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一、2012年广东CPI走势回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简称CPI)是度量"一篮子"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它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检测和调控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按年度计算的变动率通常被用来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指标。这一指标影响着政府制定货币、财政、消费、价格、工资、社会保证等政  相似文献   

2.
所谓CPI,就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英文缩写,在我国通常称之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它是度量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可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往往被视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其所包含的统计内容就是居民日常消费的全部商品和服务项目。CPI共有8大类消费品、262个基本分类,涵盖了城乡居民的全部消费内容。这八大类分别是: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通讯、娱乐教一、CPI的构成的构成  相似文献   

3.
<正>一、引言CPI在国际上称为消费价格指数,在我国则被称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CPI旨在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全国各地价格变动的基本情况,分析研究价格变动对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满足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为国民经济核  相似文献   

4.
CPI(Consumer Price Index),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本文以1998年-2017年的年度数据,建立相关模型,运用多元回归等计量方法结合IBM SPSS Statistics22软件,对我国CPI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中以货币和准货币供应量、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相关指标,探究其对我国CPI的影响。研究表明,货币与准货币M2供应量、进出口总额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CPI与PPI     
《中国市场》2009,(50):6-6
<正>近日,各项CPI与PPI数据发布,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邀请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魏贵祥,对CPI和PPI这两项受人关注的指标进行了解读。价格指数是反映各类商品(包括产品或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商品(又称"固定篮  相似文献   

6.
<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常作为通货膨胀趋势的重要判定指标、是国民经济核算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指标、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CPI数据的准确性与有效性长期以来饱受外界质疑,因此,深入开展我国CPI编制  相似文献   

7.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我国CPI走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用来衡量一国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宏观经济指标.也是衡量一国通货膨胀率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针对我国物价走势随机性较强的特点引入预测的随机模型马尔科夫链.对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波动特征和短长期走势作出了实证分析。结论是:目前物价上涨是结构性上涨,近期内月度CPI仍将维持高增长率,但是长期CPI上涨率将收敛于低增长水平。我国政府应该深化市场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节供需以稳定价格水平。  相似文献   

8.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衡量物价变化的统计指标,CPI的变动与居民生活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本文基于国内1988~2009年的统计数据,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物价变动形成的主要原因,归纳总结出政府控制物价的渠道和手段,给各级政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郭向明  孟庆福 《中国物价》2011,(1):15-16,70
CPI作为衡量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最近几月一直在3%的通胀红线上运行,11月CPI同比涨幅更是破5达到5.1%,本轮物价上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理财观念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运用压力测试方法对我国2010年12月CPI走势进行建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2010年12月CPI给出预测估计,结论认为我国12月CPI同比涨幅在4.3%左右,波动幅度主要依赖于政府对食品类、居住类价格的调控力度。  相似文献   

10.
张娜 《商》2014,(16):70-70
CPI数据是反映物价变动水平的重要指标。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和推广反映和消除了物价变动的不良影响,使得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以充分披露。本文阐述了物价变动会计的相关理论,分析了物价变动的成因,CPI指数变动下我国推行物价变动会计存在问题以及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11.
要化解我国现阶段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认识的误区,必须认识到我国现行的CPI指数反映的是全国居民平均水平的消费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而不能准确反映各地区和不同收入水平居民消费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CPI指标是反映物价总水平进而判断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现象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不是万能的;CPI是消费价格指数,不是资产价格指数,但两者之间有密切关系;我国现阶段CPI统计方法有局限性,不需重构,但应及时加以边际修正。  相似文献   

12.
付瑶  张玉智 《现代商业》2013,(30):156-156
CPI指数是衡量一国货币流通数量、控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各国政府和人民日益重视该指标所反映出的经济现象。通过对CPI指标与上证指数的趋同性进行统计分析可知,该指数的变化与上证指数的变动大部分趋同,只有极端情况下出现背离。  相似文献   

13.
《商》2015,(19)
CPI和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都是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001年1月—2014年9月的CPI和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数据为研究对象,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是CPI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短期内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对CPI的影响小于长期。  相似文献   

14.
CPI指数带来的焦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PI它的中文释义为消费品价格指数,是一个用来衡量和反映一国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宏观经济指标。中国人民银行设定的2007年度CPI警戒线是3%,也就是说, CPI指数一旦超过3%,中国经济便已出现通胀,央行亦有可能出台紧缩性政策。  相似文献   

15.
2012年7月至2022年7月,中国两大物价指数CPI、PPI长期背离,这对于把控物价变动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及运用时差相关分析法探讨CPI与PPI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CPI与PPI的传导机制是双向的,任何一个指标的变动,都有可能引起另一个指标的变动。2012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由于PPI向CPI的传导时滞变长造成两者变动方向不一致,从而出现了CPI与PPI的“背离”。本文不仅验证了CPI与PPI的关系,同时也为解释CPI与PPI的背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王巧  王晓菁 《商场现代化》2012,(28):159-162
调节货币供应量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我国居民的消费价格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的月度数据,针对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M2的变化对CPI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的物价变动指标.本文通过检验得到了甘肃省CPI变动具有ARCH效应,利用GARCH(1,1)模型对波动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CPI波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滞后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节货币供应量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我国居民的消费价格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2000年1月至2010年11月的月度数据,针对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M2的变化对CPI的影响具有9个月左右的滞后。  相似文献   

19.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当CPI〉3%的增幅时,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属于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显示,2008年1至5月CPI较上年同期增长8.1%。在这种物价持续上涨的形势下,企业选择合适的理财策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苟敏 《中国电子商务》2010,(11):169-169
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果没有挽救实体经济,而是重燃资产泡沫。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多个城市居民和企业对物价感受的“现实之痛”,远远高于CP1的“数据增长”,社会各界对于CPI构成是否科学的讨论也不断升温。为何会出现如此情形,以及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水平究竟如何?带着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CPI的构成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找到更加合理的CPI构建方法,从而更加真实的反映我国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