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付锦华 《经济师》2011,(2):154-155
在激烈的医疗竞争环境下,提高医疗业务水平和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是医院发展的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管理医院时,医疗成本中医疗耗材又尤为重要。完善的医疗耗材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医院医疗耗材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起到采购公开、透明,使用准确无误的作用。利用库存结构分析处理来确定管理目标,分析管理需求,降低采购成本,减少运营成本,优化流程管理,提高内部服务,保障服务和质量,实现效益分析,确保医用耗材的使用安全,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5,(10)
医院耗材品种规格繁多,临床使用量大,需要对其进行分类编码管理。2012年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提出的"一次性医用耗材分类与编码"对医院耗材的管理规范化起到促进作用。文章融合ABC和CVA分类技术,在原码位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位编码,根据不同耗材的重要性差异进行区别化管理,在保障医院的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地降低耗材的库存量和资金的占用。  相似文献   

3.
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是现代医院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对医用高值耗材的内部控制长期以来认识不够,使得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和作用。当前在医院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医用高值耗材的内部控制作为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加强医院高值耗材的科学管理。基于ERP系统实现高值耗材规范、统一、专业的管理,达到采购透明、使用安全、服务专业、收支同步的目标,使医院财务内控更科学、更专业、更精细,推动公立医院医改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刘元明  刘欢 《经济师》2012,(10):232-233
医用高值耗材从采购到使用各环节的管理不像医疗设备管理那样严格,往往缺乏比较完善的系统的管理,随意性较大。为病人提供服务的医疗耗材产品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关系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指出,应通过应用精益管理理论改进医院医用耗材招标采购供配流程,使医院的耗材成本、服务质量、服务效率达到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5.
刘超 《经济师》2011,(11):199-199,202
"医用耗材"的使用是医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然而新形势下医院对于"医用耗材"的采购管理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变化。如何能够发挥医院内部的审计职能,有效地控制好、使用好"医用耗材",为医院资金的收益最大化提供保障,文章结合医院实际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高值耗材属于特殊的医疗耗材,其售价较高,安全性要求非常严格,因而医院高值耗材的监控管理已经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重难点。本文针对高值耗材的特殊性,指出了其管理的基本要求,并分析了传统医用耗材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通过业务重组、成立高值耗材管理项目组、实现耗材信息化管理,完善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制度,为医院及病人创造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太和医院为例,分析了医院医用耗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HRP系统在医用耗材管理中应用后取得的成效,指出使用HRP系统管理医用耗材,可以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医院医用耗材的购买金额占用了医院购买资金较大比例,而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在整个购买过程中的全程参与,提高了资金使用的效率,并在跟踪审计的过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有利于促进医院耗材购买过程的规范和管理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9,(3)
医用耗材管理是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亟待解决的医院重点工作之一。文章在借鉴大量国内研究的基础上就目前医用耗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就如何引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医用耗材管理制度并提出系统设计理念,为下一步制定医用耗材管理规范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医院内部控制的重点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内部控制应当以成本效益为原则,做到重点突出,使其简单有效,效益明显.文章认为,医院内部控制要迭到以上目标,应着眼以下重点:收支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医院的一切收支必须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重大经济事项集体决策:建立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院长负主要责任;主要采购环节严格控制:采购招标的公开程度要广、投标的合格供应商要多、中标结果要上墙公示、中标后有效供货期要短;高值医用耗材全程追踪:医院的每一件高值耗材要处于严密监控中,确保所采购的每一件高值医用耗材真正用于病人;建立成本效益核算体系:根据核算单位的特点采用不同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法,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物资消耗水平;加强内部审计规范管理:在院长直接领导下,建立与本单位其他职能科室平等的、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相似文献   

11.
健全医院内部机制 强化全成本核算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2,(13):142-143
随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随着新医疗体制改革的推出,医疗服务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医疗机构和各类医院在内的医疗服务体系取得快速发展,迫使医院在增加创收来增加效益的同时,更加重视成本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强化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已成为医院提高竞争实力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技政策中“其它交易授权”及其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进步之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以及保障人类健康和卫生福利。科技发展离不开科技投入。科技投入的结构及绩效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问题。美国科技政策新出现的其它交易工具,为政府获取前沿技术、创新科技投入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尽管这项政策工具还面临很多挑战,但研究其产生、发展、管理及评价,可为当今科技管理提供比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如发生不符合安徽省城乡医疗救助病种限制的大病或慢性病,需要巨额医疗费用时,而产生的城乡医疗救助"夹心层"是安徽省现行城乡医疗救助政策的一个制度漏洞。对"夹心层"实施医疗救助,是填补现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漏洞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4.
WTO框架下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的《农业协议》规定了三个基本的农业政策,即"黄箱政策"、"绿箱政策"以及"蓝箱政策"。"黄箱政策"明确规定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达到的关于粮食补贴的水平,而我国加入WTO11年来,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仍然与WTO的规定有着一定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立法和完善政策等方式弥补差距,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保证粮食安全以及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下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是应对气候变暖的必然选择。中国零售业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是适应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应对国内外同行竞争的需要;是节约成本,刺激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中国零售业应从政策层面、技术层面、管理层面等多方面入手,制定策略,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6.
齐永兴  韩英  任存霞 《技术经济》2006,25(6):51-53,86
通过对该市39家卫生机构的典型性调查,从基本状况和人员状况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卫生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我市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医疗保障是国家保障社会成员医疗及健康的公共制度和政策。在医疗保障中,政府本应当承担保障公共卫生、维护居民健康权益、增加卫生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医疗卫生监管等重要职责,但我国医疗保障中在立法、医疗卫生规划和医疗资源配置、政府投入、政府监管方面都存在严重的政府责任缺失。责任缺失造成的危害构成了强化医疗保障中政府责任的依据。只有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改变我国政府医疗保障中政府责任缺失状况。  相似文献   

18.
以应用型本科院校铜陵学院为例,文章从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教材建设等几个方面总结、分析计算机系对"管理信息系统"所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结果发现,无论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还是在增强学生实际应用及操作能力方面,课程教学改革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参保患者非理性就医现象,积极探索应对策略,为控制不合理增长的医疗费用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院医保工作中对医保基金正确合理使用的管理及参保患者的就医情况,分析近年来参保患者非理性就医的现象、原因及结果,探索应对策略,总结规范化管理的措施。结果小病大治、大病贵治、无病保养等是非理性就医的主要表现,严重影响医保费用的管理,助推了过度医疗和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结论应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配套的医疗保险政策,深化医院医保费用管理,科学控制基本医疗付费总额,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从而保障医保基金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的生态补偿实践对地方政府和农民,尤其是地方政府,经济激励不足,相关制度的设计也不能保证他们的预期收益,社会监督的空缺增加了补偿金被挪用甚至被贪污的风险,这些弊端导致生态补偿效益短期化。通过改善相关制度设计来保证动力源的经济利益是构建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首要措施,然而,补偿只是生态保护的"推力",它的作用只是保证农民或地方政府的经济状况不倒退,而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拉力"才是解决"贫穷破坏与污染"问题的长久之计,因此必须使生态补偿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有机结合起来,这才是构建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根本之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