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金融形势似乎正处于十分微妙的时期,利率下调、贷款放松……紧缩政策似乎有所松动。笔者认为,紧缩政策的变动必须慎重,以防止重蹈前几年膨胀、紧缩的恶性循环。一、对前一阶段紧缩效应的分析在前一段时间里,货币回笼较好,固定资产投资得到控制,生产过热的势头有所扭转,价格涨幅有所降低。如果说紧缩因此而达到了目的,却不尽然。这种成绩是表面的,紧缩所暴露出的其它严重问题,并没有能够真正解决。一是全社会生产资金普遍困难。  相似文献   

2.
2010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我国通胀水平持续处于高位。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人民银行实施了一系列货币政策调控措施,各金融监管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强了对流动性的管理。货币政策的效果显现,Shibor利率高居不下,金融市场资金面趋紧,银行资金捉襟见肘,揽存大战不断升级。特别是在月...  相似文献   

3.
多少年来,我国先后实施过积极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等等。而近十年来一直采取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出乎意料的是,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直接提出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彰显中央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决心。  相似文献   

4.
自1980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发生的不断波动,使人们强烈地意识到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变动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是相当巨大和深刻的。因此,对每一次大的政策变动的经济背景、理论前提以及可能产生的政策效应作出充分论证,就显得特别重要。 1987年:紧缩的背景与我们的判断从87年第四季度开始,大规模紧缩货币抽紧银根已成定局。值得注意的是,自85年以来不仅货币政策变动的周期明显缩短,而且引致紧缩的经济背景也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进入87年第二季度以来,全国零售物价上升的速度逐渐加快。  相似文献   

5.
《金融研究》1987,(4):3-9
1986年货币政策从全面紧缩到结构紧缩,最终造成了一个总量膨胀的供给局面,原因不能简单归为信贷失控。对紧缩效应更不能全盘否定。1987年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问题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上。货币政策必须坚持总量紧缩、结构调整的原则,才能保证不出现再度需求膨胀。  相似文献   

6.
《武汉金融》2008,(3):F0003
200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货币政策从“适度从紧”到“从紧”的基调转变.但是,针对当前宏观经济的形势发展和变化,货币政策的紧缩方式需仔细研究,谨慎推行。  相似文献   

7.
5月18日,当代金融发展和金融压抑理论的奠基人、斯坦福大学经济系罗纳德·麦金农教授在“上海论坛2011”专题学术活动上表示,当下中国面临的是输入性通胀,提准或发国债都不能从根本上控制通胀势头。  相似文献   

8.
王虎 《证券导刊》2011,(14):15-15
由于美国经济复苏步入正轨,为了避免引发通胀,并减轻联邦政府的重负,财政紧缩政策或将提上日程。但是,由于在紧缩财政政策的基础上再紧缩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打击很大,因此,2011年美联储加息的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9.
张锐 《中国外资》2008,(3):62-64
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信贷紧缩政策,无疑将成为遏制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为应对宏观经济局势的变化,我国的货币政策频繁调整。对于调控的有效性,相关理论研究中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选取2003年一季度至2012年二季度我国宏观经济的相关数据,使用ADF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分析我国近年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新理财》2011,(10)
在近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大幅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危险境地。在这份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IMF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分别下调0.3%及0.5%,均降至4%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已实行了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功成身退”,取而代之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4.
15.
刘明娟 《新金融》2005,(12):19-19
1.2006年世界经济仍将维持较好增长态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5年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总的发展趋势仍属正常,4%左右的世界经济增幅和2-3%的发达国家增幅是一种健康的速度。但是,总体经济增长态势的平稳并不等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不存在风险和问题。其集中表现就是美国的巨额  相似文献   

16.
该文梳理了2014年以来货币政策运行的新特点,剖析政策变化对调节经济结构、改善宏观账户的积极意义,并基于对后续全球经济和流动性格局的预判,对我国货币政策走势提出前瞻性判断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坚持执行现有的从紧的货币政策,避免政策的大起大落,是央行最稳妥的选择,但货币政策目前所处的均衡点只是暂时的,估计进入下半年以后,货币政策开始放松的概率要大于继续紧缩的概率  相似文献   

18.
王东 《金融博览》2010,(1):28-29
2009年.随着大规模金融救助措施的实施和经济刺激政策的引导,全球经济逐步从衰退走向复苏,国际金融形势趋于稳定。但即使这样.通缩、通胀并存的压力依然导致各国货币政策面临两难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是直接调控总需求间接影响总供给的一项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息息相关。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直接影响企业、居民的总支出,从而达到经济增长,币值稳定的最终目标,而经济增长是要依赖微观经济和其它因素共同作用实现。由于经济发达地区有很好微观经济基础和完善金融市场,故货币政策能够顺畅的传导,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却传导受阻。  相似文献   

20.
王松奇 《银行家》2011,(12):4-5
2012年,全球经济的最大变数有二:一是政债危机的应对政策、演化趋势以及会否出现由欧洲主权信用危机→银行危机→传染美国→全球经济衰退这样最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