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从文固守静态生活,有其最根本的原因:沈从文对湘西文化、湘西历史的独特认识、强烈的故土情结以及坎坷人生的全方位展现,形成一种难以忘却的湘西记忆,并将此融汇在他的生命里,展现在他的生活中。同时,还有沈从文对道家文化的遵从,这一切最终将他自己推向湘西代言的位置,并成为湘西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伟大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琳 《新西部(上)》2007,(6X):199-200
沈从文固守静态生活,有其最根本的原因:沈从文对湘西文化、湘西历史的独特认识、强烈的故土情结以及坎坷人生的全方位展现,形成一种难以忘却的湘西记忆,并将此融汇在他的生命里,展现在他的生活中。同时,还有沈从文对道家文化的遵从,这一切最终将他自己推向湘西代言的位置,并成为湘西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伟大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祁坤 《魅力中国》2013,(10):96-96
口语化语言的运用是汪曾祺小说最大的特点,其形成有沈从文的影响,民间文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他对动荡年代的反思,以上诸种原因使他的文学语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口语化语言体系。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小说中人物起名体现了湘西特有的本土文化,这既是其小说的魅力所在也是对外译介的障碍所在.本文在沈从文小说的对外译介全面启动的语境下考察了其小说人物起名艺术,并在翻译目的论的理论框架中对现有沈从文小说中的人名翻译做了评鉴,指出目前沈从文小说人名翻译仍处于一个有得有失的境况.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20世纪乡土文学创作中,沈从文和迟子建是两位有代表性作家,迟子建鲜明地继承和发展了沈从文的文化立场.他们对现代都市文明疏离和对立,对乡土文明皈依和眷恋,对乡土世界执着构建.但构建内容和策略不同,沈从文侧重于"人性"的"优美、健康、自然",迟子建则倾心于"仁厚"的挖掘和深层表现.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掀起了一股又一股"沈从文热".可是,沈从文在历史上曾陷入深深的矛盾和痛苦、彷惶和孤独.从少年时代起,他就经受了比同龄人多得多的磨难.父亲参加反清起义,失败后一直逃亡在外,全靠母亲一人操持家务.  相似文献   

7.
管青青 《魅力中国》2010,(3):288-289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的建构,有他内在的乡村经历,但不可忽略的是他从边地踏上都会后,在都市大社会里生存所面临的种种外部环境。从沈从文的湘西世界里,可以明显的看出呈现在其中的田园牧歌图景的存在;尽管这种牧歌情调式的梦幻化的湘西世界使人如痴如醉,但深入研究其作品,还可以挖掘出湘西世界的非抒情、非梦幻的一面。同时,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也是随着作者对社会新的体验与认识而有所调整和强化的。  相似文献   

8.
书中事     
《发展》2009,(9):157-157
沈从文知错就改;小泽征尔胜于自信;物理学天才卡皮察的弓箭;蔡志忠的生活公约;  相似文献   

9.
故事新编     
邓伯超 《魅力中国》2010,(24):170-170
《私塾》记叙作者童年的往事,描写了作者童年的天真、聪明与顽皮。反应出作者童年生活在一个书香之家而又孤苦的寄托在舅老爷家的复杂心情,他从童年心里萌发了倔强与傲慢。但与同伴们的相处融洽给他留下了永久的回忆。他迷恋他第一任启蒙老师,敬仰他对中国古代文化《四书五经》的孜孜不倦的苦读,他一个老夫子的形象,绵绵不断的把中国文化传给他的孩子们。他把蓬松的毛笔尖放在嘴唇边舔舔,然后把墨吃下去,更见他老夫子的形象与对古文化的追求。作者同伴们生活俭朴而又天真,他们在一块学习生活像是一群小鸟,毫无目的的任凭老师和家长摆布,像唱歌一样日复一日的背诵着老师教给的文字,她们从心底萌发一丝丝的爱护,表现在课余生活的顽皮上。长大成人以后、他的伙伴们现在生活在哪里、生活的怎么样呢?可见作者对他的同伴们仍有无限的眷念和回忆。《约婚》一文描写了作者青少年时期一段生活经历。他从听之任之发展到与家庭和亲戚的叛逆。从中可见作者青少年时期就有一种对新生活的追求和对当时农村家庭生活的背叛。他从心理感觉到对不起他的表妹,她虽然没有文化,但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和憨厚农村家庭妇女基础。她能顶住贫穷和劳累的农活,给作者留下了典型的农村妇女的形象。但作者不想象他母亲一样的生活,极力去吸取知识,努力踏上他梦寐以求的上层文化生活。在这奇怪的思想压迫下决然与表妹分手。文章记叙了姑奶和母亲以及亲戚之间来往。可见她们相处和睦,而又迫于生活的压力遇事吵架,说明当时农村生活艰难。作者青少年就这样在家、亲戚和学校环境中不断长大成人.直至步入高等阶段学习和炉火般的锤炼,最终成为一名工作能手和文化智者。  相似文献   

10.
王佳依 《魅力中国》2014,(19):151-151
本文具体浅析《绅士太太》和《边城》中的女性形象,对比他笔下的都市女人和乡村女人的特征和差异。来探讨沈从文小说中的“城一乡”关系。  相似文献   

11.
邵璐璐 《走向世界》2011,(26):26-27
一个男子,长衫布鞋,踽踽独行。他漫步海边吹风,他坐在石阶上看云、看海,看教堂石墙上挂的薜萝……他喜欢“水”,包括湘西的水,还有青岛的海。他的性格似水,阴柔而刚强;他的文字似水,纯净而清新。他,就是沈从文。  相似文献   

12.
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的湖南省凤凰县,南据楚尾,东控辰流,因城西有山,其状若鸟,始得名曰凤凰。这里是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故乡。每一次读沈从文先生的小说,我们都会为他描绘的这片原始、朴素、荒莽的偏远山村里蕴涵的美丽而感动。然而许多年来一直和美丽的风景不相协调的是,居住在这里的汉、苗、土家等18个民族的人们生活依然不富裕,甚至仍有5.6万人连温饱都还难以解决。扶贫开发,至今都是凤凰县的工作重点。1997年,广州军区司令部决定到凤凰定点扶贫。军区领导经过三次实地考察,最终把条件最差。经济最落后、群众观念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传统小说理论、西方现代小说理论、当代小说理论三个方面探析了沈从文小说理论对中国小说理论的开拓意义和价值:沈从文的小说理论是对传统小说理论的突破,成就了现代小说理论的辉煌;沈从文的小说理论大大推进了小说理论的现代化进程;对中国整个乡土小说创作、小说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我们在作者的笔下不仅能看到绝美如画的湘西,更能感受到对生命的自然突显,对纯美的刻意追求,小说中最扣人心弦最具代表性的女主人公翠翠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诉说着一段纯美人性与凄美悲情的故事.本篇论文试图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分了三章,前两章从翠翠的纯美人性和凄美爱情两方面深入分析这一典型人物形象,学习沈从文那种精妙绝伦、回味无穷的语言,最后一章结合实际总结一下翠翠形象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醉·凤凰     
方童 《走向世界》2015,(2):64-69
几句诗歌写不出心中对凤凰古城美景的赞叹。古朴的吊脚楼,飞檐相勾,灰瓦淡墙,雕花窗台,清澈的沱江水从身旁缓缓流过,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中国山水画。对于北方人来说,这幅湘西美景既新鲜又让人流连,怎会如此悠然,亦怎能这般如梦如幻,若不是亲眼所见,还真是难以想象。很多人是在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第一次知道吊脚楼和沱江,也是在阅读了《湘西散记》后,对凤凰古城充满了向往。一部又一部作品,沈从文将他魂牵梦绕的故土描绘得如诗如画、如梦如歌,也将这座静默深沉的小城推向了全世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他以作品的产量丰富、成长的迅速而崛起于三十年代的文坛,这就是当时年龄最轻而又出身离奇的作家沈从文。  相似文献   

17.
王欣 《走向世界》2012,(2):70-71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可谓是中国北方文化的聚集地,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到过这里,在众多文化名人中,有耳熟能详的老舍、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王统照、萧军和萧红等等,他们在青岛或定居、或讲学、或著书、或游历,而南海先生康有为则是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 康有为与青岛有着不解之缘,青岛有名的"代言"——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就是出自他的手笔.这位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不仅逝于斯、葬于斯,更将人生最后的一段岁月留在青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沈从文的文学观点。认为沈从文并没有专门谈文学的学说,但从其创作的文学作品、随笔杂记、序跋书信中可以窥见其别具匠心的文学意识观念与文学审美趣味、倾向。可以把沈从文的文学观归结为三种:一种是独立的文学,一种是神性的文学,另一种是想象的文学。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价值     
《走向世界》2012,(4):14-15
在中国思想文化最高峰岿然不动站立了2500年的孔子,他的儒学在很长的时间里,代表着传统文化的主流,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品格,形成了中国人基本的生活方式。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过程中,儒家文化需要的只是革新与流变,而不是  相似文献   

20.
戚久琳 《魅力中国》2013,(31):114-114
当代家居设计在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人类的精神生活需求,人们对家居生活中的文化层次也提出了更高一步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涵盖社会的各个领域,足以显见其博大精深,而陶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产物融入到家居设计中,他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实用性。而且融入了审美的理念,成为了室内装饰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