处理收入差异扩大问题,促进社会公正。我国已经迈入人均GDP1000美元的发展阶段,这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化解社会矛盾的压力加大。政府尤其要重视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福利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低收入群体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11.
0.47(目前我国居民基尼系数)——红色警戒线,人均GDP1000美元(2005年我国GDP1073美元)——经济发展一个重要关口。我国GDP年均增长率2003年-2005年分别为10%、10.1%、10.2%,而城镇真实的人口失业率从2003年的10.99%上升到了11.45%。9%的成人是文盲。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6:1,1994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达到2.9:1。在最近10年的改革中,6000万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被替代,4000万农民失去土地,7000万股民损失超过1.5万亿,城市中1.5亿人或失去或应得而束得到社会保障,城乡差别达6倍之巨。这组数字到底透露出什么?  相似文献   

12.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贾小玫  刘霞 《经济论坛》2005,(9):135-136
一、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危害 1.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1978年至2002年间,城乡收入差距虽然也有过缩小,但目前总的来说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003年农民的人均收入为2622元,城镇居民为8500元,差距已扩大为3.24:1。问题的严重性不止于此,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过数年跟踪做出的全国性调查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13.
陈利昌 《经济论坛》2005,(19):12-14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的地区差异。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的地区差异大。2003年广东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3.05,但省内地区之间的差异非常悬殊。由于地区之间的总体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厂东省发达地区城市居民与不发达地区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大,如2003年,深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湛江农村居民纯收入的11倍,这表明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区之间的差异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基尼系数人均人力资本的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国所有省区 (除西藏外) 1997-2006年人均人力资本和人均GDP增长率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引入基尼系教人均人力资本,采用 Panel Data 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基于基尼系数的人均人力资本具有基尼系数的性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人力资本边际报酬远高于东部地区,且仍处在收益远高于成本的初级阶段,这是造成地区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强人均人力资本的积累,为中部和西部地区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制定有效的进人用人机制,这将是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首都商务     
《时代经贸》2012,(19):11-12
1、北京: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5%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近日发布的1—3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北京1-3季度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8.6%。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对1990—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了分析,然后为预测未来几年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辅助以Matlab编程实现,得到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将会持续不断增长的结论,最后对预测效果进行了检验,证实了运用灰色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03年与1978年相比,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4元增加到8472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了23倍。但与此同时,个人收入差距也在明显扩大。据测算,我国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1996年为0.424,1998年为0.456,1999年为0.457,2000年又增加到0.458。根据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大于  相似文献   

18.
199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0美元,居民消费率为47.5%。经济学家指出,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时,世界各国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一般为61%。为什么我国在相同人均产出水平时,居民消费率却比国际平均水平要低14个百分点呢?这也许是造成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必须引起我们充分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简言之     
《新经济》2010,(9):13-13
中国还有1.5亿人未达到联合国一天一美元收入的标准,这就是中国的现实,也就是:中国是一个人均GDP在100位以后,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的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省内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是学者们一直关注的重点。通过对河南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对河南省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河南省与其他省(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对比,得出河南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缓的结论,并分析主要原因,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