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佳  朱盈盈  贺世轩 《财会通讯》2021,(23):82-85,114
境内上市公司已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原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的股权投资需要进行重分类.本文通过对南京高科和雅戈尔两家多元化企业的案例分析,研究企业管理层的股权投资动机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管理层的平滑利润和实施战略两大股权投资动机影响会计政策选择.在平滑利润动机下,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程度是会计政策选择依据;在实施战略动机下,股权投资战略对于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的要求是会计政策选择依据.会计准则改革会改变股权投资的具体会计核算方式,但不会改变股权投资动机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角度,对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分类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2014年会计准则修订前,为了给盈余管理留下空间,持有金融资产较多的企业管理层有更大动机将金融资产归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修订后增加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持有金融资产较多的企业更倾向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实证结果显示,会计准则的修订能抑制管理层盈余管理的动机。  相似文献   

3.
宋世坤 《企业导报》2011,(16):44-45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金融资产可以根据企业管理层的持有意图不同划分为四种类型,每类则规定了不同的会计处理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本文对上市公司金融资产会计分类经济动因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帆 《财会通讯》2013,(11):96-99
本文以1999年至2002和2005年至2008年进行的重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债权人和管理者的角度分析了债务重组准则变更的经济后果。结果发现,两次准则变更均改善了债权人所关注的公司业绩,减少了管理层操纵利润的行为。同时还发现,2007年准则变更后,公司业绩改善更为显著,但对管理层利润操纵行为的控制作用下降。表明债务重组准则变更会产生经济后果,使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的业绩更为相关,并引导利益相关者完善我国证券市场。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成熟,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动机减少,与此同时,监管约束条件更为严格,所以,2007年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增强。  相似文献   

5.
李歆  汤灿  凌芳 《财会月刊》2007,(9):76-77
国外的许多研究文献表明,上市公司存在平滑收益的行为。笔者通过研究2001~2005年连续盈利的605家上市公司应计利润变化量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变化量的相关系数,发现我国连续盈利上市公司也存在平滑收益问题,其中行业特征、净资产收益率和再融资对收益平滑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陈慧 《财会通讯》2021,(2):45-48
文章以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非金融类企业的金融化行为对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会显著降低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性,当区分不同期限的影响时,发现与短期金融资产配置相比,长期金融资产配置降低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性的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两职分离、董事会监督强度越高的情况下,企业金融化对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性的降低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我国金融资产分类的政策出发,详细描述了新准则颁布后对金融资产分类的相关规定,并通过统计2007~2011年上市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数量和规模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注册会计师审计视角,采用实例归纳法,梳理了2012年至2020年部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证监会会计监管和注册会计师关键审计事项实例,深入分析了金融资产会计错报的错误动因和舞弊动因,梳理金融资产在分类、估值、减值、转移和列报等五个方面会计错报的典型表现,探讨了金融资产会计错报在资产和利润上的财务后果,整理提出了金融资产在分类等五个方面会计错报的审计对策,为促进新金融工具准则高质量实施和金融资产审计实务优化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2000年以来,国内外上市公司管理层高薪酬低业绩现象层出不穷,本文建议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采取硬监管,强制要求公司章程明确管理层薪酬占公司税后利润的比例上限,由此迫使管理层薪酬与管理业绩密切挂钩,降低管理层高薪酬低业绩现象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0.
2000年以来,国内外上市公司管理层高薪酬低业绩现象层出不穷,本文建议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采取硬监管,强制要求公司章程明确管理层薪酬占公司税后利润的比例上限,由此迫使管理层薪酬与管理业绩密切挂钩,降低管理层高薪酬低业绩现象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1.
国外的许多研究文献表明,上市公司存在平滑收益的行为。笔者通过研究2001~2005年连续盈利的605家上市公司应计利润变化量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变化量的相关系数,发现我国连续盈利上市公司也存在平滑收益问题,其中行业特征、净资产收益率和再融资对收益平滑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发行新股、避免报告亏损等目的,管理层操纵公司报告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现有大量的研究更多地是关于两种常用的盈余管理方式:应计利润操纵与真实交易盈余管理.然而少有文献研究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行为.分类转移是指故意将经常性项目与非经常性项目进行错误分类的行为.将通过用非经常性项目进行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行为从其他方式中分离出来,有利于看清上市公司在不同盈余管理动机下的行为选择,为监管者和投资者提供识别盈余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吕南  饶盛 《财会月刊》2014,(1):110-112
大多数同时拥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数量都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这表明管理者在这两类金融资产的划分上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其主要原因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对而言能够增加上市公司利润、维持利润稳定性,且在同等条件下会节省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分类的相关规定出发,统计了2007-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数量、持有规模的变化趋势,并以2011年数据为例,区分金融上市公司和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持有异同,对异同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盈余管理的识别及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群 《审计与理财》2008,(12):50-52
盈余管理作为管理层在既定制度安排下的一种理性选择行为,自然会受到公司治理结构、经济环境、市场成熟程度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结构都不健全,给管理层的盈余管理留下了很大的运作空间,加上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使得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多呈现为短期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在金融资产分类方面存在分类标准不统一的严重缺陷,尤其是在实务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划分标准不明确。金融资产分类标准的不明确使得企业存在利用对金融资产的分类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和机会。本文以“两面针”公司为例对金融资产分类以及其后续计量中“利润堰塞湖”效应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完善金融资产的分类、后续计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沪深股市1200余家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薪酬方式主要是实行与年度利润挂勾的年薪制,经营管理层为了达标而使用种种手段的现象十分普遍,使得现有财务评效指标难以实现其功效。本主要探究了如何从上市公司财务评价指标的角度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现行薪酬方式。  相似文献   

18.
浅析金融资产分类管理者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资产是指一切可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不仅对金融系统产生影响,而且对实体经济也有很大的冲击.新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进行了重分类,本文主要从管理层对金融资产重分类的动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梅  林林 《财会月刊》2010,(5):45-46
现行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分类的规定存在的缺陷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本文通过对福建水泥买卖兴业银行股权案例的分析,指出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提出对金融资产分类及全面收益报告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韩旺生 《财会通讯》2007,(10):64-65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因金融资产的分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按照第22号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金融资产应在初始确认时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大类。某项金融资产的具体分类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