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工作的落脚点是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方针,千方百计把经济和财政"蛋糕"做大。做大经济和财政"蛋糕",离不开必要的财政监督。我国财政监督实践已经证明,制定适时、得当、有力的财税政策,需要财政监督充当耳目;创造公平、开放、宽松的财税环境,需要财政监督保驾护航;而保证安全、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和足额、及时上缴财政收入,更需要财政监督发挥作用。从财政角度来说,做大"蛋糕"、切匀"蛋糕"和吃好"蛋糕",既是互相关联、不可或缺的生财、聚财、用财的重要环节,又是互相促进、不可偏废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发展的必经途径。而财政决策、执行和监督又贯穿于财政管理的全过程。所以,财政监督必须以促进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围绕做大"蛋糕"、切匀"蛋糕"和吃好"蛋糕"展开工作。——做大"蛋糕"。财政监督既要促进经济发展,又要促进财政发展,还要谋求财政监督  相似文献   

2.
一、突出预算收支监督这条主线,提高财政监督服务力财政监督要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来开展,积极融入财政管理,为财政管理和改革有效服务,这是财政监督的根本宗旨。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确立,财政在社会经济中的功能日益得到彰显。财政管理的核心是国家预算收支管理,因此,财政监督也要围绕财政预算管理这一中心工作,以预算收支监督为主线。  相似文献   

3.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我党历代领导集体倡导并坚持的一条真理。财政监督的职能特点决定了财政监督事业也必须将发展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财政监督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要寻求自身理论的发展和职能空间的突破。新形势下,财政监督机构只有为发展大局尽职尽责,才能不辱使命,才能大有作为。围绕做大经济和财政"蛋糕",促进和提高国民经济和财政事业的发展,财政监督工作始终贯穿于其财政运行的全过程之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财政监督工作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方式、方法、内容、层次不断转变、丰富和提高,为财政发展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促进和保障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财政监督职能定位的认识逐步统一到"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业务融合,服务财政改革和促进财政管理"上来,这是新形势下财政监督理论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4.
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的有效手段。根据新形势下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的要求,只有进一步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改进工作方法,才能不断开创财政监督工作新局面。广西财政监督工作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监督、监管并重、注重实效"的总体思路,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实为监督重点,通过创新财政监督运行机制,推动了财政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5.
俞杰 《财政监督》2004,(2):33-33
如果说,财政收入是一块大蛋糕,那么财政监督则意味着要公正、公平地"切蛋糕",并在财政收入这块大蛋糕中保留一小块支付自身监督费用。莫小看切去的这一小块,这一小块是为进一步做大蛋糕,并保证蛋糕有效利用而做准备的——  相似文献   

6.
凌静 《财政监督》2004,(12):26-26
财政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作为财政部的派出机构专员办,履行中央财政监督职能,是中央财政管理的必要延伸。中央财政监督工作,应紧紧沿着财政管理改革这一主线,以事前和事中监督为重点,以审核、检查、调查、反映、建议为方式,以依法行政和现代管理为手段,全方位为公共财政管理服务。一、财政监督的方向应围绕财政管理运转财政管理必须有财政监督,没有财政监督的财政管理是不完整的,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的重要职能。如果把财政管理比作航空母舰的话,财政监督就是护卫舰。财政  相似文献   

7.
曾秋莲 《财政监督》2004,(12):29-30
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的有效手段。根据新形势下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的要求,只有进一步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改进工作方法,才能不断开创财政监督工作新局面。广西财政监督工作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监督、监管并重、注重实效”的总体思路,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实为监督重点,通过创新财政监督运行机制,推动了财政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湖北财政监督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监督工作,按照内外兼顾、上下结合、收支并举、前中后并重的要求,为做大财政“蛋糕”,规范财政管理,推进财政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正将构建财政"大监督"工作格局作为深化财政改革的突破口,通过整合财政监督资源,创新财政监督方式,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财政运行机制,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荆门市财政大监督改革的核心,就是通过制度设计,让部门预算管理科室成为财政监督的主体,让监督成果真正共享,让每一个财政人都成为监督者●专职财政监督机构在大监督改革中居于核心位置,既要对全局财政监督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和组织,又要对各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湖北财政监督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监督工作,按照内外兼顾、上下结合、收支并举、前中后并重的要求,为做大财政“蛋糕”,规范财政管理,推进财政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发挥财政在"保发展、促转型、抓创新、惠民生"方面的职能作用,加快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程。财政管理要建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财政监督"四位一体"的管理理念。将财政监督工作在"四位一体"大格局中有效落实,就是要通过构建"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覆盖、全部关联"的大监督机制,将财政监督工作渗透到财政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加强对各项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提高财  相似文献   

12.
朱其刚 《财政监督》2011,(21):40-41
服务财政管理,促进财政改革,是财政监督的永恒主题。为做到财政监督与管理融合,与改革同步,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财政局在财政监督工作中,以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为中心,以促进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相融合,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以"部门预算为基础、投资评审为前导、政府采购为手段、国库集中支付为支撑、国资管理为后盾、廉政建设为保障"的"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覆盖、全部关联"的财政"大监督"格局逐步形成。部门预算:拧紧支出的"总阀  相似文献   

13.
蔡润 《财政监督》2002,(10):1-1
财政管理是社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保障。李岚清副总理在2000年7月27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标的公共财政,具有明显的"公共性"特征。必须将包括预算外收入在内的各项财政性资金,逐步纳入统一的财政预算,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并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财政监督检查是财政管理的重要手段,监督检查的根本目的不是处罚,而是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促进财政改革,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为此,财政监督检查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财政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因为科学的管理与有效的监督也是一种生产力。财政监督检查要实现其目的,就要树立为财政管理和财政改革服务的思想。要树立讲大局、讲方法、讲效率、讲整体利益的观念;树立讲法治、讲纪律、讲制度创新的观念。  相似文献   

14.
刘玉德 《中国财政》2012,(12):40-42
2009年以来,黑龙江省贯彻财政"大监督"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建立财政同步监督机制,扎实有效地开展财政监督工作,不断提高了财政监督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全面系统总结开展同步监督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深化新形势下对财政监督规律的认识,更好地促进财政监督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开展财政同步监督工作的做法和成效针对财政收支大幅增长使财政管理面临的风险日益突出,财政监督力量严重不足、监督与管理"两层皮"  相似文献   

15.
财政监督机制及理论创新要以"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为指导,以发挥财政整体监督职能为出发点,将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管理的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纳入制度设计和安排中,逐步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系统全面、责任明确、运作规范的动态监控体系,逐步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财政运  相似文献   

16.
为推进科学理财,黑龙江省提出了“发展、和谐、创新、公开”的八字方针财政监督既是财政管理的内在需求,又是财政改革的重要保障财政监督工作质量是财政监督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记者:我国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后,黑龙江省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财政经济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请您简略谈谈近两年来黑龙江省的财政经济情况?李继纯厅长(以下简称李厅长):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施,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步伐越来越快,这有效地推动了全省财政工作的发展。近两年来,黑龙江省的财政工作一年一个台阶,全省财源不断充实与壮大,财政“蛋糕”不断做大,财政改革稳步推进,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黑龙江省的财政工作呈现出以下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7.
做大经济和财政收入“蛋糕”是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非税收入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重要的可支配财力。强化非税收入监管,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财政监督部门借非税收入纳入收缴改革范围的契机,在监督手段和方法上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财政监督是国家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财政运行和维护财经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绩效财政、阳光财政的重要举措和保障。落实中央关于深化财政改革的要求,就要将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中心工作大局,贯穿于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始终,贯穿于财政管理工作运行全过程,构建财政大监督的工作格局。一、当前财政监督工作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19.
《财政监督》2007,(12):4-10
即将过去的2007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我国近中期发展方略;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稳步推进;财政收入有望突破5万亿元,财政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民生财政特征更加突出,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完善。 新形势下,财政监督工作在迎接机遇中应对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增强财政监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促进科学发展,督促财政政策执行,确保政策执行效果;围绕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财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促进财政管理和推动财政改革.创新财政监督方式方法,体现财政管理特色…… 一年来.广大财政监督工作者为促进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维护财经秩序做出了应有贡献,以浓墨重彩谱写了新篇章,财政监督事业有了新发展。为此,本刊独家采访了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局长耿虹,盘点一年来财政监督工作的喜人成绩和宝贵经验,探寻财政监督工作规律.以期为今后的财政监督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财政监督工作也是一样,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增强创新意识,才能开创财政监督工作新局面。财政监督创新包括思维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思维创新就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不断调整完善财政监督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收支监督保障机制,强化会计监督,依法监督检查。如温家宝总理提出本届政府要重点解决三大经济问题,即就业和社会保障、财政增收节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都与财政监督工作密切相关,可以说是财政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我们必须据此认清财政监督的方向和正确把握监督重点。要切实加强对与人民利益直接相关的财政资金如社保资金、救灾资金、"三农"资金等的监督检查,维护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的疾苦,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