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实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方针,并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农村,采取多种形式的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承包责任制,积极发展专业户和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支持农民积极扩大商品生产。在城市,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对全民所有制企业,正确处理国家同企业的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利改税,不仅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已经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而且国营企业也逐步走向独立  相似文献   

2.
一经济改革应从承认企业应有的独立自主权入手为了适应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现在大家都在研究,在调整国民经济的同时如何改革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看来是要改变那种国家通过指令性的直接计划企图把所有企业什么都管起来、而实际上又无法做到的办法,承认全民所有制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是商品,承认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所交换的产品是商品。为此,就必须使全民所有制企业具有独立商品生产者的地位和权力。我国现在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权力,使它有劲使不出,有腿迈不开步。正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所说的那样:“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论企业法人相互持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措施,政府职能也在逐步转变,这些都是从外部为企业创造自主经营条件的改革措施。实施这些改革措施,扭转了计划包罗万象、财政统收统支、产品统购包销、物资统一调拨、人员统一分配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企业有了空前的活力。但是,企业自主经营的改革目标至今并未实现,全民所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4.
长治县共有国营工交企业十五户,从一九八一年开始在五户企业试行“利改税”。经过两年的试点,实践证明其方向是正确的,效果是良好的。在此基础上,一九八三年对十三户国营工交企业,全面推行“利改税”的办法。 对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是经济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两年来,通过试行利改税充分说明,它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有利于加强和完善企业的经济责任制,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促进技术改造,增产节约,搞活经济;有利于国家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之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厂长应该代表谁?我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厂长只能是企业的代表,而不是国家的代表;只能有一种身份,不能有双重身份。一、厂长只有代表企业,才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才能体现企业自主经营的性质。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性质,不同于资本主义企业,这是无疑的。就全民所有制企业本身来看,在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下,其具体属性也不完全相同。过去,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下,国家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营者,企业本身没有经营自主权,也没有独自的经济利益。国家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企业不负盈亏责任,国家成了企业的保姆、企  相似文献   

6.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几年来的改革实践证明,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承包经营责任制较好地实现了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使企业有了相应的经营自主权,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同时,承包经营责任制也打破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不合理的分配格局,较好地解决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分配关系,使企业外有压力,内有动力,充分调动了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但是,由于承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经济学界流行着一种颇为普遍的说法,即:农村实行“双包”,只是经营方式的改变,不会改变农村的集体所有制;城市全民所有制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也只是经营方式的改变,不会改变全民所有制。这种“不变论”,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上,也是不利于改革深入发展的,因此有重新认识之必要。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作出了统一的决定,从今年六月一日起国营企业全面实行利改税。这是经济管理方面的一项重大改革。利改税,我们进行了四年试点,已经有了成熟的经验。这项改革,不但可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增长,保证国家计划的实现,也有利于推动企业自身改善经营管理,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正确处理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正确处理生财、聚财、用财的关系,是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一项重大措施。下面就利改税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放权以后,是否仍然称之为“国营企业”?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必须从所有权和经营权谈起。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学界流行着这样一种传统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可分割,全民所有制企业必须由全民利益的代表——国家来经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分开的。生产资料所有  相似文献   

10.
一增强企业活力是改革的基本目的和任务,也是深化改革的核心所在。所谓企业的活力,是指企业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的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企业是否具备这种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内在行为机制,即企业的经营动力和经营权力。经营动力就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来讲,必然是企业本身的物质利益;经营权力则是指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包括人财物的决策权。基于这两点来看,具有活力的企业,必然应该具备经营动力和经营权力的独立的经济实体。长期以来,我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直接依附于国家,国家所有与国家经营混为一谈,一没有完全确立  相似文献   

11.
常俊卿  郭聪先 《经济师》1994,(11):43-43,57
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股份制的探讨●常俊卿,郭聪先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股份制企业有了较快发展,并且在促使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理顺产权关系等方面收到了一定成效。全民所有制企业面对自主权落实困难,经营机制转换缓慢和企业活力不强...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为什么要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什么是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管理体制总的来说就是经济关系。经济体制也包括经济管理工作,因此,它又涉及到上层建筑。但是从本质来说,它是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而经济关系也就是物质利益关系。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就是调整和改善经济关系,也就是调整和改善国民经济中各个方面的物质利益关系。在全民所有制经济中,有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企业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从1979年开始的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主要是扩大企业的财权,将统收统支改为利润留成,相应地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按企业经营管理的经济效果来分享经济利益,促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力。两年来,上海市扩大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试点的实践证明:虽然这仅仅是局部扩大企业的权利,因为它抓住了企业的经济利益必须与其作出的贡献相互结合这个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国有小企业的改革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济责任制、利改税、承包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等几个重要阶段。从总体上看,十几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都以搞活大中型企业为中心而展开,这种以大中型企业为重点的改革战略对于搞活国有企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实践中,国家如何处理全民所有制企业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是改革中亟待需要解决的课题。现行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是经过近几年的改革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孙燕 《经济论坛》1998,(24):9-10
一、河北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河北省始终按照“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原则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回顾改革历程,大体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企业改革全面展开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个阶段。(一)扩大企业自主权...  相似文献   

17.
<正> 产权关系是决定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职工行为的根本性问题.理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关系,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构造政企职责分开、"两权分离",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关键环节,是形成企业动力和自我约束机制的基本前提.一、理顺产权关系是企业改革深化的必然长期以来,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的是全国统一、政府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即政府负责制和厂长有限负责制.企业资产与"全员职工"并没有内在的经济关联.目前的承包制又把资产、职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在公有制的条件下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经济运行主体。因而,企业(主要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体制的改革就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中心环节。建国四十几年的经济体制演变和改革以来的经验证明,企业改革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关系,以便能够做到既使企业充满活力与生机,又保证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有效调节与控制。研究企业与国家的经济关系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角度,我们选取从地方政府行为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论租赁经营     
(一) 搞活全民所有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近年来,我们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先后推出并试行了“以税代利”“减税让利”“简政放权”“理顺价格关系”“实行厂长负责制”等一系列改革方案,试图在不触及全民企业所有制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扩权让利来增强企业的活力。然而,实践的结果表明:扩权让利的改革,不但没有把全民所有制企业真正搞活,而且随着厂长和企业权限的扩大,还出现了企业行为短期化、内部分配严重不合理、产品质量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下降的严重局面。其原因在于:扩权让利不可能割断国家对企业的“父子”关系,解决企业对国家的依附。结果就导致企业躺在国家身上用国家给的权向国家争利。要扭转这种局面,看来不  相似文献   

20.
国企改革与经理人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浩 《经济论坛》2000,(12):13-14
一、国企改革与经理人市场化的关系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20余年来,我国围绕国企问题做了深入而持久的改革,大致可概括为几个阶段:1978-1982年,以放权让利为中心,扩大企业自主权;1983-1985年,进行了两次利改税,理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硬化企业预算约束;1985-1990年,实行承包制,适当兼顾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矛盾;90年代,进行股份制试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由于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性质和重要地位,其改革过程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是天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