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沙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英  刘思华 《经济地理》2012,32(6):173-176
环城游憩已经成为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趋势。通过对长沙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指出长沙环城游憩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旅游产品雷同、特色不鲜明;乡村景观异化、定位不清;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提出了开发长沙环城游憩带的四个原则,即:生态优先原则,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原则,利益兼顾原则,尊重历史、张扬文化的原则。最后,提出了长沙环城游憩带开发的策略和建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增长极式开发;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结合传统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加强区域合作,拓展环城游憩带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环城游憩带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感受自然乐趣、体验生活,特别是乡村生活的一种主要去向之一。环城游憩带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旅游产品,扩大了旅游容量,还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在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围绕这一主题,大力发展环城游憩带,充分发挥环城游憩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10年来我国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媛  徐玮 《经济地理》2008,28(3):492-496
随着国内旅游迅猛发展,城市周边旅游蓬勃兴起,环城游憩带正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区域,关于环城游憩带的研究也处于新兴发展阶段。文章基于近10年来关于环城游憩带研究的相关文献,从研究的缘起及概念界定、形成机制、空间结构和开发模式等方面对我国环城游憩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今后有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体验的角度对环城游憩带进行了新的诠释,分析了环城游憩带的发育机理,提出了三种普遍存在的环城游憩带成长模式,并从体验界面增长和体验质量升级的角度对环城游憩带的培育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推动或阻碍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性要素。科学的识别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考虑到中国乡村旅游主要发生在大中城市的环城游憩带中,因而该研究以梳理环城游憩带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为研究目的,通过筛选和甄别影响环城游憩带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探寻中国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为未来针对二者之间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市是中国典型的内陆城市,远离热点旅游区、民族众多且经济发达程度不高,近300万乌鲁木齐市民的近程休闲与旅游需求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对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新疆首府的乌鲁木齐市旅游空间范围得到不断拓展和延伸,目前已形成环城游憩带的雏形,为满足市民的近程休闲需求以及促进城乡统筹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机制,对环城游憩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议,可以为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的规划与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促进乌鲁木齐市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推动乌鲁木齐市乃至新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可为类似少数民族地区大城市发展环城游憩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城市旅游的迅猛发展,假日经济蓬勃兴起,环城游憩带逐渐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一块重要版图.本文对环城游憩带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8.
从当前上海市旅游业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出发,文章提出发展上海市环城游憩带旅游的重要意义,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上海市新"三城七镇"为样本,在实地调研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构造逐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10个样本城镇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研究结论认为,10个样本城镇的121处旅游资源可分为三个等级,各等级资源数量比较均衡,但资源分布地域差异明显,上海市西南部地区是旅游资源富集区,是上海市环城游憩带旅游重点发展区域,由此提出上海市环城游憩带发展格局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合长沙市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以长沙市核心城区以外的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的127处旅游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中心距离法等旅游计量地理方法,定量研究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布局。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休闲度假类旅游资源表现为近城分散型,分布在10~30km范围内;在30~60km范围区间中,以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为主;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分布在60km范围以外;人工娱乐类资源表现为远城分散型,在60~70km范围中有一定分布。长沙市划分为6个环城游憩带:中心综合发展带、古镇访古带、故里寻踪带、沩山山林访古带、周洛—大围山原生山水带、文家市红色观光带。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对合肥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新设的县级巢湖市、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使得合肥市人口增加,城市范围扩大,城郊旅游空间发生巨大变化,环城游憩带范围也因此出现调整。采取优化空间结构、推进资源整合、加大市场营销和完善产品体系等策略有利于合肥市促进环城游憩带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促进上海环城绿带功能的多元化拓展,探讨在环城绿带百米林带内开发游憩功能的适宜性,从群落外貌、景观结构、空间特征及游憩情况等方面对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40个游憩型植物群落样方进行调查,基于空间适游度、环境安全性、生态承载力和可视景观美感度4个层面,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植物群落游憩适宜度评价体系,对40个样方的游憩适宜度进行分级研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以期对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后续的改造建设提供依据,并对同类环城绿带游憩功能的拓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对休闲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 层次的要求。针对休闲农业景区分布零散、景观同质化且缺少 呼应、地域性特征弱等现存问题,将旅游学科与风景园林学科 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环城游憩带的视角出发提出环城休闲 农业景观(ATL-ReBAM),并构建“三带”景观空间模式。 该模式符合城市居民出游规律和市场需求,与城市周边的资源 分布规律相吻合,有利于地域风土特征的有效传承。以成都为 例,根据其休闲农业景观空间演化特征和已有休闲农业景点分 布特征,尝试构建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三带”空间结 构,并进一步提出具体的景观营建策略。  相似文献   

13.
大都市以外广大地域各自为政地发展乡村旅游必然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既有的引力模型、环城游憩带模型及前田豪模型可在空间轴上解释竞争现象并启发缓解竞争的策略。本文在分析现有模型适用条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冠名为等距—临近区位竞争模型,并基于模型给出了专题化扇区新概念。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7,(8)
基于ReBAM理论,结合哈尔滨市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哈尔滨市72个A级旅游地的基本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旅游地城市中心距离、回旋半径与空间分布曲线等的计量方法,并辅与AutoCAD、Excel等软件进行哈尔滨旅游计量地理研究。通过旅游资源属性和游憩活动性质将72个旅游地划分为自然观光型、人文观光型、人工娱乐型、休闲度假型旅游地四种类型,进一步分析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和空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城市游憩带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推动作用的研究在休闲游憩产业领域中逐步受到关注。以乌昌经济一体化为背景。建立和完善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和米泉市三城市间城市游憩带,并将游憩带作为三城市的中介,使泛乌鲁木齐城市群成为可能,以此增强城市化向全疆的辐射作用。同时着重从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地域生态四个方面分析游憩带的完善对泛乌鲁木齐城市化推动作用,初步构想利用综合指标体系量化分析游憩带对城市化的贡献率,以期作为调整与完善城市游憩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鸣翠湖国家级湿地公园为例,通过运用专家问询法及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指标进行赋值和评价,构建此类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对各因素权重进行初步分析,提出银川市环城游憩湿地旅游的保护和深层开发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环城市(群)游憩带地区,因城市规模市场、旅游出行便捷、核心资源吸引、城乡环境差异、旅游用地宽裕等因素,成为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理想空间。通过对环大珠三角城市(群)游憩带上广东各市在建、待建山海旅游产业园区的实地调研及其规划文本分析,发现在南部滨海休闲游憩带与北部山区生态游憩带上,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成为趋势,已从单纯资源景区组团式集聚(资源景区组团)发展到度假要素配套式集聚(度假娱憩综合体),乃至旅游产业集群式集聚(旅游产业园区)阶段,反映了资源、资本、智力等因素的不同作用,并在依赖资源环境、城市城镇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促成了观光游览型、度假娱憩型、文化创意型、装备制造型等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为发挥旅游产业的规模经济、集聚经济效应,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地方政府需要在旅游产业规划、公共平台建设、公共服务提供、旅游用地审批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8.
近郊地区已经成为大城市市民短期出行游憩主要目的地,这些地区的旅游地发展也是如火如荼,而不同的县区由于资源和交通区位的不同,会造成旅游地数量和类型上的差异,本文通过对西安市郊区各县旅游地分布在总体及各类别的统计,结合 excel 软件分析,总结出各个县区的旅游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冯长明  赵雪 《时代经贸》2013,(24):30-32
随着游憩的进一步发展,游憩的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以游憩QQ群为组织形武的游憩行为正在逐年增多。未来的发展中,游憩QQ群将成为人们外出游憩的一个重要载体,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文章首先运用了文献综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九江市游憩QQ群的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然后指出了游憩QQ群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人类诞生于自然,在生息、发展中逐渐远离自然又渴望回归自然.依托于自然环境的各种游憩活动就是这样产生、发展、兴盛起来的.游憩地环境规划设计面临的正是解决自然环境保护与游憩空间的拓展之间的协调问题,并且要做到使设计更具有游憩吸引力.为解决游憩地拓展游憩空间与资源保护所产生的矛盾,研究提出一种线形游憩空间的设计手法,通过对线形游憩空间各构成要素的深入分析,试图建立起与人的运行感知相适应的线形游憩空间秩序,使之能够对各种游憩活动与环境进行有效协调,在产生游憩吸引力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景观资源和尊重人的游憩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