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西北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3,但工农业总产值却不到全国的5%。虽然西北地区工农业总产值在全国占的比重很小,但人均产值却基本上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全国相比也不低。以青海为例,从建国以后到1984年底,其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91倍,年递增率为13.8%,比同期全国工农业总产值12.7%的增长速度还高。  相似文献   

2.
据有关部门新近统计,从1980到1986年,我国农村贫困户占总农户比的已由61.6%下降农11.3%。去年全国664个重点贫困县农村社会总产值达1070.1亿元;农户人均纯收入217.8元,比1980年的60.3元增加157.5元,增长2.6倍,农业总产值达574.5亿元,比1980年增长47.6%,年递增率6.7%;一向比较薄弱的林牧副业发展最快,在贫困地区生产的  相似文献   

3.
1992年4月,我们对海南、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就经济特区开发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研究情况分述如下。三个经济特区的发展情况三个经济特区虽然发展历史不同,但在改革开放和开发建设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迅猛发展。深圳经济特区,1990年与1979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68倍,达到161亿元;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69倍,达到135亿元;社会总产值增长了73倍,达到214.5亿元;国民收入增长了44倍,达到72亿元;出口商品总额增长了232倍,达到22亿元。海南经济特区四年间经济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社会总产值达184亿元,为1987年的155.7%;国民生产总值达110亿元,为1987年的146.7%;国民收入达88.6亿  相似文献   

4.
厦门经济特区自1981年起步建设以来,经济发展一直保持高速度增长的态势。国民生产总值1980年仅6.4亿元,1989年增至43.99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7.5%;国民收入1980年为5.86亿元,1989年为36.82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6.62%;工业总产值1980年为9.67亿元,1989年为56.54亿元,年均递增19.17%;农业总产值1980年为1.91亿元,1989年为3.01亿元,增长57.59%;外  相似文献   

5.
<正> 一、产业结构的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兰州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最突出的变化是: 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一是农业内部结构由过去偏重于种植业逐步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1990年,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2.4%,比1980年下降19.5个百分点,而林牧副渔各业的产值逐年提高。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0年与1980年相比,企业数增长6.6倍,总产值增长15.7倍,从业人员增长3.7倍。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等非农产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9.8%。三是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给农村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990  相似文献   

6.
一、“八五”时期我省乡镇企业有了长足发展 “八五”期间,我省经济实现了较快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1%,1995年突破了3000亿元。这其中乡镇企业经济的高速增长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五年间,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了5.6倍,年平均增长45.7%,按不变价格计算,1995年达到2994亿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达2032亿元,比1990年增长4.5倍,五年间平均增长41%。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省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已高达36%,而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乡镇企业占的份额更高达86%。由此可见,乡镇企业已成为我省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7.
我省近些年来国民经济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与农业连续几年丰收,农产品供给比较丰裕是分不开的。去年全省国民生产增长了11.2%,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了14.2%,可以说与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正是由于农业的支撑,去年我省物价总指数比全国低一个百分点。新年以来,省内市场肉、蛋价格比较平稳。这说明了农业兴则百业兴,农业稳则全局稳。所以说,农业始终是安天下的产业,任何时候,无论是丰收的时候,还是歉收的时候,也无论是形势好的时候,还是出现问题的时候,都必须重视农业。对辽宁这样一个工业比重大、大中城市多、城市人口比重大的特殊省份来说,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回顾我们辽宁的历史,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一直是“大工业、小农业”的经济格局。远的不说,1987年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408亿元,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较小。去年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实现了近3000亿元,成为全省的“半壁江山”。目前,我省已经基本上解决了粮食等农副产品全面短缺问题,多数地区的农民温饱问题已得到了解决。从最近五年的平均值来看,粮食产量达到了150亿公斤,去  相似文献   

8.
<正> 一、人才是厦门特区发展最宝贵的资源 厦门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4个经济特区之一。20年来,厦门特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国民经济以年均18.6%的速度快速稳步发展,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1.2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29.3倍,人均GDP达到4650美元;工业总产值达775.8亿元,比1980年增长71.1倍;财政总收入91.5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49倍;外贸进出口总额100.5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70.3倍;累计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14.5亿美元;科技贡献率1980年仅为22%;2000年提高到51%,仅次于深圳。  相似文献   

9.
<正>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乡镇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总产值由1980年的2.91亿元增加为1988年的47.1亿元,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94%以上;职工总人数为12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职工工资总额超过10亿元。1988年全省乡镇企业利润总额为4.38亿元,上缴国家税金和能源交通重点基金1.74亿元,上缴利润2.78亿元,上交社会性支出511万元。乡镇企业的发展已经为农村的治穷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且也成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但是,由于我国从1984年下半年以来经济过热,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工农业比例失调,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与加工工业比例失调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整顿的方针以后,过高的工业发展速度降了下来,农业获得较好收成,固定资产投资有所控制,物价上涨的势头趋于缓和。但与  相似文献   

10.
汪春伟 《广西经济》2007,(6):20-21,23
2006年,广西汽车工业完成整车53.33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7.33%;车用内燃机产量为82.81万台,占全国内燃机产量的13%;全年汽车工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400.14亿元,占全国汽车工业比重的2.47%;实现利润总额15.20亿元,占全国的1.92%;应缴增值税12.9亿元,占全国的2.82%。汽车工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60.40亿元,仅为全国的1.72%。  相似文献   

11.
“八五”时期是我省乡镇企业发展最好最快的一个时期,可以称为“黄金”时期。在“八五”期间,乡镇企业的总量和水平都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率先登上一个新台阶的奋斗目标。 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现价)达到3317.5亿元,按可比口径是1990年的6.6倍,年均增长45.7%,比“七五”年均增幅高24个百分点,占全省社会总产值和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和86%,分别比1990年上升17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032亿元,是1990年的5.5倍,年均增长41%,比“七五”高15.8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物流业主要领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角洲地区,广义来说包括江苏、浙江两省和上海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外商投资密集,商贸机构林立,工业生产发达。2001年,长三角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7285.8亿元,占全国的19.4%;工业总产值26039.8亿元,占全国的34.2%。巨大的商业、工业产值必然产生巨大的货物流,2001年,长三角地区的货物运输周转量9888.6亿吨公里,占全国的21.3%;社会货物货运量215781万吨,占全国的17.3%。  相似文献   

13.
一、生产的差距 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慢、水平低。1994年全国农村人口9.15亿人中,中西部为5.42亿人,占59%,耕地面积9491万公顷中,中西部为6446万公顷,占68%,但农村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和乡镇企业产值)中西部只有21140亿元,只占全国农  相似文献   

14.
郴州市北湖区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7.5亿元,约占全区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0%;乡镇工业总产值4.6亿多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乡镇企业增长速度为60.5%,分别是全区工业和农业增长速度的2.5倍和4倍多。但这种发展很大程度是靠搞外延扩展实现的。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大,再靠消耗大量资源和铺摊子来寻求增长,是不可取的,也是难以为继的;必须充分挖掘潜力,搞好改革、改组、改造,走集约型经营的路子,搞内涵型扩大再生产,增强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 实现乡镇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1978年已达75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1978年多出1.7倍,平均每年增长13.2%。最近8年同开始实施五年计划的1953年到1978年这26年相比,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由2.6%提高到6.6%,  相似文献   

16.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和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乌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32亿元,较1980年增长1.54倍,全盟粮食产量稳定在20亿斤左右,比“七五”平均增加30%,牲畜头数745万头(只),比1980年增长100万头(口);乡镇企业总产值33.1亿元,比1980年翻四番多;工业总产值22.5亿元,比1980年增长2.8倍;财政收入3.0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8元,牧民人均纯收入1198元,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1300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5.8倍、1.56倍、1.1倍和1.35倍;交通、邮电、城建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状况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与其它盟市相比,乌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贫困落后仍是乌盟的基本盟情。  相似文献   

17.
文昌在建省办特区后创业的8年,是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效益最好、市场最活跃的时期。尤其近4年来,在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的情况下,经济仍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呈现出六大增长和六个历史性突破:即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乡镇企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城乡储蓄存款余额分别从1992年的6.86亿元、3.08亿元、4.56亿元、2.16亿元、0.41亿元、8.16亿元增长到1996年的22亿元、12.2亿元、7.51亿元、14.5亿元、1.2213亿元、22.93亿元,平均每年递增率分别为33.8%、39.3%、13.3%、62.2%、31.3%、29.4%;实现了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工业和乡企总产值超10  相似文献   

18.
1989年,鹰潭市农村社会总产值达6.85亿元,比1983年增长1.67倍,其中种植业产值1.4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9.15%,较1983年提高了4.36个百分点。此期间,农民人均收入也由1983年的262元增加到1989年的570元,增长了1.17倍,但农民向农业的投资并未按人们的意愿有大量的增加,这与农民作为农业投入的主体地位是极不相符的。下面笔者就影响农民增加农业投入的诸因素作一些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增城市的经济建设中,有这么一组令人非常激动的数字:全市工业总产值中,70%是由乡镇企业创造的。70%,已远远超出“半壁江山”之涵义;70%,书写着增城乡镇企业今日的辉煌!从1992年起,增城的乡镇企业以迅猛的速度发展。1992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25.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9亿元,比1991年翻了一番,比1985年增长10多倍,相当于1980年至1989年的总和;1993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46.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8.5亿元,又比1992年翻了一番;1994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76.5亿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很大的发展。1993年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和总收入都突破了三亿元,比1979年的379万元增加了近100倍。这个发展速度应该是不低的,但是和内地比,按人均占有来说,我们这个发展确实很小,在我区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小,大约在13%左右,我区乡镇企业尽管在目前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只有13%,然而在农村社会总产值净增中,却占了40%,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明显地改变了农牧区单一的经济结构,使农村经济形成了以农牧业为基础,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安置了农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