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俄两国是重要的战略伙伴国家,经贸的互补性很强,正处于政治关系、战略关系和经贸关系发展的最好时期。但是,在双方的经济合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制约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其中,"灰色清关"问题就已成为中俄两国之间的"不和谐的声音"。因此,对"灰色清关"进行规范整顿早已提到两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但由于多种原因,该问题迄今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文章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中俄贸易中"灰色清关"产生的由来、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影响"灰色清关"的各种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中俄两国在打击"灰色清关"应采取的各种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俄灰色清关问题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色清关问题一直困扰着中俄贸易的正常发展,对其进行规范整顿已提到两国政府的议事日程。本文将解析灰色清关的一系列问题,来提出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贸易波动之后,中俄两国贸易在进入21世纪之后逐渐升温,尤其是两国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后,中俄贸易更是沿着健康、互惠的方向快速发展。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的第三大出口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但中俄贸易量在2013年仅有892亿美元,严重与两国关系不符。阻碍中俄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中俄贸易秩序问题。包括贸易秩序混乱、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灰色清关、信息数据不一致。二是俄罗斯的壁垒政策。包括关税壁垒、政策壁垒、技术壁垒。三是我国对俄贸易政策问题。包括管理体制不健全、金融、外汇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龚萍 《时代经贸》2006,(4):44-46
2004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中俄签署《中俄关于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解决了4500公里边界的划界问题; 2005年,中俄两国举行了9000人参加的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是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 2006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访华,中国掀起“俄罗斯年”大型主题文化交流活动; 2007年,俄罗斯将举办“中国年”…… 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欧亚大国,在经历了数十年的争议后,从未像今天一样,如此亲密地分享过共同的利益;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也从未像今天一样如此亲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与北方邻国俄罗斯正走得越来越近。而中俄两国的经贸往来,也将搭乘这一契机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卢桦 《新经济》2009,(8):28-29
在俄“灰色清关”这张看不见的大网中,华商是利润率最小、风险性最大、稳定性最差的一环。因此俄每次整顿“灰色清关”之时,损失最大的都是华商  相似文献   

6.
赵玉阁  吴颖 《经济师》2009,(7):67-69
伴随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两国的贸易关系持续发展,合作领域日益全面和深化。而在贸易秩序、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却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随着俄入世的不断临近,给我国在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规则框架下推动解决中俄双边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我国应抓住这一机遇。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规范双边贸易的秩序,完善物流体系。企业应深入了解俄罗斯市场的变化,认真做好调研工作,发现并及时把握机会,加强科技创新,走品牌化道路,更广泛地占领俄罗斯市场。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1993,(2)
<正>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品贸易中心全国商情工作站近日走访了100多家边贸公司,对现阶段中国与独联体(以下简称“俄”)的经贸活动进行了调查,认为中俄贸易出现了新的变化。一、中俄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变化。过去,双方进出口商品的结构比较理想。中方以进口木材、钢材、水泥、平板玻璃和小轿车为主,其进口额约占商品总额的75%,中方向俄方出口商品主要是粮油、肉罐头、针织品、棉纺织品、日用品、土畜产品等。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俄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两国贸易额从2000年的80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334亿美元,连续7年快速增长。中俄两国领导人提出2010年两国贸易额增长到600~800亿美元,形成以“大范围”、“大经贸”、“多形式”、“多主体”、“多层次”、“高起点”为基本内容的发展格局,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9.
从吴英非法集资案、俄罗斯“灰色清关”事件,到迪拜金融危机、山西煤炭资源整合,这一系列事件中的“主角”——浙江省民间资本正遇到越来越困惑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石春连  王普彪 《时代经贸》2007,(4Z):56-57,59
我国是森林资源稀缺型国家,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背景下,这种稀缺性表现得更为突出,并与国内木材需求的不断增长形成鲜明对照。为缓解供求矛盾,与我国具有地缘优势的森林储蓄量大国俄罗斯合作,是很好的选择。本文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了中俄进行木材贸易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当前中俄木材贸易存在的问题,并就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顺利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各个领域的合作均取得可喜成果。中俄经贸关系更是取得了新突破,2004年中俄贸易跃上新台阶。据俄罗斯海关统计,200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为12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8.5%。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第四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国,2004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8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1.4%;从中国进口4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43.5%。俄罗斯实现贸易盈余35.7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增幅近1.1%。  相似文献   

12.
中俄两国都是贸易大国,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十七世纪两国就有了贸易往来,经过60、70年代的恶化停滞到80年代的恢复,到90年代中俄贸易才开始走上正常的道路,在2003年中俄贸易开出了最绚丽多彩的花朵,达到历史上最高记录。但是比起两国各自的对外贸易总额,中俄贸易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俄两国认为,两国关系目前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这是中俄对现阶段两国关系发展的高度评价。中俄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和深化。在乌克兰危机导致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这一特殊形势下,俄罗斯实行经济“向东看”政策,主动寻求与中国开展深度和全方位的经济合作,使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尤其是能源等大项目合作取得了重大甚至是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这些重大进展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展开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新形势下中俄新型经济合作关系的构建与发展问题,以期有助于中俄两国继续扩大和深化全方位经济合作,推动新形势下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春天,受俄罗斯海关打击灰色清关行动的影响,莫斯科中国商品批发市场开始出现长时间、大面积、跨行业的缺货现象,有市无行使部分华商遭到了巨额损失。——2005年9月16日,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对外宣布俄罗斯海关计划对日常用品进口实行常用监督,并要求进口商在报关单中注明进口商品种类,进口商的身份也将受到海关部门的严厉监督。——2005年秋季,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起草了《关于实行发运前检验的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将对所有的被认为“具有风险”的进口商品实施两次检验,即边境通关时的检验和在出口国境内发运前的检验。俄罗斯经贸部认为上述商品存在不实报关之嫌,这其中的所谓“最具风险的商品”主要指“服装、鞋、部分食品、家用电器及计算机设备”等日用消费品。——2006年初,俄联邦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部长格列夫在该部部务会议和联邦海关署署务会议讲话中严厉指出,今年要加大整治“灰色清关”力度,要求俄海关在两个星期内制定出报关价格管理办法,坚决打击虚假报关,要在今年底前将“灰色清关”的比例降到15%。而且,这一要求得到与会的俄联邦总理弗拉德科夫的支持。格列夫称,近年来“灰色清关”占俄进口贸易比例很大,其中家电、电子产品和手机的灰色进口...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3月24日结束了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此次访俄期间,中俄双方签署了一系列深化能源合作的文件,中俄天然气贸易谈判也有了出乎意料的进展。据悉,中俄两国计划在2013年6月敲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对华出口俄罗斯天然气合同的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随着中俄两国贸易伙伴关系顺利稳定地发展,俄罗斯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两国经贸合作的兴旺景象逐步显现,种种迹象表明,中俄贸易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3月24日结束了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此次访俄期间,中俄双方签署了一系列深化能源合作的文件,中俄天然气贸易谈判也有了出乎意料的进展。据悉,中俄两国计划在2013年6月敲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对华出口俄罗斯天然气合同的条件。年底前,中俄有望谈拢价格,签署长期合同。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为了限制原木的出口,提高本国木材深加工能力,于2007年2月份宣布到2009年将俄罗斯原木出口关税提高到80%,每立方米不少于50欧元,这一举动对中俄木材贸易产生了很大影响。然而,根据中俄双方签定的《中俄政府间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合作协定》,以及俄罗斯曾表示将对中国木材加工设备实行零关税的政策,又泊人为中俄木材贸易发展的一大机会。  相似文献   

19.
王铮 《经济月刊》2003,(10):74-75
官方贸易裹足不前,民间贸易却在夹缝中自发地快速增长,中俄贸易用不一样长的两条腿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20.
中俄贸易结构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中俄贸易产品结构,并对中俄贸易结合度和双方贸易优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对俄贸易产品结构趋于优化;中国对俄罗斯贸易结合度呈平稳上升趋势,但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则趋于下降;双方产品贸易竞争优势各不相同,互补性趋势越来越强;中俄贸易深入合作潜力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